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02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常见的地板清洁工具,拖把在使用之后,拖把毛上粘满污水,再次使用 之前需要将拖把毛上的污水拧干。现有的拖把一般配合一种脱水装置,该脱水装置需要使 用者用脚踩踏脚踏板,以驱动脱水装置上的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拖把毛旋转,利用离心力的 作用将拖把毛上的污水甩干。该装置虽然可以改善传统拖把需要用手将拖把毛拧干的麻 烦,但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一只脚踩踏脱水装置上的脚踏板,这样使用者只有一只脚保持 身体的平衡。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因站立不稳而跌倒。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便捷的拖把杆旋转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包括 内杆体、外杆体,内杆体和外杆体均为中空套筒,内杆体上端套接外杆体下端,其特征在于 外杆体内设有螺旋片,内杆体上端固定有卡合件,卡合件的内缘底端设有向上的卡合棘齿, 卡合件内套装有制动件,制动件上端设有长形槽口,该长形槽口套接螺旋片,制动件的下端 设有与卡合棘齿相匹配的向下的驱动棘齿。进一步,内杆体与外杆体连接处还设有锁合装置。当使用者下压外杆体时,外杆体向下运动,外杆体内的螺旋片从制动件上端的长 形槽口穿过,这样螺旋片带动制动件旋转。制动件下端的驱动棘齿与卡合件上的卡合棘齿 齿合,进而带动卡合件旋转。由于卡合件与内杆体固定,所以内杆体与卡合件同步转动。当使用者上拉外杆体时,螺旋片带动制动件反向旋转,由于棘齿为斜状,故驱动具 有方向性,当制动件反向旋转时,驱动棘齿与卡合棘齿并不卡制,制动件处于空转状态。使用者在给拖把毛脱水的过程中,将拖把毛放入脱水盘,然后反复下压和拉伸拖 把外杆体,即可实现内杆体的转动,进而带动拖把毛旋转脱水。无需使用者用脚驱动脱水装 置,使用者操作过程中安全、便捷。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的有益效果。
图1为拖把杆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合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制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杆体下压时制动件驱动卡合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外杆体上拉时制动件空转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包括内杆体10、外杆体20、制动件40 和卡合件30,内杆体10和外杆体20均为中空套筒,内杆体10上端套接外杆体20下端,外 杆体20内设有螺旋片50 ;内杆体10上端通过固定套34固定连接卡合件30,卡合件的内缘 底端设有向上的卡合棘齿35,卡合件30内部套装制动件40,制动件40上端设有长形槽口 41,该长形槽口 41套接螺旋片50 ;制动件40的下端设有与卡合棘齿35相匹配的向下的驱 动棘齿42。内杆体10与外杆体20连接处还设有锁合装置70,该锁合装置70可固定连接 内杆体10与外杆体20。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下压外杆体时,外杆体带动螺旋片50向下运动,外杆体内的 螺旋片50从制动件上端的长形槽口 41穿过,这样螺旋片50带动制动件40旋转。制动件 40下端的驱动棘齿42与卡合件30上的卡合棘齿35齿合,进而带动卡合件30旋转。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上拉外杆体时,外杆体带动螺旋片50向上运动,螺旋片50 带动制动件40反向旋转,驱动棘齿42与卡合棘齿35并不卡制,制动件40处于空转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包括内杆体、外杆体,内杆体和外杆体均为中空套筒,内杆体上端套接外杆体下端,其特征在于外杆体内设有螺旋片,内杆体上端固定有卡合件,卡合件的内缘底端设有向上的卡合棘齿,卡合件内套装有制动件,制动件上端设有长形槽口,该长形槽口套接螺旋片,制动件的下端设有与卡合棘齿相匹配的向下的驱动棘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杆体与外杆体连接处还设 有锁合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杆旋转装置,它包括内杆体、外杆体,内杆体和外杆体均为中空套筒,内杆体上端套接外杆体下端,其特征在于外杆体内设有螺旋片,内杆体上端固定有卡合件,卡合件的内缘底端设有向上的卡合棘齿,卡合件内套装有制动件,制动件上端设有长形槽口,该长形槽口套接螺旋片,制动件的下端设有与卡合棘齿相匹配的向下的驱动棘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47L13/20GK201602724SQ2010291800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程赞全 申请人:程赞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