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45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装饰用品窗帘的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窗帘由于结构较简单,功能较单一,因此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现有窗帘当需要采光时,通过拉绳控制装置只能将窗帘从下往上收拢,虽然能采光,却由于窗帘下部收拢, 容易从室外对室内清晰可见,众所周知,在很多场合人们更希望能保持一定的隐蔽性,若能开发出一种可从上向下收拢的窗帘,将会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能从下往上收拢,还能从上向下收拢的窗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窗帘,包括上轨、与上轨分离的帘体、用于收拢帘体的多根拉绳及设于上轨上的拉绳控制装置,帘体通过多根拉绳及拉绳控制装置与上轨相连接。上述拉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锁具、第二锁具及至少两个滑轮,其中,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分别设于上轨的两端,滑轮位于第一锁具和第二锁具之间。所述多根拉绳包括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其中,第一拉绳沿着帘体的背面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帘体背面的下部,沿着帘体背面的纵向方向向上延伸,且在其延伸方向上设有相间隔排列的多个吊拉点,在该吊拉点第一拉绳与帘体相连接;第二拉绳沿着帘体的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帘体的上部。第一拉绳穿过滑轮再穿过第一锁具,并在该第一锁具处汇合;第二拉绳穿过滑轮再穿过第二锁具,并在该第二锁具处汇合。为了使第二拉绳与帘体连接更稳固,在帘体顶端设有支撑杆,第二拉绳通过与该支撑杆相连而与帘体相连接。为了使设计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数目相同,每根第二拉绳与每根第一拉绳相对应设置,且在每对对应设置的拉绳上方均设有滑轮,每根第一拉绳及与之对应设置的第二拉绳穿过其上方所设的滑轮再分别与第一锁具及第二锁具相连。作为优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均为两根。为了更美观,使用更牢靠,在吊拉点第一拉绳通过拉环与帘体相固定连接,另外, 第二拉绳穿过上述支撑杆与帘体最上端的拉环相连接。为了更美观,在上轨的前面及后面均设有帘盖。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计简单美观,不仅能从下往上收拢,还能从上向下收拢,在采光的同时,由于采光的部位在窗帘的上端,从室外不易看到室内,保持了一定的隐蔽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图1为本发明呈展开遮蔽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端从上向下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上端从上向下收拢同时下端从下向上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下面以第一拉绳31和第二拉绳32均设有两根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设有3根及以上。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窗帘包括上轨1,与上轨1分离的帘体2、用于收拢帘体2的四根拉绳及设于上轨1上的拉绳控制装置,该拉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锁具41、 第二锁具42及两个滑轮43,其中,第一锁具41和第二锁具42分别设于上轨1的两端,滑轮 43位于第一锁具41和第二锁具42之间,帘体2通过四根拉绳及所述拉绳控制装置与上轨 1相连接,在帘体2的顶端设有支撑杆5。上述四根拉绳包括两根第一拉绳31及两根第二拉绳32,其中,两根第一拉绳31沿着帘体2背面的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帘体2背面的下部,沿着帘体2背面的纵向方向向上延伸,且在其延伸方向上设有相间隔排列的多个吊拉点,第一拉绳31在吊拉点通过拉环6与帘体2相连接;第二拉绳32沿着帘体2的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所述支撑杆5上,并穿过支撑杆5与帘体2最上端的拉环6相连接。每根第二拉绳32与每根第一拉绳31相对应设置(第一拉绳31与第二拉绳32的数目最好相等),且在两对对应设置的拉绳上方均设有滑轮43,相对应设置是指第一拉绳31 与帘体2的连接点与第二拉绳32的延伸线在横向上距离相近,从而方便第一拉绳31与第二拉绳32共用一个滑轮。两根第一拉绳31穿过其上方设置的滑轮43再穿过第一锁具41, 并在该第一锁具41处汇合,为了更美观,在两根第一拉绳31的结点处设有拉珠7 ;两根第二拉绳32穿过其上方设置的滑轮43再穿过第二锁具42,并在该第二锁具42处汇合,且在两根第二拉绳32的结点处设有拉珠7。在上轨1的前面及后面均设有帘盖。本发明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通过拉绳控制装置的作用,当拉紧两根第二拉绳32 (第二拉绳32的自由端拉珠7下降),放松两根第一拉绳31 (第一拉绳31的自由端拉珠7 上升)时,帘体2的上端与滑轮43相接触,呈展开遮蔽状态;如图2所示,当放松第二拉绳 32时(第二拉绳32的自由端拉珠7上升),帘体2将从上向下收拢,可以根据第二拉绳32的收放调节帘体2上部开闭程度;如图3所示,当拉紧两根第一拉绳31时(第一拉绳31的自由端拉珠7下降),可以实现帘体从下向上收拢,此时帘体2的上部及下部均被收拢,可实现上下均采光的效果;当在帘体2呈展开遮蔽状态时,拉紧两根第一拉绳31,便与普通窗帘一样,从下向上收拢。本发明通过第一拉绳31控制帘体2的下端收放,通过第二拉绳32控制帘体2的上端收放,从而可自由控制帘体2的上部及下部的收拢状态,操作简单方便。
当第一拉绳31和第二拉绳32均设有3根以上时,在每对相对应设置的拉绳上方均设有滑轮43,从而每对拉绳都能通过其上设置的滑轮43与锁具相连,每根第一拉绳31穿过其上的滑轮43再穿过第一锁具41并汇合,每根第二拉绳32穿过其上的滑轮43再穿过第一锁具41并汇合,其它设置及使用操作方法同上。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该窗帘包括上轨(1),与该上轨(1)分离的帘体(2)、用于收拢所述帘体(2)的多根拉绳及设于上轨(1)上的拉绳控制装置,所述的帘体(2)通过所述的拉绳及拉绳控制装置与上轨(1)相连接;所述的拉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锁具(41)、第二锁具(42)及至少两个滑轮(43),所述的第一锁具(41)和第二锁具(42)分别设于所述的上轨(1)的两端,所述滑轮(43)位于所述的第一锁具(41)和第二锁具(42)之间;所述的拉绳包括第一拉绳(31)及第二拉绳(32),所述的第一拉绳(31)沿着所述帘体 (2)的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所述帘体(2)的下部,沿着帘体(2)的纵向方向向上延伸,且在其延伸方向上设有相间隔排列的多个吊拉点,在所述的吊拉点所述的第一拉绳(31)与帘体(2)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拉绳(32)沿着所述帘体(2)的横向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端部设于所述帘体(2)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拉绳(31)穿过所述的滑轮(43)再穿过所述的第一锁具(41),并在该第一锁具(41)处汇合;所述的第二拉绳(32)穿过所述的滑轮(43)再穿过所述的第二锁具(42), 并在该第二锁具(42)处汇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帘体(2)顶端设有支撑杆 (5),所述的第二拉绳(32)通过与该支撑杆(5)相连而与帘体(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绳(31)与第二拉绳(32 )数目相同,每根第二拉绳(32 )与每根第一拉绳(31)相对应设置,且在每对对应设置的拉绳上方均设有滑轮(43),每根所述的第一拉绳(31)及与之对应设置的第二拉绳(32) 穿过其上方所设的滑轮(43)再分别与第一锁具(41)及第二锁具(4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绳(31)和第二拉绳 (32)均为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吊拉点所述的第一拉绳 (31)通过拉环(6)与所述帘体(2)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轨(1)的前面及后面均设有帘盖(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帘,该窗帘包括上轨,与上轨分离的帘体、用于收拢所述帘体的多根拉绳及设于上轨上的拉绳控制装置,所述的帘体通过多根拉绳及拉绳控制装置与上轨相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计简单美观,不仅能从下往上收拢,还能从上向下收拢,在采光的同时,由于采光的部位在窗帘的上端,从室外不易看到室内,保持了一定的隐蔽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文档编号A47H5/02GK102210546SQ2011101424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翁秋华 申请人:苏州蕾氏窗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