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93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的领域,特别是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
背景技术
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包括承装系统、虹吸系统(01)、自动排气系统(02)、电热膜加热系统(03)及与传统饮机类同的其它功能的部件。所述的承装系统包括水箱盖 (1)、定位短柱(1’)、水箱(9)、承载室A(4)、分室矮墙(11)、水包(13),其特征在于水箱 (9)位于袋水机的最高位置,水箱(9)的中心设有纵向的分室矮墙(11),分室矮墙(11)的高度是水箱(9)高度的二分之一,分室矮墙(11)纵向地把水箱(9)分隔成承载室A(4)和承载室B(10),承载室A(4)和承载室B(IO)可各自容纳互不通融的二个水包(13);上位取液水的双室袋水机采用了虹吸原理的上位上位取液器(8)及双贮水室等技术方案。二室中的水包(13)是各自为政,互不融通的,这一技术方案解决了下位取液模式袋水机在二个水包(13)同时剌入时势必会发生二水贯通,而无法实现同时实施剌入操作的难题。由于上位取液水的双室袋水机能达到或超过传统的桶装水饮机的容量,所以为供需双方都提供了方便。

发明内容
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袋装饮机的装机容量。现有的袋装饮机的容量为7-10升,只容许单包饮水上机,本专利采用上位取液技术后,能容易地实现二包饮水同时上机,且操作变得更为可靠和便捷。本专利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水箱一分为二,能同时容置二个水包(13)于其中2、纵向装入水包(13),有效节约空间;3、应用倒虹吸原理,实施对饮机配水;4、自动排除虹吸管中空气,保障虹吸原理成立,减少排气作业。本专利有益效果是一、上位取液操作简单明了,老、稚、妇、弱人群都会自助上机;二、能杜绝袋装水最头痛的漏水现象,使袋装水的推广应用迈出了坚实的革命性
一大步。三、装机容量超过桶装水,为供求双方都来了方便,二包上机,一包贮藏于机内的贮藏室内,整机的总容量可达30千克,足够三口之家喝二个星期。


附图1为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机虹吸系统及排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的标记名称是定位短柱(1’)、水箱盖⑴、排气管(2)、水箱 锁扣(3)、承载室 A(4)、自动排气阀(5)、上三通(6)、倒虹吸管(7)、上位取液器(8)、水箱(9)、承载室B(IO)、 分室矮墙(11)、引水管(12)、水包(13),冷水开关(14)、下三通(15)、热水开关(16)、冷水接入口(17)、开水输出口(18)、机体(19)、管路加热器(20)。图2的标记名称是气阀帽(201)、气阀孔(21)、气阀簧(22)、气阀球(23)、阀球座(24)、定位圆槽(25)、取液弯管(26)、锁紧簧(27)、止回阀瓣(28)、弹簧腔(29)、锁紧盘 (30)、锁紧口(31)、封环槽(32)、密封环(33)、吸水孔(34)、吸水头(3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上位取液水双室袋水机包括承装系统(00)、虹吸系统(01)、排气系统(02)、取液系统(03)及机体系统(04)所述的承装系统(00)包括水箱盖⑴、定位短柱(1’ )、水箱盖锁扣(3)、承载室 A⑷、水箱(9)、承载室B(IO)、分室矮墙(11)、水包(13)。如图1所示,所述的承装系统(00)中的水箱(9),位于袋水机的最高位置,水箱(9) 的中心设有纵向的分室矮墙(11),分室矮墙(11)的高度是水箱(9)高度的二分之一,水箱 (9)被分室矮墙(U)分隔成左右对称的、互不通融的水包的容置室,即A室(4)和B室(10)。进一步,所述的分室矮墙(11)的中心设有引水管(12)的安装位。进一步,所述的安装位是一与分室矮墙(11) 一体的中空圆柱,即图1中的引水管 (12),所述的引水管(12)的上下二端设有上三通(6)和下三通(15);所述的上三通(6)的下端口与引水管(12)相接,中端口与倒虹吸管(7)接通,上端口充当自动排气阀(5)的阀球座(24),气阀帽(201)套扣于上三通(6)的上端口上,形成自动排气阀(5)的阀腔体。如图1所示,水箱盖(1)与水箱(9)采用铰链接,水箱盖(1)的前侧设有锁定水箱盖⑴的水箱锁扣⑶;水箱盖⑴内面对应承载室A(4)和承载室B(IO)的中心位上;各设有定位上位取液器(8)的定位短柱(1’)。如图1所示,上位取液水双室袋水机的倒虹吸液系统(01)由上三通(6)、倒虹管 (7)、上位取液器(8)、引水管(12)、下三通(15)、冷水接入口(17)所组合形成一个典型的虹吸架构;上位取液器(8)是从水包(13)的上位剌入的,是以虹吸原理实现对饮机供水的,上位取液器(8)的锥形吸液头(35)即是虹吸架构的吸水口。饮水由上位取液器(8)中的吸水孔(34)吸入经由取液弯管(26)、倒虹吸管(7)、上三通(6)、引水管(12)、下三通(15),并由下三通(15)实现对机器的配水。进一步,实现虹吸现象的条件有二,一是出水口必须低于水平面,二是虹吸通道中不得留有积聚的空气。从应用的实践证明,机器的每一次换水操作中都会有空气进入虹吸通道中,这就产生了每次换水就得先要做排除积聚于虹吸通道中空气的麻烦事,就是说,要采用虹吸供水的模式,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实现机器的自动排气。自动排气系统(02)包括排气管(2)、气阀帽(201)、气阀孔(21)、气阀簧(22)、气阀球(23)、阀球座(24)、定位圆槽(25)、上三通(6),其特征在于排气系统的自动排气阀 (5)安装于上三通(6)上,上三通(6)的上端口充当自动阀的阀球座(24),阀球座(24)与气阀帽(201)螺合形成排气阀的体腔;气阀帽(201)下的气阀簧(22)紧压气阀球(23)于阀球座(24)上。
自动排气是路径是当上位取液器(8)剌入水包(13)后,若虹吸架构中有空气的存在,则可通过锁紧盘(30)对水包(13)施压,施压的结果是水包(13)中的饮水被挤入上位取液器(8)中,饮水的挤入推动虹吸架构中有空气向排气阀方向移动,外加施压的压力大于排气阀中气阀簧(22)的弹力时,气阀球(23)被顶起,虹吸架构中的空气经气阀孔(21) 排放。本专利所采用自动排气的技术措施是一是,有意识地把上位取液器(8)的高度设计成大于水包(13)刚装机时水包(13) 与箱盖间的距离,这一距离差的设计原理,加上定位短柱(1’)、水箱锁扣(3)和定位圆槽
(25)、的辅助作用,当放下水箱盖(1)锁定箱盖锁扣(3)时,定位短柱(1’)插入倒虹吸系统(01)顶部定位凹圆槽(25)中,由于距离差的原因,位于倒虹吸系统(01)下方的锁紧盘 (30)对水包(13)会产生2公分左右的压缩洼陷,这一压缩所产生的压力能足以驱动位于排气管(2)下面的排气阀(5)中的气阀球动作,实现自动排气。虹吸架构中空气被排除后,虹吸现象形成,倒虹吸系统(01)就可实施对饮机虹吸供水。二是,在上位取液器(8)中设计有止回阀瓣(28)。止回阀瓣(28)位于取液弯管
(26)与吸水头(35)的结合部,使虹吸架构中的饮水只能作单向的运动,这一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换水操作时饮水从虹吸通道中流失的现象,以杜绝或减少排气的度和量。本专利上位取液器(8)自锁定的技术措施是这样实现的如图2所示,上位取液器(8)包括定位圆槽(25)、取液弯管(26)、锁紧簧(27)、 止回阀瓣(28)、弹簧腔(29)、锁紧盘(30)、锁紧口(31)、封环槽(32)、密封环(33)、吸水孔 (34)、吸水头(35)。所述的锁紧盘(30)呈Π形状,锁紧盘(30)的中心设有弹簧腔(29);锁紧盘(30) 中心的端口上设有锁紧口(31)。所述的锁紧盘(30)通过弹簧腔(29)套装在取液弯管(26)上;弹簧腔(29)的内侧分为不同直径的二层内壁,二内壁之间有明显的台阶,弹簧腔(29)直径较大的内壁与取液弯管(26)之间的空间是锁紧簧(27)的弹簧腔(29)。所述的弹簧腔(29)直径较小的内壁与取液弯管(26)呈宽松的整配合,使锁紧盘 (30)在取液弯管(26)上能活动如是。所述的锁紧口(31)呈凹形的圆环结构,其直径及深度与密封环(33)的直径和高
度相一致。所述的锁紧簧(27)安设于取液弯管(26)与锁紧盘(30)之间的弹簧腔(28)中,锁紧盘(30)在锁紧簧(27)的弹力作用下,能使锁紧盘(30)上的锁紧口(31)与密封环(33) 闭合,达到自动锁紧水包(13)的剌入口功能,保障水包(13)使用中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进一步,在实施取液作业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吸水头(35)剌入水包(13)之中,套设于吸水头(35)上的锁紧盘(30)因有水包(13)的阻挡,压迫锁紧簧(27)作向后的移动, 当完成剌入动作,外力消失时,锁紧簧(27)即把锁紧盘(30)推向前方,锁紧盘(30)在锁紧簧(27)的弹力作用下,使锁紧盘(30)上的锁紧口(31)与密封环(33)闭合,自动锁紧了水包(13)剌入口。本专利所述的与传统饮机类同的其它功能部件包括冷水开关(14)、下三通 (15)、热水开关(16)、冷水接入口(17)、开水输出口(18)及机体(19),不同之处在于电热膜加热器03替代了传统饮机中的热胆,管路加热器(20)具有即时速沸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包括承装系统(00)、虹吸系统(01)、排气系统(02)、取液系统(03)及机体系统(04);所述的承装系统(00)包括水箱盖(1)、定位短柱(1’)、水箱盖锁扣⑶、承载A室(4)、水箱(9)、承载B室(10)、分室矮墙(11)、水包(13);所述的虹吸系统(01)包括倒虹管(7)、引水管(12)上三通(6)、下三通(15)、冷水接入口(17); 所述的排气系统(02)包括排气管(2)、排气阀(5)、上三通(6)、倒虹管(7)所述的取液系统(03)包括,上位取液器(8)、气阀帽(201)、气阀孔(21)、气阀簧(22)、气阀球(23)、阀球座(24)、定位圆槽(25)、取液弯管(26)、锁紧簧(27)、止回阀瓣(28)、弹簧腔(29)、锁紧盘(30)、锁紧口(31)、封环槽(32)、密封环(33)、吸水孔(34)、吸水头(35);所述的机体系统(04)包括冷水开关(14)、热水开关(16)、冷水接入口(17)、开水输出口(18)、管路加热器(20);其特征在于,虹吸系统(01)中的倒虹管(7)与上三通(6)相连接,上三通(6)与引水管(12)相连接;引水管(12)与下三通(15)相连接;形成一个典型的虹吸架构;所述的上三通(6)的上方安装有排气阀(5);所述的水箱(9)位于袋水机的最高位置,水箱(9) 的中心设有纵向的分室矮墙(11),分室矮墙(11)的高度是水箱(9)高度的二分之一,分室矮墙(11)纵向地把水箱(9)分隔成承载A室(4)和承载B室(10),承载A室(4)和承载B 室(10)可承装互不融通的二个水包(13),上位取液器(8)从水包(13)的顶部剌入实施取滚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装系统(00)中的水箱盖(1)与水箱(9)采用铰链结合,水箱盖(1)的前端设有水箱盖锁扣(3),水箱盖(1) 的中间设有定位上位取液器(8)的定位短柱(1’)所述的箱盖(1)与水包(13)顶面之间的距离与上位取液器(8)的高度有3公分的距离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系统(01)倒虹吸系统(01)中的上位取水器向水包(13)取水作业时是从水包(13)的顶部垂直剌入的,吸液头(35)中的吸液孔(34)即是虹吸系统(01)的吸水口,所述的吸液头(35)呈中空的锥形体,靠近锥尖的位置设有吸液孔(34),吸液头(35)的锥形头与中空圆柱的结合部设有密封环 (33)的安装凹槽(31);取液弯管(26)与吸液头(35)结合部的内腔,设有止回阀瓣(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盘(30)呈Π形状,锁紧盘(30)的中心设有弹簧腔(29),锁紧盘(30)中心孔靠近密封环(33)的端口上设有锁紧口(31);所述的锁紧盘(30)通过弹簧腔(29)套装在取液弯管(26)上;所述的弹簧腔(29)的内侧分为不同直径的二层内壁,二内壁之间有明显的台阶,弹簧腔(29)直径较大的内壁与取液弯管(26)之间的空间是锁紧簧(27)的安装腔;弹簧腔(29)直径较小的内壁与取液弯管(26)呈宽松的整配合,使锁紧盘(30)在取液弯管(26)上能活动如是;所述的锁紧口(31)呈凹形的圆环结构,其直径及深度与密封环(33)的直径和高度相一致,所述的锁紧簧(27)安设于取液弯管(26)与锁紧盘(30)之间的弹簧腔(28)中,锁紧盘(30)在锁紧簧(27)的弹力作用下,能使锁紧盘(30)上的锁紧口(31)与密封环(33)闭合,达到自动锁紧水包(13)的剌入口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排气阀(5)安装于上三通(6)上,上三通(6)的上端口充当自动排气阀(5)的阀球座(24),阀球座(24) 与气阀帽(201)螺合形成排气阀的体腔;气阀帽(201)下的气阀簧(22)紧压气阀球(23) 于阀球座(2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的领域,特别是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一种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包括承装系统、虹吸供水系统、排气系统、加热系统及与传统饮机类同的其它功能的部件。所述的承装系统包括水箱盖、定位短柱、水箱、承载室A、承载室B、分室矮墙、水包(13),其特征在于水箱位于袋水机的最高位置,水箱的中心设有纵向的分室矮墙,分室矮墙的高度是水箱高度的二分之一,分室矮墙纵向地把水箱分隔成承载室A和承载室B,承载室A和承载室B可各自容纳互不通融的二个水包(13)。上位取液双室袋水机,采用的是虹吸供水原理和双贮水室等技术方案,承载室A和承载室B中的水包(13)是各自为政,互不融通的,解决了下位取液模式袋水机无法实现一机二水大容量上机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J31/46GK102327059SQ20111017553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李万红 申请人:李万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