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无边围茶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盘,尤其是一种无边围茶盘。
背景技术:
现有茶盘大都采用凹槽式或类凹槽式结构,也即在茶盘的边沿设置一环绕茶盘的凸缘用于阻挡茶水,防止茶水向外泄漏或溢漏;或者将茶盘上表面设置利于排水的斜面,斜面低部边缘设置凸缘用于阻挡茶水,防止茶水向外泄漏或溢漏。此类结构存在茶盘表面不平整、不美观以及凸缘容易阻挡到取放茶杯等局限性。公告号为CN 201602551 U的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类似水磨结构的茶盘,该茶盘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高于底座且可转动的转盘,底座上与转盘边缘对应位置设有排水槽,该结构尽管转盘高于底盘使得取放茶杯不受边缘凸缘的阻挡,但仍存在表面不平整、不美观且结构复杂等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平整、美观大方且无边围的茶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边围茶盘,包括有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边沿与泡茶区平面齐高,所述茶盘边沿内侧设有排水装置用于排水。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环绕茶盘四周。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为狭长的排水沟或者狭长的排水槽。优先地,所述排水装置由狭长的排水过滤网及设于过滤网下方的集水槽构成,或者由设有复数排水孔的狭长凹槽及设于凹槽下方的集水槽构成。优选地,所述泡茶区设有通孔与排水装置连通。优先地,所述排水装置还与集水装置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边沿与泡茶区平面齐高,也即茶盘没有边围,使得茶盘表面整体平整,美观大方,且不会阻碍到取放茶杯;此外,由于茶盘边沿内侧设有排水装置用于排水,能防止泡茶区的茶水溢漏或泄漏到桌面,方便实用。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B-B’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无边围茶盘,包括有茶盘1,其主体部分泡茶区6采用平整的玻璃面板,茶盘边沿5与泡茶区6平面齐高,茶盘边沿5内侧设有排水沟3用于排水,排水沟3呈狭长状,上端宽度约0.5厘米,且环绕茶盘四周,排水沟3通过通孔4与外置的集水桶连通,泡茶区6设有小通孔2与排水沟3连通。如图3、4所示的无边围茶盘1,其设于边沿5内侧的排水装置30由设有复数排水孔33的凹槽31及设于凹槽下方的集水槽32构成。凹槽31设于茶盘泡茶区6与边沿5之间,其宽度约0.5厘米,沿截面呈“V”形状且环绕茶盘四周,使得泡茶区6的茶水通过凹槽31上的排水孔33流入集水槽32而不会溢过边沿5流向桌面。集水槽通过通孔4与外置的集水桶连通。当然,上述只是公开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如:集水装置采用内置式,排水装置采用狭长的排水槽,排水装置由排水过滤网及集水槽构成,或者采用其它相似或者等同的方案,等等,只要其不脱离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边围茶盘,包括有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边沿与泡茶区平面齐高,所述茶盘边沿内侧设有排水装置用于排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环绕茶盘四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为狭长的排水沟或者狭长的排水槽。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区设有通孔与所述排水装置连通。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还与集水装置连通。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由狭长的排水过滤网及设于过滤网下方的集水槽构成,或者由设有复数排水孔的狭长凹槽及设于凹槽下方的集水槽构成。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区设有通孔与所述排水装置连通。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边围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还与集水装置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边围茶盘,是为克服现有茶盘表面不平整、不美观以及茶盘边缘容易阻挡到取放茶杯等局限性而设计的,包括有茶盘,其边沿与泡茶区平面齐高且茶盘边沿内侧设有排水装置用于排水,所述排水装置为狭长的排水沟或者狭长的排水槽,或者由狭长的排水过滤网及设于过滤网下方的集水槽构成,或者由设有复数排水孔的狭长凹槽及设于凹槽下方的集水槽构成。该无边围茶盘表面整体平整、美观大方、方便实用,是日用泡茶的优选器具。
文档编号A47G23/06GK103082817SQ2011103370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梓平 申请人:陈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