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4157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米饭是世界上食用人数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品之一。米饭的食用品质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消费。米饭的食用品质一般包括外观(如粒形、色泽)、口感(如硬度、粘度、粘度/硬度比值)、香味、滋味以及营养成分的含量等指标。同一品种的米饭的食用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大主要因素,一是米饭的烹饪器具;二是米饭的蒸煮工艺过程。在这两大主要因素中,蒸煮工艺过程对米饭的食用品质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蒸煮米饭的工艺过程,首先是将大米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再按照预定的程序迅速加热上压,并保压一定时间,最后达到炊煮熟透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加热方式,由于大米和水在电压力锅内被迅速加热并沸腾,使得干燥的大米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吸水湿透,从而导致大米的外层吸水过多,而其内层吸水过少、甚至完全没有吸水,仍处于干的状态;并且,在外部加热的作用下,大米的外层迅速熟透,由于大米具有粘性,此时水分更难进入大米的内层,导致蒸煮后的米饭的米粒外表较烂,而中间较硬,使其外观、口感及香味都较差,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再者,大米的表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B族类维生素, 科学研究发现大多数种类的维生素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即随着温度的升高,维生素在米饭中的含量越来越低,其中,流失最快的就是B族类维生素。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蒸煮工艺方法,在电压力锅上压后压力基本上都大于30KPA,锅内的温度在高压下通常达到110° C左右,因此,若用现有技术中的蒸煮工艺方法在如此高温高压的普通电压力锅内蒸煮米饭,很难保证维生素不被破坏及流失。因此,为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以及避免其营养成分的流失,亟需提供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采用该电压力锅精煮米饭能够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且避免其营养成分流失,同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且避免其营养成分流失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包括有盖体、锅体、内胆、发热盘,以及控制所述发热盘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控制装置,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锅体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发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所述发热盘的中部设置有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小火加热工序模块、低温吸水工序模块、中温吸水工序模块、大火加热工序模块、充分沸腾工序模块和焖饭工序模块;
按下设置于所述锅体外部、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所述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Kl时,所述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二控制温度K2时,所述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三控制温度K3 时,所述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四控制温度K4时,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五控制温度K5时,所述焖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10 12 min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热盘停止加热;
其中,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盖体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排出;所述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10 13 min ;所述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Smin ;所述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6 7 min ;所述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的时间为4 7 min ;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8 min。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1°C 47°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49°C 55°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0°C 66 V,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0°C 96 V,所述第五控制温度K5 为 100°C。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3°C 45°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1°C 53°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2 °C 64°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2°C 94°C。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4°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2°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 63 °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3°C。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开始加热;其中,所述蒸煮控制程序内分别预设限定所述电压力锅锅内温度的第一控制温度K1、第二控制温度K2、第三控制温度K3、第四控制温度K4和第五控制温度K5 ;
步骤二,小火加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K1,所述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0 13 min ;
步骤三,低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l加热至K2,所述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8min ;
步骤四,中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2加热至K3,所述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 min ;
步骤五,大火加热工序采用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3加热至K4,所述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4 7 min ;
步骤六,充分沸腾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4加热至K5,所述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8 min ;其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锅盖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排出;
步骤七,焖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保持10 12 min后,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的小火加热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l、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2,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Kl为止;
所述步骤三的低温吸水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3、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4,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l加热至K2为止;
所述步骤四的中温吸水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5、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6,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2加热至K3为止;
所述步骤六的充分沸腾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7、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8,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4加热至K5为止;
所述步骤七的焖饭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9、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lO的加热方式,依次反复保持10 12 min后,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
其中,所述时间T1、T2、T3、T4、T5、T6、T7、T8、T9、T10的设定与所述电压力锅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电压力锅中盛放物的容量有关。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的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1 12 min ;所述步骤三的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min ;所述步骤四的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7 8 min ;所述步骤五的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6 min ;所述步骤六的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 min;所述步骤七的焖饭工序保持11 min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1°C 47°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49°C 55°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0°C 66 V,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0°C 96 V,所述第五控制温度K5 为 100°C。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3°C 45°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1°C 53°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2 °C 64°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2°C 94°C。优选的,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4°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2°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3 °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3°C。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包括有盖体、锅体、内胆、发热盘,以及控制发热盘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控制装置,盖体设置于锅体的上方,并与锅体连接,内胆设置于锅体内,发热盘设置于内胆的下方,发热盘的中部设置有感温装置,感温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控制装置包括有小火加热工序模块、低温吸水工序模块、中温吸水工序模块、大火加热工序模块、充分沸腾工序模块和焖饭工序模块;按下设置于锅体外部、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检测到锅体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Ki时,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检测到锅体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二控制温度K2时,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检测到锅体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三控制温度K3时,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当感温装置检测到锅体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四控制温度K4时, 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检测到锅体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五控制温度K5时,焖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10 12 min 后,控制装置控制发热盘停止加热;其中,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盖体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排出;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10 13 min ;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Smin冲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6 7 min ;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的时间为4 7 min ;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8 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包括6个模块,当开机进行米饭精煮功能后,发热盘的热量传给内胆中的米饭,感温装置将热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中的CPU进行识别判断,并控制对发热盘加热的通断,当达到每一个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控制温度,控制装置切换至下一个模块,另外,当锅内开始沸腾时,由于是间歇加热,热量上升较慢,产生的小量蒸气通过浮子阀孔立即排出,从而不能使浮子阀上升对整个锅内产生密封而形成压力,避免压力使米饭熟烂从而保持较好的口感,由于热量均衡,使得在整个精煮过程中只有在米饭煮熟的后阶段才产生小于30KPA微压,并且持续时间极短,能很好的保持米粒的形状、弹性及营养成分,使得经过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精煮后的米饭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的一种电压力锅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电压力锅开始加热;其中,蒸煮控制程序内分别预设限定电压力锅锅内温度的第一控制温度K1、第二控制温度K2、第三控制温度K3、第四控制温度K4和第五控制温度 K5 ;小火加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K1,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0 13 min ;低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l加热至K2, 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Smin ;中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2加热至K3,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 min ;大火加热工序采用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3加热至K4,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4 7 min ;充分沸腾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4加热至K5,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8 min;焖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保持10 12 min后,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电压力锅停止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七个步骤,从准备至小火加热至低温吸水至中温吸水至大火加热至充分沸腾,最后至焖饭,在不同的加热阶段,根据大米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控制温度及加热时间,使得每粒大米由外及里充分吸水,保证了米粒的粒形、色泽、口感、香味等食用品质;而且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主要为间歇式加热方式,热量均衡,使得在整个精煮过程中只有在米饭煮熟的后阶段才产生小于30KPA微压,并且持续时间极短, 能很好的保持米粒的形状、弹性及营养成本,使得经过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精煮后的米饭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盖体、2——锅体、3——控制板、4——内胆、5——浮子阀孔、6——发热盘、7——
感温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包括有盖体1、锅体2、 内胆4、发热盘6,以及控制发热盘6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控制装置,盖体1设置于锅体2的上方,并与锅体2连接,内胆4设置于锅体2内,发热盘6设置于内胆4的下方,发热盘6的中部设置有感温装置7,感温装置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控制装置包括有小火加热工序模块、低温吸水工序模块、中温吸水工序模块、大火加热工序模块、充分沸腾工序模块和焖饭工序模块。工作过程如下按下设置于锅体2外部、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控制板3上的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对内胆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7检测到锅体2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Kl时,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 对内胆4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7检测到锅体2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二控制温度K2时,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对内胆4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7检测到锅体 2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三控制温度K3时,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对内胆4全功率连续加热,当感温装置7检测到锅体2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四控制温度K4时,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对内胆4间歇加热,当感温装置7检测到锅体2内温度达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五控制温度K5时,焖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6对内胆4间歇加热10 12 min后,控制装置控制述发热盘6停止加热。
9
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包括6个模块,当开机进行米饭精煮功能后,发热盘6的热量传给内胆4中的米饭,感温装置7将热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中的CPU进行识别判断,并控制对发热盘6加热的通断,当达到每一个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控制温度时,控制装置切换至下一个模块,另外,当锅内开始沸腾时,由于是间歇加热,热量上升较慢,产生的小量蒸气通过浮子阀孔5立即排出,从而不能使浮子阀上升对整个锅内产生密封而形成压力,避免压力使米饭熟烂从而保持较好的口感,由于热量均衡,使得在整个精煮过程中只有在米饭煮熟的后阶段才产生小于30KPA微压,并且持续时间极短,能很好的保持米粒的形状、弹性及营养成本,使得经过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精煮后的米饭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的,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盖体1 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5排出;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10 13 min ;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Smin冲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6 7 min ;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4 7 min ;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发热盘对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8 min。具体的,第一控制温度Kl为41°C 47°C,第二控制温度K2为49°C 55°C,第三控制温度K3为60°C 66°C,第四控制温度K4为90°C 96°C,第五控制温度K5为100°C。具体的,第一控制温度Kl为43°C 45°C,第二控制温度K2为51°C 53°C,第三控制温度K3为62°C 64°C,第四控制温度K4为92°C 94°C。具体的,第一控制温度Kl为44°C,第二控制温度K2为52°C,第三控制温度K3为 630C,第四控制温度K4为93°C。除此之外,第一控制温度Kl还可以选取43°C、45°C,第二控制温度K2还可以选择 51 °C、53 °C,第三控制温度K3还可以选取62 °C和64°C,第四控制温度K4还可以选取92 °C、 94 °C。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以900w的输入功率,电压力锅中盛放物的容量为中等容量下,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的微处理器接通蒸煮控制程序、控制电压力锅开始加热;其中,蒸煮控制程序内分别预设限定电压力锅锅内温度的第一控制温度44°C、第二控制温度52°C、第三控制温度63°C、第四控制温度93°C和第五控制温度100°C ;
步骤二,小火加热工序采用加热14秒停24S的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44°C,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1 12min ;
步骤三,低温吸水工序采用加热14秒停38S的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44°C加热至52°C,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min ;
步骤四,中温吸水工序采用加热5秒停79S的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52°C加热至63°C,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7 8min ;
步骤五,大火加热工序采用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63°C加热至93°C,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6 min ;步骤六,充分沸腾工序采用加热10秒停15S的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93°C加热至100°C,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min ;
步骤七,焖饭工序采用加热5秒停30S的间歇加热方式,保持Ilmin后,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电压力锅停止加热。本发明采用七个步骤,从准备至小火加热至低温吸水至中温吸水至大火加热至充分沸腾,最后至焖饭,在不同的加热阶段,根据大米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控制温度及加热时间,使得每粒大米由外及里充分吸水,保证了米粒的粒形、色泽、口感、香味等食用品质;而且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主要为间歇式加热方式,热量均衡,使得在整个精煮过程中只有在米饭煮熟的后阶段才产生小于30KPA微压,并且持续时间极短,能很好的保持米粒的形状、弹性及营养成本,使得经过本发明的电压力锅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精煮后的米饭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实施例中选用优质籼米为主要原料。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具有相同的控制温度,以及不同的加热持续时间。步骤一,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
步骤二,小火加热工序此阶段开机后以间歇加热方式,从室温加热至锅内温度为 44° C时,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9 IOmin ;
步骤三,低温吸水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44° C加热至52°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4 5min ;
步骤四,中温吸水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52° C加热至63°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8 9min ;
步骤五,大火加热工序此阶段以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63° C加热至 93° C时,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4 5min ;
步骤六,充分沸腾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93° C加热至100°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6 7min ;
步骤七,焖饭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维持Ilmin结束。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具有不相同的控制温度,以及相同的加热持续时间。步骤一,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
步骤二,小火加热工序此阶段开机后以间歇加热方式,从室温加热到锅内温度为 40° C时,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11 12min ;
步骤三,低温吸水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40° C加热至48°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6 7min ;
步骤四,中温吸水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48° C加热至58°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7 Smin ;
步骤五,大火加热工序此阶段以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58° C加热至 95° C时,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5 6min ;步骤六,充分沸腾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锅内温度从95° C加热至100° C时, 转入下一步,整个过程维持6 7min ;
步骤七,焖饭工序此阶段以间歇加热方式,维持Ilmin结束。对比例3
对比例3采用通用的电压力锅煮饭程序,即持续加热至沸腾上压并维持原有压力8 12min。据有关研究,米饭的口感与膨胀率呈负相关,香气与膨胀率、吸水率呈显著负相关,滋味与膨胀率呈负相关;色泽与吸水率及膨胀率呈负相关,粒形与吸水率呈负相关,口感与弹性模量、压缩比呈线性关系。按照GB/T15682-1995对米饭的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比以上方案,评比结果如下表1
表1评比结果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包括有盖体、锅体、内胆、发热盘,以及控制所述发热盘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控制装置,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锅体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发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所述发热盘的中部设置有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小火加热工序模块、低温吸水工序模块、中温吸水工序模块、大火加热工序模块、充分沸腾工序模块和焖饭工序模块;按下设置于所述锅体外部、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所述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Ki时,所述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二控制温度K2时,所述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三控制温度K3 时,所述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四控制温度K4时,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当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锅体内温度达到所述蒸煮控制程序预设的第五控制温度K5时,所述焖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10 12 min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热盘停止加热;其中,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盖体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排出;所述小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10 13 min ;所述低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Smin ;所述中温吸水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6 7 min ;所述大火加热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全功率连续加热的时间为4 7 min ;所述充分沸腾工序模块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间歇加热的时间为5 8 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1°C 47°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49°C 55°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0°C 66°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0°C 96°C,所述第五控制温度K5 为 100°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3°C 45°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1°C 53°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2°C 64°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2°C 94°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4°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2°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 63 °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3°C。
5.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序将大米及适量的水放入电压力锅的内胆中,盖上锅盖,按下操作键进入蒸煮模式,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开始加热;其中,所述蒸煮控制程序内分别预设限定所述电压力锅锅内温度的第一控制温度K1、第二控制温度K2、第三控制温度K3、第四控制温度K4和第五控制温度K5 ;步骤二,小火加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K1,所述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0 13 min ;步骤三,低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l加热至K2,所述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8min ;步骤四,中温吸水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2加热至K3,所述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 min ;步骤五,大火加热工序采用全功率连续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3加热至K4,所述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4 7 min ;步骤六,充分沸腾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将锅内温度从K4加热至K5,所述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8 min ;其中,所产生的蒸汽通过锅盖上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浮子阀孔排出;步骤七,焖饭工序采用间歇加热方式,保持10 12 min后,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小火加热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l、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2,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Kl为止;所述步骤三的低温吸水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3、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4,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l加热至K2为止;所述步骤四的中温吸水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5、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6,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2加热至K3为止;所述步骤六的充分沸腾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7、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8,依次反复直至锅内温度从K4加热至K5为止;所述步骤七的焖饭工序中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具体为采用加热一段时间T9、间歇停止一段时间TlO的加热方式,依次反复保持10 12 min后,所述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其中,所述时间T1、T2、T3、T4、T5、T6、T7、T8、T9、T10的设定与所述电压力锅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电压力锅中盛放物的容量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小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11 12 min ;所述步骤三的低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min ;所述步骤四的中温吸水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7 8 min ;所述步骤五的大火加热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5 6 min ;所述步骤六的充分沸腾工序的加热时间维持在6 7 min;所述步骤七的焖饭工序保持11 min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压力锅停止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1°C 47°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49°C 55°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0°C 66°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0°C 96°C,所述第五控制温度K5 为 100°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3°C 45°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1°C 53°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62°C 64°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2°C 94°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温度Kl为44°C,所述第二控制温度K2为52°C,所述第三控制温度K3为 63 °C,所述第四控制温度K4为93°C。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用于精煮米饭的电压力锅包括盖体、锅体、内胆、发热盘,以及控制发热盘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小火加热工序模块、低温吸水工序模块、中温吸水工序模块、大火加热工序模块、充分沸腾工序模块和焖饭工序模块;用于精煮米饭的控制方法包括准备工序、小火加热工序、中温吸水工序、大火加热工序、充分沸腾工序、焖饭工序。本发明在不同的加热工序阶段,根据大米特性采用不同的控制温度及加热时间,使每粒大米由外及里能够充分吸水,保证米粒的粒形、色泽、口感、香味等食用品质;而且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主要为间歇式加热方式,使得精煮后的米饭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及含有较高营养成分。
文档编号A47J27/08GK102293584SQ20111015901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朱彩莲, 杨洋, 王长生, 谌鹏飞, 齐云秋, 龚盛鹏 申请人: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