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儿童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7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式儿童餐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尤其涉及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 夹取时,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儿童餐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公知的儿童餐具,例如筷子,其由第一及第二筷体所构成,而该第一及 第二筷体上分别设有套环;而当使用时使幼儿手部的手指(一般为食指与拇指)分别穿设 于第一及第二筷体的套环中,借以使幼儿在学习使用筷子时,可稳固握持第一及第二筷体 达到夹取食物的功效。虽然公知的筷子可达到使幼儿稳固握持的功效,但是由于该第一及第二筷体之间 并无可供进行弹性回复的设计,使得幼儿于学习使用筷子时无法以适当的力道进行食物的 夹取,而较不易于幼儿进行使用,且当该筷子不使用时,其第一及第二筷体呈分离的状态, 常会因为储放时的不慎,而导致遗失其中一筷体的情形发生。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以使其可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 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习知改良式儿童餐具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 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以期 可达到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借着使幼儿以夹持单元 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致使夹取 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 的角度,进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包含夹持单元,包含有相对应的第 一筷体及第二筷体;以及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的弹性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筷体上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套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套 设有饰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一 体成型有饰物。藉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 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待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 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而达到可供 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图。[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18]夹持单元1[0019]第一筷体11[0020]第二筷体12[0021]第一套环111[0022]第二套环112[0023]第三套环121[0024]弹性单元2[0025]饰物21[0026]手部3[0027]食指31[0028]中指32[0029]拇指3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 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 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至少包含有夹持单元1以及弹性 单元2。上述的夹持单元1包含有相对应的第一筷体11及第二筷体12,该第一筷体11上 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111、112,而该第二筷体12上设有第三套环121。该弹性单元2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的一端上,并使第一及第二筷体11、 12张开至预定的角度,而该弹性单元2可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2的外侧套设有饰物 21,另该饰物21除以套设方式与弹性单元2结合之外,也可与该弹性单元2为一体成型的 方式所构成(而本实用新型以弹性单元外侧另套设有饰物为实施例)。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及本实用新型较 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让幼儿以手部3握持该夹持 单元1,并使其食指31及中指32分别穿设在第一筷体11的第一及第二套环111、112中、 而拇指33则穿设在第二筷体12的第三套环121中,如此,便可让幼儿以夹持单元1进行食 物的夹取,而当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 2,当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上时,则使弹性单元2产生回复力,借以让第一 及第二筷体11、12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进而可达到提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的效果,且由于该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由弹性单元2加以结合,因此,当不使用时不会让第一及第二筷体 11、12有散落遗失的情形发生。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以新颖性 和创造性而言,本实用新型借着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 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致使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 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进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 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效用;就实用性而言,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衍生的 产品,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 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所有与 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理解为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当以下文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夹持单元,包含有相对应的第一筷体及第二筷体;以及 弹性单元,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筷体上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套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 性单元的外侧套设有饰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 性单元的外侧一体成型有饰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包含具有相对应的第一及第二筷体的夹持单元;以及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的弹性单元。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待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1840235SQ20102056371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许复进 申请人:东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