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烹饪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9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品烹饪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食品进行烘烤烹饪加工的炊具,尤其是一种食品烹饪 炉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食品烘烤炊具如燃料蒸汽炉(各种电、煤气或燃气)电热丝炉、红外线 炉或微波炉(包括光波炉)等。一是在单纯湿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被加工的食品内 部缺乏脆香的口味;二是在单纯干热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工,被加工的食品水份散失较 多缺乏鲜嫩的口味;三是需要多种不同的炊具来对不同的食品进行加工,占地面积大、费用 高。尤其对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饮食食器烹调加工店(如各种形式的麦当劳快餐食品店)来 说,经营是极不适应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食品烘烤炊具的单独湿热或单纯干热在加工食品所存在的不能使 脆香和鲜嫩口味同时具备及使用炉具多、耗能多、占地面积大与费用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 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如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 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 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 得到最佳的保留。湿热采用蒸汽,可以进行蒸、烘、煎、烤、炖、煮或烧。干热采用热气,可以进行烧烤、 烘箱、煎烤、炸、搅汁或干烧。两者可单独使用,亦可合并使用;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 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烹饪炉具,由蒸箱系统及连接安装在 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统、压力传感系统、总供水系统、喷水系统、箱内清洗系统及吸空 气系统构成,高温高湿系统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由压力传感系统进行自动调控,能 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压力传感系统由蒸箱腔体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及压力 传感器连接管与湿度空热电偶构成;连接在蒸箱腔体内的喷水系统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 管、喷水阀和喷水管头构成;溢水箱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与溢水 箱清洗阀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连接,并与溢水箱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水 阀、供水/溢水管、溢水电磁阀、溢水管、溢水排出管口进入溢水箱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 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和蒸箱排水管进入溢水箱内,并经废水排出口排出;蒸箱腔体 内的箱内清洗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自动清洗泵和箱内清洗管构成,并经蒸 箱内清洗水管进口与蒸箱腔体连接;吸空气系统由与蒸箱腔体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箱外 进气管口阀开关及吸空气电机构成。;干热系统由连接在蒸箱腔体内的正/反转调速风扇外 周的高温电热线圈与380V电源线构成;湿热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总供水管、总供水阀、流量计、蒸汽供水管、供水/溢水阀、供水/溢水管、供蒸汽用水管、供蒸汽用水管进口、以及蒸汽 发生箱内安装的产蒸汽用水上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与蒸汽发生箱上连接的蒸汽施放管 口和供蒸汽管及与蒸箱腔体连接的蒸箱内蒸汽进管口构成;并在蒸汽发生箱内顺序安装连 接着135°C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蒸汽发生器热电偶和蒸汽热电线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烹饪炉具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 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 身多用;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 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 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饪的质 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湿循环控制系统电源理方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外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食品烹饪炉具内的食品蒸烘盘框架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正面外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食品烹饪炉具的外形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大中型轮式食品蒸烘盘框架外形示意图。图中A.蒸箱系统,B.高温高湿系统,C.压力传感系统,D.总供水系统,E.喷水 系统,F.箱内清洗系统,G.吸空气系统。A.蒸箱系统AO.蒸箱腔体,Al.蒸箱腿,A2蒸箱门,A2-1.门把手,A3.蒸箱底 座,A4.蒸盘框架轮,A4-0.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1,蒸盘框架,A4-2.顶盘架,A4-3 底盘架,A4-4.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5.折叠把手,A4-6.托盘,A5.蒸箱内供热挡 板,A6.排高温高湿蒸气窗口,A7.金属网格板,A8.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9.吸气进气管 口,A1-10.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All.蒸箱排水管,A12.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00.食品。B.高温高湿系统B1.正/反转调速风扇,B2.风扇连接轴,B3.风扇电机,B4调 速控制传感器,B5、B6. 380V电源线,B7、B8.高温电热线圈。C.压力传感系统C1.压力传感器连接管,C2.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C3.湿度空 热电偶,C4.360°C箱内安全恒温器,C5.箱内热电偶,C6.三芯温度热电偶,C7.三芯温度探 头,C8.蒸汽发生箱,C9. 135°C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10.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ll.蒸汽 热电线圈。D.总供水系统Dl.总供水管,D2.总供水阀,D3流量计,D4。蒸汽供水管,D5.供 水/溢水阀,D6.供水/溢水管,D7.供蒸汽用水管,D8.供蒸汽用水管进口,D9.蒸汽发生 器水位电极,D10.蒸汽施放管口,Dll.产蒸汽用水,D12供蒸汽管,D13.溢水电磁阀,D14. 溢水管,D15.溢水排出管口,D16.溢水箱,D17废水排出口,D18.溢水箱清洗管,D19.溢水 箱清洗阀,D20.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0020]E.喷水系统El.喷水管,E2.喷水阀,E3.喷水管头。F.箱内清洗系统F1.自动清洗泵,F2.箱内清洗管,F3.清洗高温入水管。G.吸空气系统Gl.箱外进气管口,G2.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3.吸空气电机。HI. 380V电源电路,H2.电路控制电路板,H3.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4.箱 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5.风扇调控电路板,H6. 220V电源变换器,H7.电脑与开关电 路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烹饪炉具由蒸箱系统A及连接安装在蒸 箱系统A内的高温高湿系统B、总供水系统D、喷水系统E、箱内清洗系统F、吸空气系统G、与 压力传感系统C构成。蒸箱系统A由蒸箱腔体AO和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构成。蒸箱腔体AO由相连 接的蒸箱底座A3及蒸箱腿Al、蒸箱门A2、门把手A2-1构成。可移动的蒸盘框架轮A4由可 移动的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与该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连接的蒸盘框架A4-1、顶 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折叠把手A4-5、托盘A4-6构成。蒸 箱腔体AO内连接着蒸箱内供热挡板A5、排高温高湿蒸汽窗口 A6及金属网格板A7,并在蒸 箱腔体AO上连接着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A8、吸气进气管口 A9、上部的蒸箱内清洗排水管口 A1-10与底部的蒸箱排水管All与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A12。高温高湿系统B由安装在蒸箱腔体AO内顺序连接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i、风扇连 接轴B2、风扇电机B3与调速控制传感器B4构成。高温高湿系统B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可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干热系统由连接在蒸箱腔体AO内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l外周的高温电热线圈 B7, B8与380V电源线B5, B6构成。湿热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总供水管D1、总供水阀D2、流量计D3、蒸汽供水管D4、供 水/溢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供蒸汽用水管D7、供蒸汽用水管进口 D8、蒸汽发生箱C8 内安装的产蒸汽用水Dll上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与蒸汽发生箱C8上连接的蒸汽施放 管口 DlO和供蒸汽管D12及与蒸箱腔体AO连接的蒸箱内蒸汽进管口 A8构成;并在蒸汽发 生箱C8内顺序安装连接着135°C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lO和蒸汽 热电线圈C11。压力传感系统C由蒸箱腔体AO上顺序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出管口 C2及压力传感 器连接管Cl与湿度空热电偶C3构成。温度控制系统由蒸汽腔体AO内顺序安装着的360°C箱内安全恒温器C4、箱内热电 偶C5、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与三芯温度探头C7构成。连接在蒸箱腔体AO内的喷水系统E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E1、喷水阀E2、和喷水 管头E3构成。蒸箱腔体AO内的箱内清洗系统F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F3、自动清洗泵 Fl和箱内清洗管F2构成,并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 A12与蒸箱腔体AO连接。[0035]溢水箱D16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D18与溢水箱清洗阀 D19及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 D20连接,并与溢水箱D16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 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溢水电电磁阀D13、溢水管D14、溢水排出管口 D15进入溢水箱 D16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AO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 A1-10和蒸箱排水管All进入 溢水箱D16内,清洗废水经废水排出口 D17排出。吸空气系统G由与蒸箱腔体AO连接的箱外进气管口 G1、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2 和吸空气电机G3构成。图2中显示有通用380V电源电路Hl,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通用水箱产蒸汽 控制固态继电器H3,通用箱内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4,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通用 220V电源变换器H6,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正/反转调速风扇Bi,高温电热线圈B7、B8。压力传感系统C,湿度空热电偶C3,360°C箱内安全恒温器C4,箱内热电偶C5,通用 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三芯温度探头C7,通用135°C蒸汽发生器安全恒温器C9,通用蒸汽发生 器热电偶ClO,蒸汽热电线圈Cl 1,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高湿系统B由通用380V电源电路Hl与通用电路控制电 路板H2相连接,并顺序与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380V电源线B5,B6、风扇电机B3、通用 调速控制传感器B4、风扇连接轴B2、正/反转调速风扇Bl相连接;通用风扇调控电路板H5 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 控制回路。通用380V电源电路Hl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相连接,顺序与箱内通用高温高 湿控制固态继电器H4连接,并连接着高温电热线圈B7,B8 ;箱内通用高温高湿控制固态继 电器H4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 通用自动控制回路。通用380V电源电路Hl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连接,并顺序与通用水箱产蒸汽 控制固态继电器H3及蒸汽热电线圈Cll相连接;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上连 接着通用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通用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lO和通用135°C蒸汽发生器安 全恒温器C9 ;通用水箱产蒸汽控制固态继电器H3与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及通用 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连接构成通用自动控制回路。通用380V电源电路Hl与通用电路控制电路板H2连接,并顺序与通用220V电源 变换器H6及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和连接的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 相连接构成通用的供电电路。通用电脑与开关电路控制板H7和通用按键开关与显示屏电路板H7-0分别与通用 压力传感系统C、通用湿度空热电偶C3、通用360°C箱内安全恒温器C4、通用箱内热电偶C5、 通用三芯温度热电偶C6与通用三芯温度探头C7相连接构成通用自动回路。在图3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l,蒸箱门A2,门把手A2-1,蒸箱底座A3,废水 排出口 D17,溢水箱清洗阀D19,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 D20,箱外进气管口 Gl,按键开关H7-0。在图4中显示有蒸盘框架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_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 A4-4。在图5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l,蒸箱门A2,门把手A2-1,蒸箱底座A3,蒸盘况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废水排出口 D17,箱外进气管口 Gl,按键开关H7-0。在图6中显示有蒸箱系统A,蒸箱腿Al,蒸箱门A2,门把手A2_l,蒸箱底座A3,蒸 盘框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折叠把手A4-5,废水排出口 D17,箱外进气管口 G1,按键开关H7-0。在图7中显 示有蒸盘框架轮A4,轮式食品蒸盘框架底座A4-0,轮式食品蒸盘框架 A4-1,顶盘架A4-2,底盘架A4-3,多层食品蒸盘插入模槽A4-4,折叠把手A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食品烹饪炉具,其特征是由蒸箱系统(A)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A)内的高温 高湿系统(B)、压力传感系统(C)、总供水系统(D)、喷水系统(E)、箱内清洗系统(F)及吸空 气系统(G)构成,高温高湿系统(B)由干热系统和湿热系统构成,由压力传感系统(C)进行 自动调控,能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压力传感系统(C)由蒸箱腔体(AO)上顺序连接的压力 传感器进出管口(C2)及压力传感器连接管(Cl)与湿度空热电偶(C3)构成;连接在蒸箱腔 体(AO )内的喷水系统(E)由顺序连接着的喷水管(E1)、喷水阀(E2 )和喷水管头(E3 )构成; 溢水箱(D16)清洗系统内的一路为清洗用水的溢水箱清洗管(D18)与溢水箱清洗阀(D19) 和溢水箱清洗入水管口(D20)连接,并与溢水箱(D16)接通;另一路由顺序连接的供水/溢 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溢水电磁阀(D13)、溢水管(D14)、溢水排出管口(D15)进入 溢水箱(D16)内;清洗废水由蒸箱腔体(AO)内顺序连接的清洗排水管口(A1-10)和蒸箱排 水管(All)进入溢水箱(D16)内,并经废水排出口(D17)排出;蒸箱腔体(AO)内的箱内清洗 系统(F)由顺序连接的清洗高温入水管(F3)、自动清洗泵(Fl)和箱内清洗管(F2)构成,并 经蒸箱内清洗水管进口(A12)与蒸箱腔体(AO)连接;吸空气系统(G)由与蒸箱腔体(AO)连 接的箱外进气管口(G1)、箱外进气管口阀开关(G2)及吸空气电机(G3)构成;干热系统由连 接在蒸箱腔体(AO)内的正/反转调速风扇(Bi)外周的高温电热线圈(B7、B8)与380V电源 线(B5、B6)构成;湿热系统由顺序连接的总供水管(D1)、总供水阀(D2)、流量计(D3)、蒸汽 供水管(D4)、供水/溢水阀(D5)、供水/溢水管(D6)、供蒸汽用水管(D7)、供蒸汽用水管进 口(D8)、以及蒸汽发生箱(C8)内安装的产蒸汽用水(Dll)上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电极(D9)、 与蒸汽发生箱(C8)上连接的蒸汽施放管口(DlO)和供蒸汽管(D12)及与蒸箱腔体(AO)连 接的蒸箱内蒸汽进管口(A8)构成;并在蒸汽发生箱(C8)内顺序安装连接着135°C蒸汽发生 器安全恒温器(C9)、蒸汽发生器热电偶(ClO)和蒸汽热电线圈(C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烹饪炉具,由蒸箱系统及连接安装在蒸箱系统内的高温高湿系统、压力传感系统、总供水系统、喷水系统、箱内清洗系统及吸空气系统构成。该食品烹饪炉具不仅能使被加工的食品同时具有脆香和鲜嫩的特点,多功能烹饪炉兼具炉子、烘箱、火管、多层笼、锅、罐功平底锅于一身多用;可进行烘、煎、烤、蒸、炖、沸水泡、烧、焖、泡涨、搅汁、慢烤、慢蒸、真空烹饪、纹煮、低温烹饪和烩温,并具有除霜、防腐、消毒的功能,在多种食品同时加工时不会串味,保持新鲜可口、维他命、矿物质和养份都能得到最佳的保留。保护被加工食品本身的湿度对烹饪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1911882SQ20102062639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王俊岭 申请人:王俊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