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3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煮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锅铲。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产,没有护手,在炒菜时常会发生热油溅到手上,引起手部烫伤;在将食 物抄起时,也会由于挡片不够高大而让食物从锅铲上掉落;如此,现有的锅铲在使用时不够 人性化且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锅铲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烹煮食物时能对手提供 保护,在抄起食物时能够防止食物从铲面上掉落的锅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铲,它包括握柄、连接杆、铲 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板、连接片、固定轴及固定螺母;挡板的横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 央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片,固定轴的一端与连接片底面相连结;连 接杆中部沿长边方向开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宽度与固定轴的直径匹配,滑槽两端均距连接 杆端部广10mm,连接杆穿过挡板中部的矩形通孔,固定轴设于连接杆的滑槽内并与固定螺 母螺纹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握柄和铲板连接。为使挡板更好地与铲板配合,保证食物不从锅铲中掉落,挡板横截面所呈的半椭 圆形,其轮廓与铲板位于连接杆处的外形轮廓匹配。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在炒菜时可对手部提供保护,在盛菜时可避免菜从锅 铲中滑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部分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部分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部分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用作护手时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用作护手时的右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盛抄食物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锅铲,它包括握柄3、连接杆2、铲板1,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板 4、连接片6、固定轴7及固定螺母8 ;如图2、图3、图4所示;挡板4的横截面呈半椭圆形, 其中央开有矩形通孔9,矩形通孔9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片6,固定轴7的一端与连接片6底面相连结;连接杆2中部沿长边方向开有贯穿的滑槽5,滑槽5宽度与固定轴7的直径匹 配,滑槽5两端均距连接杆2端部广10mm,连接杆2穿过挡板4中部的矩形通孔9,固定轴 7设于连接杆2的滑槽5内并与固定螺母8螺纹配合;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与握柄3和铲 板1连接。如图1和图7所示;为使挡板4更好地与铲板1配合,保证食物不从锅铲中掉落, 挡板4横截面所呈的半椭圆形,其轮廓与铲板1位于连接杆2处的外形轮廓匹配。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在炒菜时可对手部提供保护,避免热油溅落在手 上引起烫伤,同时,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盛菜时可避免菜从锅铲中滑落;如此, 为人们的烹饪作业提供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锅铲,它包括握柄、连接杆、铲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板、连接片、固定轴及 固定螺母;挡板的横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央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 片,固定轴的一端与连接片底面相连结;连接杆中部沿长边方向开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宽度 与固定轴的直径匹配,滑槽两端均距连接杆端部广10mm,连接杆穿过挡板中部的矩形通孔, 固定轴设于连接杆的滑槽内并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握柄和铲板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铲,其特征是挡板横截面所呈的半椭圆形,其轮廓与铲板 位于连接杆处的外形轮廓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烹煮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锅铲;一种锅铲,它包括握柄、连接杆、铲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板、连接片、固定轴及固定螺母;挡板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其中央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片,固定轴的一端与连接片底面相连结;连接杆中部沿长边方向开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宽度与固定轴的直径匹配,滑槽两端均距连接杆端部1~10mm,连接杆穿过挡板中部的矩形通孔,固定轴设于连接杆的滑槽内并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握柄和铲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炒菜时可对手部提供保护,在盛菜时可避免菜从锅铲中滑落。
文档编号A47J43/28GK201879530SQ20102057620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郑梦瑶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