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型隔热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型隔热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是指一种按摩型隔热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水用具,由于其具有多样的造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水杯,但这些水杯大多都存在以下缺陷1、这些水杯都不具有照 明功能,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不能正确的识别和寻找;2、目前的水杯都不具有很好的隔热 效果,特别是在盛装开水时,整个水杯的温度都非常高,很容易烫伤使用者;3、由于目前大多 数的水杯都是采用玻璃或陶瓷制作而成,因此在破碎时,其碎片很容易划伤使用者的手臂。综上所述,目前这些水杯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杯不能很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一种 不仅隔热效果较好,而且在水杯破碎后也不容易划伤手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也能正确 识别和寻找的一种按摩型隔热水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按摩型隔热水杯,主要由杯壳、以及与 该杯壳相匹配的杯盖构成,在该杯壳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内胆,且在该杯壳的外表面还覆盖 有一层隔热保护套,同时,在该杯盖上还设有一圈以上的荧光条。进一步地,所述的荧光条由设置在杯壳上的透明外壳、以及填充在该透明外壳内 部的蓝色或红色荧光液组成。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杯壳与内胆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形空腔;同时, 在所述的隔热保护套的表面上还设有凸粒。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在杯壳与内胆之间还形成有一 个密封的环形空腔,因此能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2)本实用新型在杯壳的外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隔热保护套,因而能进一步的增强 隔热效果,确保使用时不会烫伤手臂。(3)本实用新型在隔热保护套上还设有若干的凸粒,不仅能起到防滑的效果,而且 还能对手掌进行按摩,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4)由于隔热保护套的存在,因此当杯壳或内胆破损时,也不会划伤使用者的手臂。(5)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杯盖上还设有荧光条,因此即便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也能 很好寻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杯壳1和内胆2均可以由不锈钢或硬质塑料制作而成,且内胆2设置 在杯壳1的内部,并与杯壳1固为一体。为了确保能达到隔热效果,所述的内胆2的体积要 小于杯壳1的体积,从而使得该内胆2固定在杯壳1内部时,杯壳1与内胆2之间形成一个 密封的环形空腔4。当向内胆2内注入热水时,由于该环形空腔4的存在,人的手掌便不会直接与内胆 2接触,从而可以很好的达到隔热的效果。为了防止打滑,在整个杯壳1的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隔热保护套3。该隔热保护套3 由隔热效果较好的工程橡胶制作而成,同时,在该隔热保护套3上还设有若干的凸粒5。当 人们用手掌来回搓着杯壳1时,该凸粒5就能对人的手掌进行按摩,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 利于身体健康。根据实际需要,在杯壳1上还设置有一个杯盖6。为了便于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寻找到杯子和美观实用,因此在杯盖6上还设有一 圈以上平行排布的荧光条7。如图所示,该荧光条7由透明外壳以及填充在其内部的荧光液 组成。根据需要,人们可以选取蓝色或红色的荧光液来实现,也可以选用其它任何颜色的荧 光液来实现。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按摩型隔热水杯,主要由杯壳(1)、以及与该杯壳(1)相匹配的杯盖(6)构成,其特征 在于,在该杯壳(1)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内胆(2),且在该杯壳(1)的外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隔 热保护套(3),同时,在该杯盖(6)上还设有一圈以上的荧光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型隔热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条(7)由设置在杯 壳(1)上的透明外壳、以及填充在该透明外壳内部的蓝色或红色荧光液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型隔热水杯,其特征在于,杯壳(1)与内胆(2)之间形成 一个密封的环形空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型隔热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保护套(3)的表面 上还设有凸粒(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型隔热水杯,主要由杯壳(1)、以及与该杯壳(1)相匹配的杯盖(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杯壳(1)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内胆(2),且在该杯壳(1)的外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隔热保护套(3),同时,在该杯盖(6)上还设有一圈以上的荧光条(7)。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在杯壳与内胆之间还形成有一个密封的环形空腔,能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在杯壳的外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隔热保护套,因而能进一步的增强隔热效果,确保使用时不会烫伤手臂。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894491SQ20102065653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毛璐 申请人:成都顶呱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