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勺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92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勺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勺子,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勺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勺子是用来喝汤或盛饭用的工具。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头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头做的。在山东的沿海地区一些大汶口龙山文化居民里头,他们是用棒做的勺子,用棒,有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用具越来越专业化。现代人们用的勺子,主要分为实心勺和漏孔勺。实心勺主要用于盛舀汤水;漏孔勺主要用于在汤水中打捞的使用。由于传统实心勺与漏孔勺是分开来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要有两个勺子才能方便使用。在吃饭或做其它事情中,由于场地的有限或操作过程的麻烦,在使用两个勺子时不是很方便,也会给整个吃饭或做事的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勺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勺子,它采用将补孔框架设置在漏孔勺内,并通过滑动滑杆来转换实心勺或漏孔勺。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勺子,其特征在于 它由滑杆、手柄、补孔框架、漏孔勺构成;所述的手柄为扁平状,一端连接在漏孔勺的边沿处,另一端的左右两边都设有凸棱;所述的滑杆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上,并补孔框架与相连接;所述的漏孔勺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漏孔勺的内径大小与补孔框架的外径相当, 漏孔勺设置在补孔框架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够当实心勺来使用,又能够当漏孔勺来使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家庭、各种早餐店和各种火锅店等场所。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中1-滑杆、2-手柄、3-补孔框架、4-漏孔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勺子,其特征在于它由滑杆(1)、手柄(2)、补孔框架(3)、漏孔勺(4)构成;所述的手柄(2)为扁平状,一端连接在漏孔勺(4) 的边沿处,另一端的左右两边都设有凸棱;所述的滑杆(1)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2)上,并与补孔框架(3)相连接;所述的漏孔勺(4)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漏孔勺(4)的内径大小与补孔框架(3)的外径相当,漏孔勺(4)设置在补孔框架(3)夕卜。
在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滑杆(1)连接补孔框架(3)设置在漏孔勺 (4)内,滑杆⑴重叠在手柄⑵上;当滑杆⑴向左或向右滑动时,将带动补孔框架⑶向左或向右滑动,同时,补孔框架(3)与漏孔勺(4)将在漏孔和实心间转换。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需要来滑动滑杆(1);当需要漏孔状时,只需向左滑动滑杆⑴至手柄⑵的左凸棱处即可;当需要实心状时,只需向右滑动滑杆⑴至手柄⑵的右凸棱处即可。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勺子,其特征在于它由滑杆(1)、手柄(2)、补孔框架(3)、漏孔勺(4)构成;所述的手柄(2)为扁平状,一端连接在漏孔勺(4)的边沿处,另一端的左右两边都设有凸棱;所述的滑杆⑴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⑵上,并与补孔框架⑶相连接;所述的漏孔勺(4)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漏孔勺(4)的内径大小与补孔框架(3)的外径相当,漏孔勺(4)设置在补孔框架(3)夕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勺子,它由滑杆、手柄、补孔框架、漏孔勺构成;手柄为扁平状,一端连接在漏孔勺的边沿处,另一端的左右两边都设有凸棱;滑杆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上,并补孔框架与相连接;漏孔勺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并设置在补孔框架外。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当实心勺来使用,又能够当漏孔勺来使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家庭、各种早餐店和各种火锅店等场所。
文档编号A47J43/28GK202036091SQ20112007892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王凯 申请人: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