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11阅读:1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杯,特别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家庭和滴漏式咖啡机的双 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7M487于2006年2月1日公开一种咖啡壶,由壶体、壶 把、壶盖组成。所述的壶体为具有真空夹层的双层不锈钢壶体,所述的壶盖包括与 壶体口部相配合的套圈、与套圈相配合的塞盖;套圈上设有出水嘴,套圈与壶把为一体 件。塞盖中设有用于封闭出水通道的堵头,堵头上方设有出水嘴盖,出水嘴盖上方设有 连接于压杆上的顶点,压杆可绕其支点转动,出水嘴盖可绕其支点转动,出水嘴盖可封 闭出水嘴。该结构的塞盖中控制出水的机构复杂,同时,塞盖没有滴漏孔,不能适用于 滴漏式咖啡机。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全、保温效果好的 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杯口的保温杯, 杯口外围设置有环状的杯颈;杯颈一侧设置有出水嘴,中部设置有杯盖;其结构特征是 保温杯由外壳和内壳构成,内、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杯颈与保温杯之间设置有杯密 封圈,杯颈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盖密封圈;杯盖一侧对应出水嘴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 的出水孔,顶部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滴漏孔。[0005]所述外壳由外环形板与外底板焊接构成;内壳由内环形板与内底板焊接构成; 外环形板与内环形板通过顶部焊接固定,构成杯口;外壳与内壳之间保温层为真空保温 层,外底板设置有抽真空孔和钎密封块。当保温杯的外壳和内壳间抽取完真空后同时使 用钎将小孔密封,此方法取代了以前使用铜管的抽真空方式,使得保温杯保温的功效更 佳、保温杯更耐用。[0006]所述外环形板上部设置有环形扣位与杯颈扣接,底部还焊接有底座。[0007]所述保温杯与出水嘴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手柄上下两端分别与杯颈和保温 杯连接。[0008]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扣接在手柄主体外侧的手柄盖;杯颈和保温杯分别设 置有与手柄主体的上下两端连接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手柄盖可以是塑料ABS电镀后 拉丝,也可以是啤塑其它颜色,使得外观华美大方。[0009]所述杯盖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盖和上盖;下盖与杯颈螺纹连接,出水孔设置在下 盖一侧;滴漏孔中设置有单向阀和单向阀壳体,并贯穿上盖和下盖;其中,单向阀及单 向阀壳体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滴漏孔中设置单向阀,保证滴漏式咖啡机中煮好的咖啡 能流入杯内又保证了热量不外流。[0010]所述上盖周边设置有防滑齿纹,一侧设置有指示标。所述杯颈一侧还设置有插 入指示标。[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杯盖实现出水嘴的打开和关闭,同时保温杯与杯颈间设有 硅胶做的杯密封圈,杯颈与内盖间设有使用硅胶做的盖密封圈,同时在滴漏孔(咖啡入 口位置)设有单向阀组件,保证咖啡能流入杯内又保证了热量不外流。其结构简单合 理、操作方便、保温持久,可代替家庭中的普通玻璃内胆保温瓶。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保温杯剖视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图1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6]参见图1-图3,本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杯口 8.2的保温杯 8,杯口外围设置有环状的杯颈6;杯颈一侧设置有出水嘴6.1,中部设置有杯盖。保温 杯由外壳和内壳构成,内、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杯颈与保温杯之间设置有杯密封圈 7,杯颈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盖密封圈5 ;杯盖一侧对应出水嘴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 出水孔,顶部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滴漏孔1.2。[0017]外壳由外环形板8.4与外底板8.8焊接构成;内壳由内环形板8.6与内底板8.9焊 接构成;外环形板与内环形板通过顶部焊接固定,构成杯口 8.2;外壳与内壳之间保温层 为真空保温层8.5,外底板设置有抽真空孔和钎密封块8.10。外环形板8.4上部设置有环 形扣位8.3与杯颈6扣接,底部还焊接有底座8.7。[0018]保温杯8与出水嘴6.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手柄上下两端分别与杯颈6和保 温杯连接。手柄包括手柄主体9和扣接在手柄主体外侧的手柄盖10 ;杯颈6和保温杯8 分别设置有与手柄主体的上下两端连接的上连接座6.2和下连接座8.1。[0019]杯盖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盖4和上盖1 ;下盖与杯颈6螺纹连接,出水孔设置在下 盖一侧;滴漏孔1.2中设置有单向阀2和单向阀壳体3,并贯穿上盖和下盖;其中,单向 阀及单向阀壳体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上盖1周边设置有防滑齿纹,一侧设置有指示标 1.3。杯颈6—侧还设置有插入指示标6.3。[0020]其工作原理是参见图3,将杯盖的指示标1.3对准杯颈6的插入指示标6.3,使 杯盖插入杯颈中,然后沿F箭头旋转,实现杯盖与杯颈的连接;当指示标1.3转指向出水 嘴6.1时,杯盖的出水孔同时与保温杯8内部和出水嘴6.1连通,使保温杯内咖啡依次经 过出水孔和出水嘴倒出;当继续沿F箭头旋转杯盖,并使指示标1.3偏离出水嘴6.1(如图 中A箭头所指位置),实现出水孔与出水嘴错开,保温杯内咖啡不能流出;最后,继续沿 F箭头旋转杯盖,直至不能旋转,实现杯盖完全锁紧(本实施例中指示标1.3指向手柄时 为完全锁紧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杯口(8.2)的保温杯(8),杯口外围 设置有环状的杯颈(6);杯颈一侧设置有出水嘴(6.1),中部设置有杯盖;其特征是保温 杯由外壳和内壳构成,内、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杯颈与保温杯之间设置有杯密封圈 (7),杯颈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盖密封圈( ;杯盖一侧对应出水嘴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 通的出水孔,顶部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滴漏孔(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由外环形板(8.4)与外底板(8.8)焊接构成;内壳由内环形板(8.6)与内底板(8.9)焊接构成;外环形 板与内环形板通过顶部焊接固定,构成杯口(8.2);外壳与内壳之间保温层为真空保温层(8.5),外底板设置有抽真空孔和钎密封块(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环形板(8.4)上部 设置有环形扣位(8.3)与杯颈(6)扣接,底部还焊接有底座(8.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保温杯(8) 与出水嘴(6.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手柄上下两端分别与杯颈(6)和保温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主体 (9)和扣接在手柄主体外侧的手柄盖(10);杯颈(6)和保温杯⑶分别设置有与手柄主体 的上下两端连接的上连接座(6.2)和下连接座(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杯盖包括固定连接的 下盖⑷和上盖⑴;下盖与杯颈(6)螺纹连接,出水孔设置在下盖一侧;滴漏孔(1.2) 中设置有单向阀( 和单向阀壳体(3),并贯穿上盖和下盖;其中,单向阀及单向阀壳体 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盖(1)周边设置有 防滑齿纹,一侧设置有指示标(1.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杯颈(6)—侧还设置 有插入指示标(6.3)。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不锈钢保温杯结构,包括顶部设置有杯口的保温杯,杯口外围设置有环状的杯颈;杯颈一侧设置有出水嘴,中部设置有杯盖;其保温杯由外壳和内壳构成,内、外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杯颈与保温杯之间设置有杯密封圈,杯颈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盖密封圈;杯盖一侧对应出水嘴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出水孔,顶部设置有与保温杯内部连通的滴漏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杯盖实现出水嘴的打开和关闭,同时保温杯与杯颈间设有硅胶做的杯密封圈,杯颈与内盖间设有使用硅胶做的盖密封圈,同时在滴漏孔(咖啡入口位置)设有单向阀组件,保证咖啡能流入杯内又保证了热量不外流。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保温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806401SQ20102028823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4日
发明者李光华, 郭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