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71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煎烤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煎烤器在对食物的煎烤过程中,都是利用煎烤器的上烤盘组件的重力对食物进行挤压。因此,如果需要达到对食物较好的挤压效果,上烤盘组件的重量则需有一定的要求,不利于制成轻便的煎烤器;并且,当需要煎烤的食物厚度比较大时,利用上烤盘组件的自身重量进行挤压,挤压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含油量较多的食物,例如汉堡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挤压效果良好的微压煎烤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包括上烤盘组和下烤盘组,还包括一微压机构,该微压机构包括,一转动抬杆,该转动抬杆分为两个后抬杆和和一前抬杆,两个后抬杆固定于所述上烤盘组,前抬杆的两臂与两个后抬杆转动连接并沿所述上烤盘组两侧转动,前抬杆两臂各设有一压力弹簧和设于前抬杆两端部内侧且带动压力弹簧压紧/松弛的压扣,前抬杆两臂还各设有一定位销;两个弧形导轨,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卡紧所述压扣;两组定位槽,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固定所述定位销。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前抬杆是U形前抬杆。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微压机构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前抬杆内腔的U形拉杆,该拉杆的两端部各设有一楔紧块,所述前抬杆上设有一拉动该U形拉杆的拉杆开关,所述两个后抬杆的端部各设有一与所述楔紧块匹配的卡孔。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U形拉杆的两臂各设有一楔块弹簧,该楔块弹簧一端与楔紧块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杆上。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前抬杆两臂各设有一空腔,前抬杆两臂的下部各设有一扣板,该扣板贴合空腔固定于前抬杆两臂,该扣板与所述后抬杆转动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微压机构还包括一对定位杆、一对复位弹簧,所述扣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过该通孔,复位弹簧卡设于该通孔内并被所述前抬杆两臂压紧,定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拉杆上,另一端设有拉动所述定位销作横向运动的弯折凸起。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块,所述弧形导轨设于凸块的底部。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每组定位槽包括至少一个槽孔,每组定位槽根据所述前抬杆的转动角度成对地排布于所述凸块上。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压扣为L形压扣,该压扣上设有容置所述压力弹簧的空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转动抬杆在转动过程中,U形前抬杆上的卡扣与弧形导轨进行卡接,从而对上烤盘组与下烤盘组施加压力,使放置于上烤盘组与下烤盘组之间的食物受到的挤压力更大,更加有利于对食物的挤压。(2)当转动抬杆在转动过程中,定位销插入定位槽中,使转动抬杆不会产生滑脱现象,从而使上烤盘组与下烤盘组对食物的提供的挤压力更加稳定、持久。(3)压力弹簧设置于L形卡扣的空腔内,使前抬杆的结构更加紧凑。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微压煎烤器处于微压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转动抬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转动抬杆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微压煎烤器处于正常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包括上烤盘组 10、下烤盘组20和微压机构;上烤盘组10与下烤盘组20可以转动连接、平移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限;微压机构包括转动抬杆40、两个弧形导轨51和两组定位槽52,转动抬杆 48分为两个后抬杆30、30'和一个前抬杆40,前抬杆40可以是U形结构,两个后抬杆30、 30'分别固定于上烤盘组10的两侧,前抬杆40的两臂60、60'分别与两个后抬杆30、30‘ 转动连接,前抬杆40沿上烤盘组10两侧转动,前抬杆40两臂60、60'各设有一压力弹簧 62和压扣41,压扣41设于前抬杆40两端部内侧,并且可以带动压力弹簧62压紧或松弛, 前抬杆40的两臂60、60'还各设有一个定位销63;两个凸块50、50'分别设于下烤盘组20 两侧,弧形导轨51设于下烤盘组20两侧,用于卡紧压扣41。下烤盘组20的两侧可以各设置一个凸块50、50',弧形导轨51设置在于两个凸块50、50'的底部。两组定位槽52设于下烤盘组20两侧,当前抬杆40带动定位销63转动时,两组定位槽52用于固定定位销63。如图2、图3所示,微压机构还包括一个U形拉杆43,U形拉杆43设于前抬杆40的内腔,拉杆43的两端部各设有一个楔紧块44,前抬杆40上设有拉杆开关42,拉杆开关42 用于拉动U形拉杆43,两个后抬杆30、30'的端部各设有一个卡孔31,当前抬杆40与两个后抬杆30、30'平行时,卡孔31与楔紧块44相配合,楔紧块44固定于卡孔31内。U形拉杆43的两臂各设有一个楔块弹簧46,楔块弹簧46 —端与楔紧块44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拉杆43上。前抬杆40的两臂60、60'各设有一空腔65,前抬杆40的两臂60、60'的下部各设有一个扣板61,扣板61贴合空腔65,并固定于前抬杆40的两臂60、60',扣板61与后抬杆30或30'转动连接。压扣41为L形压扣,该压扣41上设有容置压力弹簧62的空腔 66。如图1、图2、图4所示,微压机构还包括一对定位杆45、一对复位弹簧64,扣板61 上设有一通孔,定位销63穿过该通孔,复位弹簧64卡设于该通孔内,并被前抬杆40的两臂 60或60 ‘压紧,定位杆45 —端固定于拉杆43上,定位杆45的另一端设有拉动定位销63作横向运动的弯折凸起47。下烤盘组2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块50、50',弧形导轨51设于凸块50或50'的底部。每组定位槽52包括至少一个槽孔,每组定位槽52根据前抬杆40 的转动角度成对地排布于凸块50或50'上。如图1、图2、图4所示,启动拉杆开关42,U形拉杆43被拉起,U形拉杆43两端部的楔紧块44从后抬杆30、30'中拉出,前抬杆40从后抬杆30、30'上松脱,压扣41进入凸块50、50'底部的弧形导轨51并沿弧形导轨51转动,楔块弹簧46处于压缩状态,U形拉杆 43同时连动定位杆45,定位杆45上的弯折凸起47从而带动定位销63向外侧移动,复位弹簧64处于压缩状态,前抬杆40实现向上转动。当定位销63与凸块50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槽52位置相对应时,松开拉杆开关42,此时复位弹簧64将定位销63向内侧弹回,定位销 63正好进入定位槽52内,从而将前抬杆40固定,实现定位加压的效果。如果需要再次转动前抬杆40,则只需要再次启动拉杆开关42,并将定位销63定位于另一处的定位槽52中,即可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包括上烤盘组和下烤盘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微压机构,该微压机构包括,一转动抬杆,该转动抬杆分为两个后抬杆和和一前抬杆,两个后抬杆固定于所述上烤盘组,前抬杆的两臂与两个后抬杆转动连接并沿所述上烤盘组两侧转动,前抬杆两臂各设有一压力弹簧和设于前抬杆两端部内侧且带动压力弹簧压紧/松弛的压扣,前抬杆两臂还各设有一定位销;两个弧形导轨,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卡紧所述压扣;两组定位槽,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固定所述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抬杆是U形前抬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机构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前抬杆内腔的U形拉杆,该拉杆的两端部各设有一楔紧块,所述前抬杆上设有一拉动该U形拉杆的拉杆开关,所述两个后抬杆的端部各设有一与所述楔紧块匹配的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拉杆的两臂各设有一楔块弹簧,该楔块弹簧一端与楔紧块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抬杆两臂各设有一空腔,前抬杆两臂的下部各设有一扣板,该扣板贴合空腔固定于前抬杆两臂,该扣板与所述后抬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机构还包括一对定位杆、一对复位弹簧,所述扣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过该通孔,复位弹簧卡设于该通孔内并被所述前抬杆两臂压紧,定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拉杆上,另一端设有拉动所述定位销作横向运动的弯折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块,所述弧形导轨设于凸块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定位槽包括至少一个槽孔,每组定位槽根据所述前抬杆的转动角度成对地排布于所述凸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扣为L形压扣,该压扣上设有容置所述压力弹簧的空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微压功能的煎烤器,包括上烤盘组和下烤盘组,还包括一微压机构,该微压机构包括,一转动抬杆,该转动抬杆分为两个后抬杆和和一前抬杆,两个后抬杆固定于所述上烤盘组,前抬杆的两臂与两个后抬杆转动连接并沿所述上烤盘组两侧转动,前抬杆两臂各设有一压力弹簧和设于前抬杆两端部内侧且带动压力弹簧压紧/松弛的压扣,前抬杆两臂还各设有一定位销;两个弧形导轨,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卡紧所述压扣;两组定位槽,设于所述下烤盘组两侧并用于固定所述定位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所述的微压机构,煎烤器在对食物进行挤压时能提供更大的力,使挤压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A47J37/06GK102415826SQ2011102208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陈辉 申请人: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