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铝剥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铝剥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旧物资回收分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铝剥离机构, 用于将与铝结合在一起的铁、塑料等与铝分离。
背景技术
由物资回收部门或类似的渠道获得的废铝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用来熔炼再生铝,而废铝料主要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将废弃的铝原料经熔炼和精炼并浇铸成铝锭后又可用于制造工业产品和人类日常生活用品,如此反复而可名符其实地体现循环经济。然而,废铝的性质甚为复杂,除了夹杂有非铝质的物质外,在不少情况下铝与非铝顽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铝与铁,铝与塑料等结合在一起,使用之前必须将铝与铁及铝与塑料等剥离。原始的处置方式由人力敲打分离,但是存在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伴随有作业安全隐患,因为在人工敲打过程中碎块飞溅会损及作业者的肢体。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探索,以便克服前述弊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提高剥离效率,又有利于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还有益保障作业的安全性的非铝剥离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非铝剥离机构,包括一机架,一转笼,该转笼以卧置状态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在该转笼上形成有一入料口,在入料口的部位配设有一入料口启闭装置,在转笼的转笼腔内设有钢球;一转笼驱动装置,伴随于所述的机架并且与所述的转笼传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的上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轴承座,而上部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轴承座,该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相对应,所述的转笼的一端的侧部并且居于中央部位固设有一第一半轴,而转笼的另一端的侧部并且同样居于中央部位固设有一第二半轴,第一半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轴承座上,而第二半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的转笼驱动装置与第一半轴传动连接或者与第二半轴传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笼是由金属筋条围合构成的, 相邻金属筋条之间保持有间隙。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笼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入料口启闭装置包括一盖、一压梁和一对固定架,一对固定架均与转笼固定,该对固定架中的其中一个固定架对应于所述入料口的一端,而另一个固定架对应于入料口的另一端,压梁搁置在盖上,压梁的端部探入到所述的压梁内,盖与入料口相配合,其中,在一对固定架上各配设有紧固螺钉,藉由紧固螺钉对所述的压梁定位而使盖紧密闭合于入料口上。[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压梁的形状均呈η形。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笼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座、减速箱、第一、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电机固设在电机座上,电机座与减速箱座固定, 减速箱座与所述机架固定,减速箱固定在减速箱座上,该减速箱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一半轴或第二半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传动轮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固定,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链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为传动链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筋条为螺纹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之一,由于采用转笼的回转而使铝与非铝质材料如铁、塑料等分离,因而无需人为敲打,可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之二,剥离效率高;之三,由于剥离过程是在转笼内进行的,因此具有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涉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给出了具体的形状并不受到图示限制的机架1,在该机架1的一端的上部(图示右端的上部)并且居中部位设有一第一轴承座11,而在机架1的另一端的上部(图示左端的上部)并且居中部位设有一第二轴承座12,第一、第二轴承座11、12彼此对应,即两者处于同一直线上。一横截面形状呈六角形的转笼2的一端的侧面中央固设有一第一半轴22,而另一端的侧面中央位置固设有一第二半轴23,第一半轴2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第一轴承座11 上,而第二半轴23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承座23上。由于整个转笼2呈六面体结构,因此除具有入料口 21的那个面外,其余五个面均由金属筋条M围合构成,并且在相邻金属筋条M 之间保留有间隙对1,笼腔内的碎屑可从间隙Ml中引出。优选的方案可在金属筋条M外间隔配设(固定)复数个抱箍242 (本实施例为一对)。在转笼2的笼腔内投放有钢球25, 钢球25的容量为转笼2的容积率的10-30%,本实施例为15%。前述的金属筋条M为螺纹钢,由于螺纹钢具有螺纹,因此更有利于将铝与非铝分剥。在前述的入料口 21的部位配设有一入料口启闭装置22,该入料口启闭装置22包括一盖221、一压梁222和至少一对固定架223,一对固定架223均与转笼2固定,其中一个固定架223对应于入料口 21的一端,而另一个固定架223对应于入料口 21的另一端,一对固定架223优选为龙门架形状,即呈η形。盖221与入料口 21相盖配,压梁222置于盖221上。由于固定架223上配有紧固螺钉2231,又由于压梁222的端部探入于固定架223内,因此,当顺时针旋动紧固螺钉2231时,便由紧固螺钉2231将压梁222压住盖221,反之亦然。一个转笼驱动装置3伴随于机架1并且与转笼2传动连接,该转笼驱动装置3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电机31、减速箱座32、减速箱33、第一、第二传动轮34、35 和传动带36,电机31固定在电机座312上,电机座312与减速箱座32固定,而减速箱座32 与前述的机架1固定,减速箱33固定在减速箱座32上,该减速箱33的末级动力输出轴331 上固设有一连接头3311,连接头3311与前述的第一半轴22连接。第一传动轮34固定在电机31的电机轴311上,第二传动轮35与减速箱33的动力输入轴332固定。传动带36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4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传动轮34、35均为皮带轮,因此传动带36为传动皮带,如果将第一、第二传动轮34、35均改用链轮,那么传动带36采用传动链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转笼驱动装置3配置在了机架1的右侧,因此该转笼驱动装置 3与第一半轴22传动连接,然而,如果将转笼驱动装置3配置于机架1的左侧,那么该转笼装置3与第二半轴23传动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非铝剥离装置时,开启入料口启闭装置22,具体是旋松紧固螺钉2231,移离压梁222,开启盖221,将待剥离的铝料从入料口 21投入转笼2的转笼腔内(转笼腔内已投入有钢球25),而后按前述相反过程操作将入料口启闭装置22复位,即对入料口 21封闭。接着使转笼驱动装置3的电机31工作,由电机轴311使第一传动轮34运动, 经传动带36带动第二传动轮35,经减速箱33减速并带动第一半轴22,由第一半轴22使转笼2转动。在转笼2转动状态下带动转笼腔内的铝料翻滚,同时在钢球25的作用下对料打击,使与铝相结合在一起的铁、塑料或其它类似的非铝材料与铝分脱。由于金属筋条241为螺纹钢,因此有助于帮助剥离,转笼腔内的细小碎屑从间隙中漏出。转笼2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后,使电机31停止工作,开启入料口启闭装置22,将转笼2的转笼腔内的物料取出,从而完成了将结合于铝料上的非铝料剥离的过程,再次投料,出料,如此周而复始地工作,能将依需数量的待剥离的铝料剥取,供后续的分拣。
权利要求1.一种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一转笼O),该转笼(2)以卧置状态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在该转笼( 上形成有一入料口(21),在入料口的部位配设有一入料口启闭装置(22),在转笼(2)的转笼腔内设有钢球05);—转笼驱动装置 (3),伴随于所述的机架(1)并且与所述的转笼(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的上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轴承座(11),而上部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轴承座(12),该第二轴承座(1 与第一轴承座(11)相对应,所述的转笼O)的一端的侧部并且居于中央部位固设有一第一半轴 (22),而转笼O)的另一端的侧部并且同样居于中央部位固设有一第二半轴(23),第一半轴(11)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轴承座(11)上,而第二半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1 上,所述的转笼驱动装置C3)与第一半轴0 传动连接或者与第二半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笼(2)是由金属筋条04)围合构成的,相邻金属筋条04)之间保持有间隙0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笼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口启闭装置02)包括一盖021)、一压梁(22 和一对固定架023),一对固定架(22 均与转笼固定,该对固定架(22 中的其中一个固定架(22 对应于所述入料口的一端,而另一个固定架(22 对应于入料口的另一端,压梁(22 搁置在盖021)上,压梁022)的端部探入到所述的压梁022)内,盖021)与入料口相配合,其中,在一对固定架(223)上各配设有紧固螺钉(2231),藉由紧固螺钉0231)对所述的压梁(22 定位而使盖(221)紧密闭合于入料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压梁022)的形状均呈η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笼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减速箱座(32)、减速箱(33)、第一、第二传动轮(34、3幻和传动带(36),电机(31) 固设在电机座(31 上,电机座(312)与减速箱座(3 固定,减速箱座(3 与所述机架 (1)固定,减速箱(3 固定在减速箱座(3 上,该减速箱(3 的末级动力输出轴(331)与所述的第一半轴0 或第二半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4)固定在电机(31)的电机轴(311)上,第二传动轮(3 与减速箱(3 的动力输入轴(332)固定,传动带(36)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4)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34、 35)均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36)为传动皮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34、 35)均为链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36)为传动链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铝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筋条04)为螺纹钢。
专利摘要一种非铝剥离机构,包括一机架,一转笼,该转笼以卧置状态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在该转笼上形成有一入料口,在入料口的部位配设有一入料口启闭装置,在转笼的转笼腔内设有钢球;一转笼驱动装置,伴随于所述的机架并且与所述的转笼传动连接。优点由于采用转笼的回转而使铝与非铝质材料如铁、塑料等分离,因而无需人为敲打,可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剥离效率高;由于剥离过程是在转笼内进行的,因此具有安全性。
文档编号B08B7/02GK202010679SQ20112005500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吴志强 申请人:苏州卡迪亚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