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豆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9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豆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家庭自制豆腐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家用豆腐机,一般都采用手工制作方式制作豆腐,即先将黄豆制成豆浆原液,再通过人工过滤、点浆、搅拌、手工压榨方式完成豆腐的制作,该种制作豆腐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在点浆时往往不易使凝固剂与豆浆混合均勻,从而影响所制豆腐的质量和豆腐的出产数量,而且效率低,速度慢,制作豆腐的时间较长。本申请人于2011年6月4 日申请的名称为家用豆腐机,申请号为CN201110149320. 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虽然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家用自制豆腐机,但其存在如下缺点1)当豆浆原液流至点浆桶中后,才与凝固剂进行混合,而其后的反应过程是在浆液不流动的状况下完成点浆过程,该方法易造成豆浆原液和凝固剂混合不均勻、反应不充分,由此制作的豆腐品质欠佳。2)根据需要若对所制豆腐进行分装时,则必须将所制豆腐取出后才可完成分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豆腐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一台豆腐机上自动完成制作豆腐的打浆、过滤、点浆和豆腐成型的工艺步骤,并且在点浆步骤充分提高豆浆原液和凝固剂的混合均勻性,使成型豆腐的品质和品味更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家用豆腐机,包括基座、活动设置于基座上的豆浆机、置于基座下方的豆腐成形盒及控制电路,豆浆机包括杯体、设于杯体内的桶状滤网和活动置于杯体之上的搅拌电机,电机转轴垂直伸入杯体并置于桶状滤网内,在电机转轴的下端设有刀片,在杯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单向阀及其第一阀驱动装置,在基座的侧边设有凝固剂注入装置,在所述豆腐成形盒与豆浆机杯体之间,设有将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该导流混合装置设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正对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出浆口的下方正对所述的豆腐成形盒,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凝固剂的出液口置于混合导流混合装置中。所述导流混合装置为一锥形漏斗,其顶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杯体底面积,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出液口置于该锥形漏斗的内侧面。所述导流混合装置为一圆柱形漏斗,其顶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底面积,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出液口伸向该圆柱形漏斗出浆口的内端。所述的豆腐成形盒由并列设置的第一豆腐槽、第二豆腐槽和第三豆腐槽组成,在相邻豆腐槽的顶部侧边设有将槽与槽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卡扣,在相邻豆腐槽的相邻侧面设有将其连通的接口。所述的豆腐成形盒由并列设置在可以水平直线移动的支座上的第四豆腐槽、第五豆腐槽、第六豆腐槽和使支座移动的支座驱动装置组成。
所述支座驱动装置由设于支座下方的驱动电机及控制豆腐成形盒定位的限位开关组件组成。将所述豆腐成形盒放于保温槽中或在其外壁上设置保温材料。所述的第一阀驱动装置由第一凸轮和第一电磁铁组成,第一凸轮固定在第一凸轮轴的一端并与第一单向阀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一凸轮轴另一端穿过固定在杯体的底部上的轴套与第一驱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正面与第一电磁铁的第一推动杆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一驱动板复位的第一拉簧,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接入第一单向阀豆浆出口的二通电磁阀。凝固剂注入装置由凝固剂盒、置于凝固剂盒底部的第二单向阀及第二阀驱动装置组成,第二阀驱动装置由第二凸轮和第二电磁铁组成,第二凸轮固定在第二凸轮轴的一端并与第二单向阀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二凸轮轴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凝固剂盒的底部上的轴套与第二驱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板正面与第二电磁铁的第二推动杆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二驱动板复位的第二拉簧,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接入第二单向阀豆浆出口的二通电磁阀。在所述杯体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豆浆机的浆渣自动分离,豆浆与凝固剂自动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和点浆后豆浆自动分装豆腐成形盒等结构,使所制豆腐更细腻、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更均勻,致使所制豆腐品质高、口味好,同时,豆腐制作的自动化,又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方便,适合一般家庭自制豆腐,满足了使用者对所制豆腐的需求,即节约时间、使用方便,又安全、卫生,经济实惠。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所制豆腐既卫生品质又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家用豆腐机由豆浆机1、基座2、凝固剂注入装置、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21、豆腐成形盒3和控制电路组成。所述豆浆机1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2上,由机头11和杯体12组成,机头11包括置于杯体12之上的搅拌电机111、放于杯体12内的桶状滤网113、电机转轴115垂直伸入杯体12中并置于桶状滤网113内,在电机转轴115的下端设有刀片114,在机头11的侧边设有与杯体12相连的连接器112。所述杯体12包括杯把1 及设于杯把1 下方的插座121、设于杯体12底部的第一单向阀122及其第一阀驱动装置,在杯体12的底部外表面设有用于对杯中豆浆原液加热的发热元件123。所述的第一阀驱动装置由驱动第一单向阀122开闭的第一凸轮IM和第一电磁铁 125组成,如图4、5所示(图5为图4的侧视图),第一凸轮124固定在第一凸轮轴1241的一端并与第一单向阀122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一凸轮轴1241另一端穿过固定在杯体12的底部127上的轴套1 与第一驱动板1 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1 正面与第一电磁铁125的第一推动杆1251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一驱动板1 复位的第一拉簧1沈1, 当需要打开第一单向阀122时,第一电磁铁125的第一推动杆1251向前伸出,推动第一驱动板126以第一凸轮轴1241为轴顺时针旋转并带动第一凸轮轴1241也跟着转动(以图5 中纸面参考方向从左向右看),继而使第一凸轮1 转动,第一凸轮124向上顶起第一单向阀122的底板,使第一单向阀122打开。当需要使第一单向阀122闭合时,第一电磁铁125 的第一推动杆1251缩回,第一驱动板1 在第一拉簧1261的拉力下以第一凸轮轴1241为轴逆时针旋转至复位,此时,第一凸轮124也逆时针旋转离开第一单向阀122底板,第一单向阀122底板在其自身弹簧的作用下恢复闭合。或者,将二通电磁阀安装在第一单向阀122豆浆出口处,同样也可起到控制杯体 12中的豆浆流出的作用。如图1、2、3所示,凝固剂注入装置设于基座2的侧边,其由凝固剂盒22、置于凝固剂盒22底部的第二单向阀221、驱动第二单向阀221开闭的第二阀驱动装置及凝固剂溶液流出管,如图4、6所示(图6为图4的侧视图),所述第二阀驱动装置与第一阀驱动装置结构相同,仅在尺寸大小方面有所变化,第二阀驱动装置由第二凸轮227和第二电磁铁23组成,第二凸轮227固定在第二凸轮轴226的一端并与第二单向阀221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二凸轮轴2 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凝固剂盒22的底部223上的轴套225与第二驱动板2 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板224正面与第二电磁铁23的第二推动杆2 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二驱动板2M复位的第二拉簧228,当需要将打开第二单向阀221时,第二电磁铁23 的第二推动杆229向前伸出,推动第二驱动板224以第二凸轮轴2 为轴顺时针旋转(以图6中纸面参考方向从左向右看),继而使第二凸轮227 —起顺时针转动,第二凸轮227向上顶起第二单向阀221的底板,使第二单向阀221打开。当需要使第二单向阀221闭合时, 第二电磁铁23的第二推动杆2 缩回,第二驱动板2M在第二拉簧228的拉力下以第二凸轮轴2 为轴逆时针旋转至复位,此时,第二凸轮227向后转动离开第二单向阀221底板, 第二单向阀221底板在其自身弹簧的作用下恢复闭合。或者,将二通电磁阀安装在第二单向阀221豆浆出口处,同样也可起到控制凝固剂盒22中的凝固剂流出的作用。所述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21设于基座2下方位于豆腐成形盒 3的上方,所述导流混合装置21设有豆浆原液流入的进浆口 211和流向所述豆腐成形盒3 的出浆口 212,进浆口 211正对豆浆机1底部的第一单向阀122的出口,出浆口 212的下方正对所述的豆腐成形盒3,所述凝固剂溶液流出管的出液口 222置于混合导流混合装置21 中。当杯体12内已制好的豆浆通过第一单向阀122流入导流混合装置21时,为了避免滤网113中的豆渣堵塞滤网113网孔导致豆浆流速减慢或将部分豆渣挤出,控制电路控
6制搅拌电机111转为慢速旋转模式,从而实现滤网113内的豆浆与豆渣的分离,使豆浆更快地流出。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混合装置21为一锥形漏斗,其进浆口 211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杯体12底面积,所述锥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为远小于进浆口 211的圆柱形出口,该出口正对豆腐成形盒3中,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位于基座2上、所述锥形漏斗的侧上方,所述凝固剂溶液流出管的出液口 222置于该锥形漏斗的内侧面。所述豆腐成形盒3是由并列设置的第一豆腐槽33、第二豆腐槽34和第三豆腐槽 35组成,在相邻豆腐槽的顶部侧边设有将槽与槽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卡扣32,在相邻豆腐槽的相邻侧面设有将其连通的接口 31。在已制好的豆浆原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22流入锥形漏斗中的同时,控制电路指令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第二单向阀221打开,此时,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同时流入锥形漏斗中混合在一起,在向豆腐成形盒3流动的过程中,混合液中的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得到了较长、较充分的混合,点浆充分、均勻,由此制得的豆腐均勻性、品质和口味均较佳。经锥形漏斗导流混合装置21点浆后的豆浆原液和凝固剂溶液的混合液,通过锥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流入豆腐成形盒3的第二豆腐槽34中,并通过所述的接口流入第一豆腐槽33和第三豆腐槽35中,经过15-25分钟的保温凝固,与凝固剂混合后的豆浆将凝固成形豆腐。为了使豆腐槽中的豆腐成形速度快,可将豆腐成型槽放于保温槽中或在其外壁上设置保温材料,确保豆腐在适宜的温度下成形。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混合装置21为一圆柱形漏斗,其进浆口 211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22的底面积,所述圆柱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为小于进浆口 211的圆柱形出口,该出口正对豆腐成形盒3中,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位于基座2的下方、圆柱形漏斗的侧边,所述凝固剂溶液流出管的出液口 222置于该圆柱形漏斗出浆口 212的内端。所述豆腐成形盒3是由并列设置的第一豆腐槽33、第二豆腐槽34和第三豆腐槽 35组成,在相邻豆腐槽的顶部侧边设有将槽与槽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卡扣32,在相邻豆腐槽的相邻侧面设有将其连通的接口 31。在已制好的豆浆原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22流入圆柱形漏斗中的同时,控制电路指令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第二单向阀221打开,此时,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同时流入圆柱形漏斗中混合在一起,在向豆腐成形盒3流动的过程中,混合液中的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得到了较长、较充分的混合,点浆充分、均勻,由此制得的豆腐均勻性、品质和口味均较佳。经圆柱形漏斗导流混合装置21点浆后的豆浆原液和凝固剂溶液的混合液,通过圆柱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流入豆腐成形盒3的第二豆腐槽34中,并通过所述的接口流入第一豆腐槽33和第三豆腐槽35中,经过15-25分钟的保温凝固,与凝固剂混合后的豆浆将凝固成形豆腐。为了使豆腐槽中的豆腐成形速度快,可将豆腐成型槽放于保温槽中或在其外壁上设置保温材料,确保豆腐在适宜的温度下成形。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混合装置21为一锥形漏斗,其进浆口 211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杯体12底面积,所述锥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为远小于进浆口 211的圆柱形出口,该出口正对豆腐成形盒3中,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位于基座2上、所述锥形漏斗的侧上方,所述凝固剂溶液流出管的出液口 222置于该锥形漏斗的内侧面。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混合装置21也可以为一圆柱形漏斗,其进浆口 211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22的底面积,所述圆柱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为小于进浆口 211 的圆柱形出口,该出口正对豆腐成形盒3中,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位于基座2的下方、圆柱形漏斗的侧边,该种设置可将圆柱形漏斗的形状设计的较小,并且可将凝固剂盒22和第二阀驱动装置设置于圆柱形漏斗的侧边,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有利于本发明豆腐机的小型化。所述凝固剂溶液流出管的出液口 222置于该圆柱形漏斗出浆口 212的内端。在已制好的豆浆原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22流入锥形漏斗或圆柱形漏斗中的同时, 控制电路指令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第二单向阀221打开,此时,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同时流入锥形漏斗或圆柱形漏斗中混合在一起,在向豆腐成形盒3流动的过程中,混合液中的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得到了较长、较充分的混合,点浆充分、均勻,由此制得的豆腐均勻性、品质和口味均较佳。所述的豆腐成形盒3由并列设置在可以水平直线移动的支座沈上的第四豆腐槽 36、第五豆腐槽37、第六豆腐槽38和使支座沈移动的驱动装置组成,所述驱动装置是由设于支座沈下方的驱动电机M及控制豆腐成型槽定位的限位开关25组件组成。所述限位开关25组件由设于支座沈上的第一触头27、第二触头观、第三触头四和在基座2底部固定位置设置的限位开关25组成,以图3中纸面为参考方向,三个触头分别设于支座沈上三个豆腐槽的左边,在驱动电机M的工作下,所述的第四豆腐槽36、第五豆腐槽37和第六豆腐槽38可随支座沈作左右来回移动,并在触头和限位开关25的触动控制下,使每个豆腐槽都可以停在导流混合装置21出浆口 212正对的下方。经锥形或圆柱形漏斗导流混合装置21点浆后的豆浆原液和凝固剂溶液的混合液,通过锥形或圆柱形漏斗的出浆口 212流入豆腐成形盒3,通过控制电路启动支座沈下方的驱动电机24,电机驱动支座沈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根据需要可选择性的向第四、五、六豆腐槽中任一个豆腐槽注入来自出浆口 212的经点浆后的豆浆和凝固剂混合液,例如若选择依次向第四、五、六豆腐槽中注入豆浆和凝固剂混合液,则驱动支座26携带三个豆腐槽向右移动,当最左边的第四豆腐槽36置于导流混合装置21出浆口 212时,即设于支座沈上的第一触头27触动限位开关25时,驱动电机M停止转动,此时,控制电路控制指令豆腐机的第一单向阀122和第二单向阀221打开,存储于杯体12中的豆浆原液和凝固剂盒中的凝固剂溶液流入导流混合装置21中进行混合,随之由导流混合装置21的出浆口 212流入位于出浆口 212下方的第四豆腐槽36中,直到将第四豆腐槽36装满。同理,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电机M可将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溶液的混合液注满第五豆腐槽37和第六豆腐槽38。随后,经过15-25分钟的保温凝固,与凝固剂混合后的豆浆将凝固成形豆腐。这里制作的是采用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点浆的原汁豆腐。为了使豆腐槽中的豆腐成形速度快,可将豆腐成型槽放于保温槽中或在其外壁上设置保温材料,确保豆腐在适宜的温度下成形。以下为使用本发明制作豆腐的工作过程
8
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豆腐机,将豆腐机中的豆浆机1、导流混合装置21和豆腐成形盒3分别装配到基座2的相应位置上,并检查豆腐成形盒3是否到位。然后,按比例准备好凝固剂, 这里采用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主要用于制作原汁内酯豆腐。以制作干黄豆150克的豆腐为例,先将干黄豆(夏天)浸泡约4-5个小时,然后滤除水,准备待用。按配比,可加葡萄糖酸内酯3克,将葡萄糖酸内酯3克用约100克水溶解后,待用。第二步、制作豆浆将豆浆机1的机头11提起,在杯体12装入清水1500ML,然后,将机头11重新放在杯体12上。这里要特别注意,机头11上的连接器112必须对准杯体12上的连接器112相应的位置插好,保证电连接良好。接着将泡好的黄豆从机头11上的进料口中放入豆浆机1 的滤网113中(这里采用容量为1. 5升的豆浆机1制作豆浆,除渣后可得约1. 3升豆浆)。 将电源插头插入插座121中,选择‘干豆或湿豆’制作豆浆功能,按‘开始’键,豆浆机1将开始按豆浆机1的程序设置开始工作,制作豆浆。这时,将葡萄糖酸内酯溶液倒入凝固剂盒 22中,当完成豆浆制作过程时,豆腐机进入‘豆腐制作程序’。(当然,也可以选用石膏、卤水等凝固剂用于制作豆腐。)第三步、制作豆腐当完成豆浆制作过程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向阀122和第二单向阀221打开,豆浆从第一单向阀122流入导流混合装置21中,与此同时,葡萄糖酸内酯溶液也从第二单向阀221流入导流混合装置21中,豆浆与葡萄糖酸内酯溶液经过导流混合装置21的混合后流入豆腐成形盒3中,直到豆浆机1中的豆浆全部流入豆腐成形盒3中为止。第四步、豆腐成形和保温由于豆浆在与葡萄糖酸内酯溶液混合后,形成豆腐的过程在75-90度之间的温度时比较好,为此,可将豆腐成形盒3中的豆腐槽放入保温槽中,其保温槽可以用保温材料制成,如发泡胶等材料,使豆腐成形效率更高。流入豆腐成形盒3中豆腐槽中的豆浆与葡萄糖酸内酯溶液的混合液,经保温 15-20分钟后,控制电路发出报警声,告知用户豆腐已经形成,可以用于制作菜肴了。至此, 整个豆腐制作过程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家用豆腐机,包括基座O)、活动设置于基座( 上的豆浆机(1)、置于基座(2) 下方的豆腐成形盒⑶及控制电路,豆浆机⑴包括杯体(12)、设于杯体(12)内的桶状滤网(113)和活动置于杯体(12)之上的搅拌电机(111),电机转轴(115)垂直伸入杯体(12) 并置于桶状滤网(113)内,在电机转轴(115)的下端设有刀片(114),在杯体(12)的底部设有第一单向阀(12 及其第一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 的侧边设有凝固剂注入装置,在所述豆腐成形盒C3)与豆浆机(1)杯体(1 之间,设有将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21),该导流混合装置设有进浆口(211)和出浆口 012),进浆口 (211)正对所述的第一单向阀(122)的出口,出浆口(212)的下方正对所述的豆腐成形盒 (3),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凝固剂的出液口(22 置于混合导流混合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混合装置为一锥形漏斗,其顶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杯体(1 底面积,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出液口(222) 置于该锥形漏斗的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混合装置为一圆柱形漏斗,其顶部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2 的底面积,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的出液口(222)伸向该圆柱形漏斗出浆口 012)的内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腐成形盒(3)由并列设置的第一豆腐槽(3 、第二豆腐槽(34)和第三豆腐槽(3 组成,在相邻豆腐槽的顶部侧边设有将槽与槽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卡扣(32),在相邻豆腐槽的相邻侧面设有将其连通的接口 (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腐成形盒(3)由并列设置在可以水平直线移动的支座06)上的第四豆腐槽(36)、第五豆腐槽(37)、第六豆腐槽 (38)和使支座06)移动的支座驱动装置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驱动装置由设于支座 (26)下方的驱动电机04)及控制豆腐成形盒C3)定位的限位开关组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豆腐成形盒(3) 放于保温槽中或在其外壁上设置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驱动装置由第一凸轮(124)和第一电磁铁(12 组成,第一凸轮(124)固定在第一凸轮轴(IMl) 的一端并与第一单向阀(12 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一凸轮轴(IMl)另一端穿过固定在杯体 (12)的底部(127)上的轴套(128)与第一驱动板(12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126) 正面与第一电磁铁(125)的第一推动杆(1251)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一驱动板(126) 复位的第一拉簧(1261),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接入第一单向阀(12 豆浆出口的二通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凝固剂注入装置由凝固剂盒(22)、置于凝固剂盒底部的第二单向阀(221)及第二阀驱动装置组成,第二阀驱动装置由第二凸轮(227)和第二电磁铁组成,第二凸轮027)固定在第二凸轮轴(226) 的一端并与第二单向阀021)的底板活动接触,第二凸轮轴(226)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凝固剂盒0 的底部(22 上的轴套025)与第二驱动板0 )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板(224)正面与第二电磁铁的第二推动杆(229)活动接触,其间设有可使第二驱动板(224)复位的第二拉簧0观),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接入第二单向阀(221)豆浆出口的二通电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豆腐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12)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1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豆腐机,其是在一台豆腐机上自动完成制作豆腐的打浆、过滤、点浆和豆腐成型的工艺步骤,并且在点浆步骤充分提高豆浆原液和凝固剂的混合均匀性,使成型豆腐的品质和品味更佳。其包括基座、豆浆机、豆腐成形盒及控制电路,在所述豆腐成形盒与豆浆机杯体之间,设有将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所述凝固剂注入装置中凝固剂的出液口置于混合导流混合装置中。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豆浆机的浆渣自动分离,豆浆与凝固剂自动混合的导流混合装置和点浆后豆浆自动分装豆腐成形盒等结构,使所制豆腐更细腻、豆浆原液与凝固剂混合更均匀,致使所制豆腐品质高、口味好,适合家庭自制豆腐,省时省力省钱,又安全、卫生。
文档编号A47J43/00GK102488024SQ20111044542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曹頔, 赖志雄, 陈华金 申请人: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