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0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器,特别是指一种设置在自动冲奶机中的,对来自动冲 奶机的奶粉颗粒与水进行混合并最终排出的奶粉与水(奶水)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生命刚开始的阶段也就是哺乳期主要是依赖 从母体中摄取的乳汁作为初期生命体取得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 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可以替代母体乳汁的工业产品奶粉,随着制造奶粉技术的不断 提高,奶粉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配比平衡逐步完善,使得奶粉在哺乳期逐步取代了母体 乳汁的作用。但是奶粉由于其是通过工业化的生产而取得的工业化产品,所以其产品特性 必须要适合储存运输,在这样的前提下现在的奶粉都是采用速溶的粉末状的形态出现的。 在人们饮用这类奶粉的时候,首先需要将粉末状的奶粉溶解到水中,之后才可以供幼儿或 者是人体食用。中国专利CN200910106498. 9中公开了一种将奶粉快速溶解于水中的装置,其申 请文件中描述的奶粉快速溶解于水中的装置包括出水单元、奶水混合器皿以及分流定位导 流器,其中,该出水单元包括卡盘、水流导向板、入水管道;该奶水混合器皿是与该出水单 元相连接的,其包括卡接板以及顶缘板;该分流定位导流器包括分流单元以及汇流单元,其 中,该分流单元包括若干分流档板,且借助若干该分流档板将该分流单元的内腔分隔为若 干流体腔。该汇流单元包括流体会聚腔,该流体会聚腔同时与该分流单元的若干该流体腔 相贯通。使用者在利用上述中国专利CN200910106498. 9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对奶粉与水进 行具体混合的时候还具有一些混合缺陷现在分别叙述如下首先,由于该分流定位导流器是直接设置在该奶水混合器皿下端出奶口位置处 的,同时该分流定位导流器的若干该分流档板又是通过一连接柱固定在该分流单元的内腔 中的,利用这样的结构在具体进行奶粉与水混合的过程中一旦该分流档板的顶端或者该连 接柱的顶端粘连有奶粉则必然影响整体的出奶过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旦该分流档板的顶端或者该连接柱的顶端粘连有奶粉那么 后续落下的奶粉颗粒还会出现逐渐粘连在该分流档板以及该连接柱上的情况,直到在该分 流单元上形成大体积的奶粉球K堵塞该奶水混合器皿的出奶口的情况从而使整体装置不 能正常工作。其次,由于上述的奶粉快速溶解于水中的装置的该出水单元上没有设置任何的水 流导向结构所以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从该出水单元中流出的水流不能按照预定 的方向流动的情况。最后,由于上述的奶粉快速溶解于水中的装置的该出水单元中没有设置任何的水 体张力破坏结构所以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当整个装置完成奶粉与水混合的动作之后,由于 水膜张力的作用,在该奶水混合器皿的内表面上必然残留一定厚度的水膜,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但不利于整体装置保持清洁,同时还会出现在装置停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有水滴从装 置中流出的情况。如上所述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利用混合装置中的奶 水混合单元结构可以充分对奶粉与水进行混合,以提升混合效率,增强混合效果,而此为本 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包括出 水环盖以及混合杯,该出水环盖盖设在该混合杯上,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在具体使用的 时候是设置在自动冲奶机中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可以将自动冲奶机中的奶粉与 水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即时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在具体工作的时候该出水环盖连 接外部水路,并通过该出水环盖将水流引入该混合杯中,奶粉颗粒根据自动冲奶机的控制 自上而下落入该混合杯中,并在该混合杯中完成奶粉与水的混合,最后从该混合杯的下端 排出,达到为人们尤其是为婴幼儿提供饮用奶水的作用。该出水环盖包括进水管以及环盖,其中,该环盖包括装配壁、引导壁以及顶部连接 壁,该装配壁以及该引导壁分别连接在该顶部连接壁两侧,且借助该装配壁、该引导壁以及 该顶部连接壁围绕形成一水流引导槽,该水流引导槽具有下开口,该进水管固定设置在该 环盖上,并且该进水管与该环盖的该水流引导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借 助该进水管将具有一定水压一定温度的水流引入到该水流引导槽中。该混合杯包括顶部连接环、下杯口以及奶水混合单元,其中,该顶部连接环具有连 接卡槽以及水流引导面,该环盖的该装配壁下端卡接在该连接卡槽中,从而使该出水环盖 可以盖设在该混合杯上。该装配壁与该连接卡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使该水流引导槽中的水流不会外漏。该环盖的该水流引导槽罩设在该水流引导面上,并且在该环盖的该引导壁与该水 流引导面之间形成一出水口,该出水口环设在该混合杯上方,当该进水管将外部水流引入 到该水流引导槽中之后,该水流通过该出水口沿着该混合杯的内表面自上而下旋转流下形 成一层隔离水膜。该奶水混合单元连接在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下方,该奶水混合单元包括外管以及 内部导向定位环,其中,该外管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在该混合杯的该 下杯口位置处与该混合杯的内表面平滑连接,并且借助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外管 内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中,同时,该内部导向定位环位于 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下方,也就是说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最顶端位于该下杯口下方一段距 离处,该内部导向定位环具有环外表面以及环内表面,且借助该环内表面围绕形成一环内 腔,借助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外表面与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导流腔,该内部 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内腔与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连通形成混合腔。减速带设置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如上所述,从该出水口沿着该混合杯的内表 面旋转流下的该隔离水膜,自上而下流过该减速带,并通过该减速带对该隔离水膜进行阻挡减速作用,同时借助该减速带将该隔离水膜分隔成内层旋转水膜以及外层平流水膜。该内层旋转水膜进入该混合腔中,并在该混合腔中形成混合旋涡,而后自该混合 腔中流出,在此过程中,来自自动冲奶机的奶粉在该混合腔中与该内层旋转水膜进行充分 混合,并且借助该内层旋转水膜所形成的混合旋涡提升混合效果,使奶粉可以高效无粘接 的混合进该内层旋转水膜中并最终形成奶水,上述由该内层旋转水膜所形成的混合旋涡整 体呈倒圆锥状。该外层平流水膜紧贴该混合杯的内表面流入该导流腔中,并从该导流腔中排出, 所以在上述的过程中从该导流腔中排出的该外层平流水膜包裹住自该混合腔中流出的该 内层旋转水膜,通过该外层平流水膜的包裹使该内层旋转水膜不会出现液滴飞溅的情况, 以使从该奶水混合单元中流出的液体整体呈圆柱状,以避免出现液滴飞溅的情况。该减速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凸肋、凹槽、凸块或者其他具体的形式,该 减速带包括若干凸肋,若干该凸肋辐射状排列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每一条该凸肋的上 端都位于该出水口下方,每一条该凸肋的下端都延伸至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辅助带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如上所述,当该外层平流水膜紧贴该混合杯 的内表面流入该导流腔中并从该导流腔中排出的过程中,通过该辅助带可以使该外层平流 水膜得以进一步减速,并且该辅助带可以辅助该外层平流水膜C,使其流动更为平稳,该辅 助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凸肋、凹槽、凸块或者其他具体的形式。该辅助带包括若干辅助肋,若干该辅助肋排列在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每一条该 辅助肋的上端都位于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每一条该辅助肋的下端都延伸进该导流 腔中。最后,该环盖的该引导壁上连接有引导板,该引导板位于该出水口一侧,通过该引 导板可以使从该出水口中流出的该层隔离水膜A具有更强的旋转性,速度更快贴附在该混 合杯的内表面上的效果更好,该环盖的该引导壁上开设有张力孔,该张力孔与该水流引导 槽相连通,当本实用新型停止工作以后,通过该张力孔可以破坏贴附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 上的水膜的张力,以克服在混合装置停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有水滴从装置中流出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奶水混合单元包括外管 以及内部导向定位环,借助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内表面围绕形成一环内腔,借助该内 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外表面与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导流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 该环内腔与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连通形成混合腔,通过导流腔、混合腔的结构设计可以提 升混合效率,增强混合效果避免奶粉在混合装置中发生结块的现象,另外,通过设置减速带 以及辅助带可以进一步提升奶粉与水的混合效果,使从该奶水混合单元中流出的液体整体 呈圆柱状,以避免出现液滴飞溅的情况,最后,引导板的结构设计可以使从该出水口中流出 的该层隔离水膜具有更强的旋转性,速度更快贴附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的效果更好,张 力孔的结构设计,可以破坏贴附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的水膜的张力,以克服在混合装置 停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有水滴从装置中流出的情况。

图1为传统混合器的动作缺陷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面图;图6为图4中B-B向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奶水混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隔离水膜、内层旋转水膜以及外层平流水膜的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8所示,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包括出水环盖10以及混 合杯20,该出水环盖10盖设在该混合杯20上。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是设置在自动冲奶机中的,通过本实用 新型的混合装置可以将自动冲奶机中的奶粉与水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即时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在具体工作的时候该出水环盖10连接外部水路,并通过 该出水环盖10将水流引入该混合杯20中,奶粉颗粒根据自动冲奶机的控制自上而下落入 该混合杯20中,并在该混合杯20中完成奶粉与水的混合,最后从该混合杯20的下端排出, 达到为人们尤其是为婴幼儿提供饮用奶水的作用。如图4至6所示,该出水环盖10包括进水管11以及环盖12,其中,该环盖12包括 装配壁121、引导壁122以及顶部连接壁123,该装配壁121以及该引导壁122分别连接在 该顶部连接壁123两侧。且借助该装配壁121、该引导壁122以及该顶部连接壁123围绕形成一水流引导槽 124,该水流引导槽124具有下开口。该进水管11固定设置在该环盖12上,并且该进水管11与该环盖12的该水流引 导槽IM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借助该进水管11将具有一定水压一定温度的水 流引入到该水流引导槽124中。该混合杯20包括预部连接环21、下杯口 22以及奶水混合单元30,其中,该顶部连 接环21具有连接卡槽211以及水流引导面212。该环盖12的该装配壁121下端卡接在该连接卡槽211中,从而使该出水环盖10 可以盖设在该混合杯20上。该装配壁121与该连接卡槽2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3,以使该水流引导槽124中 的水流不会外漏。该环盖12的该水流引导槽IM罩设在该水流引导面212上,并且在该环盖12的 该引导壁122与该水流引导面212之间形成一出水口 23。该出水口 23环设在该混合杯20上方,当该进水管11将外部水流引入到该水流引 导槽124中之后,该水流通过该出水口 23沿着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自上而下旋转流下形 成一层隔离水膜A。如图7所示,该奶水混合单元30连接在该混合杯20的该下杯口 22下方,该奶水 混合单元30包括外管40以及内部导向定位环50,其中,该外管40具有外表面41以及内表 面42。[0046]该外管40的该内表面42在该混合杯20的该下杯口 22位置处与该混合杯20的 内表面平滑连接。并且借助该外管40的该内表面42围绕形成一外管内腔43。该内部导向定位环50设置在该外管40的该外管内腔43中,同时,该内部导向定 位环50位于该混合杯20的该下杯口 22下方,也就是说该内部导向定位环50的最顶端位 于该下杯口 22下方一段距离处。该内部导向定位环50具有环外表面51以及环内表面52。且借助该环内表面52围绕形成一环内腔53。借助该内部导向定位环50的该环外表面51与该外管40的该内表面42围绕形成 一导流腔61。该内部导向定位环50的该环内腔53与该外管40的该外管内腔43连通形成混合 腔62。减速带70设置在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上。如图8所示,如上所述,从该出水口 23沿着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旋转流下的该隔 离水膜A,自上而下流过该减速带70,并通过该减速带70对该隔离水膜A进行阻挡减速作 用,同时借助该减速带70将该隔离水膜A分隔成内层旋转水膜B以及外层平流水膜C。该内层旋转水膜B进入该混合腔62中,并在该混合腔62中形成混合旋涡,而后自 该混合腔62中流出,在此过程中,来自自动冲奶机的奶粉在该混合腔62中与该内层旋转水 膜B进行充分混合,并且借助该内层旋转水膜B所形成的混合旋涡提升混合效果,使奶粉可 以高效无粘接的混合进该内层旋转水膜B中并最终形成奶水。上述由该内层旋转水膜B所形成的混合旋涡整体呈倒圆锥状。该外层平流水膜C紧贴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流入该导流腔61中,并从该导流腔 61中排出。所以在上述的过程中从该导流腔61中排出的该外层平流水膜C包裹住自该混合 腔62中流出的该内层旋转水膜B,通过该外层平流水膜C的包裹使该内层旋转水膜B不会 出现液滴飞溅的情况,以使从该奶水混合单元30中流出的液体整体呈圆柱状,以避免出现 液滴飞溅的情况。该减速带70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凸肋、凹槽、凸块或者其他具体的形式。该减速带70包括若干凸肋71,若干该凸肋71辐射状排列在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上。每一条该凸肋71的上端都位于该出水口 23下方,每一条该凸肋71的下端都延伸 至该混合杯20的该下杯口 22位置处。辅助带80设置在该外管40的该内表面42上。如图8所示,如上所述,当该外层平流水膜C紧贴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流入该导 流腔61中并从该导流腔61中排出的过程中,通过该辅助带80可以使该外层平流水膜C得 以进一步减速,并且该辅助带80可以辅助该外层平流水膜C,使其流动更为平稳。该辅助带80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凸肋、凹槽、凸块或者其他具体的形式。[0065]该辅助带80包括若干辅助肋81,若干该辅助肋81排列在该外管40的该内表面 42上。每一条该辅助肋81的上端都位于该混合杯20的该下杯口 22位置处,每一条该辅 助肋81的下端都延伸进该导流腔61中。最后,该环盖12的该引导壁122上连接有引导板91,该引导板91位于该出水口 23 一侧,通过该引导板91可以使从该出水口 23中流出的该层隔离水膜A具有更强的旋转 性,速度更快贴附在该混合杯20的内表面上的效果更好。该环盖12的该引导壁122上开设有张力孔92,该张力孔92与该水流引导槽124 相连通,当本实用新型停止工作以后,通过该张力孔92可以破坏贴附在该混合杯20的内 表面上的水膜的张力,以克服在混合装置停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有水滴从装置中流出的情 况。
权利要求1.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包括出水环盖以及混合杯,该出水环盖盖设 在该混合杯上,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环盖包括进水管以及环盖,其中,该环盖包括装配壁、引导壁以及顶部连接壁, 该装配壁以及该引导壁分别连接在该顶部连接壁两侧,且借助该装配壁、该引导壁以及该 顶部连接壁围绕形成一水流引导槽,该水流引导槽具有下开口,该进水管固定设置在该环 盖上,并且该进水管与该环盖的该水流引导槽相连通,该混合杯包括顶部连接环、下杯口以及奶水混合单元,其中,该顶部连接环具有连接卡 槽以及水流引导面,该环盖的该装配壁下端卡接在该连接卡槽中,该环盖的该水流引导槽 罩设在该水流引导面上,并且在该环盖的该引导壁与该水流引导面之间形成一出水口,该 出水口环设在该混合杯上方,该奶水混合单元连接在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下方,该奶水混合单元包括外管以及内 部导向定位环,其中,该外管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在该混合杯的该下 杯口位置处与该混合杯的内表面平滑连接,并且借助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外管内 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中,同时,该内部导向定位环位于该混合 杯的该下杯口下方,该内部导向定位环具有环外表面以及环内表面,且借助该环内表面围 绕形成一环内腔,借助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外表面与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导 流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内腔与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连通形成混合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壁与 该连接卡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带设置 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速带包 括若干凸肋,若干该凸肋辐射状排列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每一条该凸肋的上端都位于 该出水口下方,每一条该凸肋的下端都延伸至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 于辅助带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带包 括若干辅助肋,若干该辅助肋排列在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每一条该辅助肋的上端都位于 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每一条该辅助肋的下端都延伸进该导流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盖的该 引导壁上连接有引导板,该引导板位于该出水口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盖的该 引导壁上开设有张力孔,该张力孔与该水流引导槽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带设置 在该混合杯的内表面上,该减速带包括若干凸肋,若干该凸肋辐射状排列在该混合杯的内 表面上,每一条该凸肋的上端都位于该出水口下方,每一条该凸肋的下端都延伸至该混合 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辅助带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该辅助带包括若干辅助肋,若干该辅助肋排列在 该外管的该内表面上,每一条该辅助肋的上端都位于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位置处,每一条该辅助肋的下端都延伸进该导流腔中,最后,该环盖的该引导壁上连接有引导板,该引导板位于该出水口一侧,该环盖的该引 导壁上开设有张力孔,该张力孔与该水流引导槽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冲奶机用奶粉与水的混合装置,其包括出水环盖以及混合杯,该出水环盖盖设在该混合杯上,该混合杯包括顶部连接环、下杯口以及奶水混合单元,其中,该奶水混合单元包括外管以及内部导向定位环,该外管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并且借助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外管内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设置在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中,同时,该内部导向定位环位于该混合杯的该下杯口下方,该内部导向定位环具有环外表面以及环内表面,且借助该环内表面围绕形成一环内腔,借助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外表面与该外管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导流腔,该内部导向定位环的该环内腔与该外管的该外管内腔连通形成混合腔。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894555SQ201020598298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胡大帅 申请人:胡大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