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00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壁四面出风的风淋室。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用风淋室通常由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进门、出门、外壳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风淋室利用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产生扩散状的流体,将洁净无尘的高速气流吹至待清洁人员或货物表面,将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带的灰尘带走,以保证人员或货物进入洁净区时,不会影响洁净区的洁净度。现有的风淋室的风淋喷嘴一般设置于风淋室的两个侧壁上,或者顶面与两个侧壁上,从而形成两个侧壁出风或者两个侧壁与顶面共三个面同时出风的吹风体系,然而由于直接从侧面吹出的气流在吹淋过程中存在逐渐向四周扩散的现象,气流的风速也会在逐渐减小,当吹到风淋室中的人/物体表面是风速已相当微弱,无法在风淋室的中心区域内形成强有力的气流,而且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也难以够保证风淋室内的气流合理分布,容易导致气流紊乱,从而使风淋室能带走的尘埃有限,风淋效果不佳。另外,由于出风口散步与整个出风面,无法保证所有的出风口所吹出的喷淋气流均能够吹到风淋室中的人/物体的表面,这样就导致风淋室中只有部分出风口能够发挥吹淋作用,因而也严重地影响了风淋室的吹尘效果。再则,现有技术中揭示的风淋室,吹淋喷嘴的位置设置在吹淋区域两侧的中间区域或风淋室内顶棚上,吹淋喷嘴也设置成对准吹淋中间区域,这样的设置导致风淋室内还存在吹淋死角。同时由于风机设置在侧壁内,会造成不同位置喷嘴处的出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净化效果较差。因此,开发出一种新的风淋室,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风淋除尘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 提高风淋除尘效果,克服现有风淋室存在吹淋死角,不能对风淋室内人/物进行全部吹淋, 净化效果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解决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包括设置有进门、出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壁和外壳,所述内壁与闭合状态下的进门和出门形成一密闭室,所述内壁设置有风淋喷嘴,所述密闭室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或者方形,所述风淋喷嘴安装于所述内壁的四个侧壁角,所述内壁与外壳之间形成设置有风机和过滤装置的间隔区域。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优选地,安装于同一侧壁角的风淋喷嘴呈竖直方向的线性排布,且风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0010]优选地,所述内壁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所述风淋喷嘴分布于所述内壁的倒角面上。优选地,所述风淋喷嘴为可调式风淋喷嘴,风淋喷嘴与内壁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风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风淋气流呈环形分布。优选地,该风淋室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壁顶面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设置有百叶片的百叶喷嘴。优选地,所述风淋室中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淋室的底面或所述内壁靠近底面的部位,所述回风口通过位于所述间隔区域中的回风通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优选地,所述风淋室中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淋室的底面和所述内壁靠近底面的部位,所述回风口通过位于所述间隔区域中的回风通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回风口与风机进风口之间的初效过滤器,设置在风淋喷嘴与风机出风口之间的高效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箱体与进门的顶部连接处设置闭门器,所述箱体与出门的顶部连接处也设置闭门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通过将风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上,吹淋喷嘴在风琳室内全高度分布,能对风淋室内的待净化人员和货物进行全高度喷淋。 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使得吹出的气流形成环流,这样在风淋室内不会形成吹淋死角,洁净性能更佳。并且在风淋室内形成高速环绕式气流,对喷流区域的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全面吹淋,去除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这种高速洁净气流从上到下环绕式流动,迅速带走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除尘效果显著。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风淋室结构紧凑、 噪音小、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风淋室壳体设置为包括内壁和外壳的夹层结构,前后壁分别设置有进门和出门, 风机和过滤装置设置在该间隔区域内,结合进风口、风淋喷嘴和回风装置的设置,使整个风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回风循环系统。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包括设置有进门1、出门3的箱体2。其中,箱体2包括内壁11和外壳22,内壁11与闭合状态下的进门1 和出门3形成一密闭室13。内壁11与外壳22之间形成设置有风机4和过滤装置的间隔区域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壁11设置有风淋喷嘴210,密闭室13的水平截面为矩形,风淋喷嘴210安装于内壁11的四个侧壁角。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密闭室13的水平截面也会设置为方形或者其他类似方形的结构,而风淋喷嘴210则被安装于内壁11的侧壁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淋喷嘴210安装于内壁11的四个侧壁角,且安装于同一侧壁角的风淋喷嘴210呈竖直方向的线性排布,且风淋喷嘴210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即呈竖直方向线性排布的风淋喷嘴210的吹淋范围能够覆盖风淋室内密闭室13中的整个高度,从而能够对风淋室内的待净化人员和货物进行全高度的风淋净化。具体实现时, 内壁11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风淋喷嘴210分布于内壁的倒角面21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有将内壁11的侧壁角的局部区域设置为倒角结构,并将风淋喷嘴210设置在是倒角结构的局部区域中。也有在内壁11的侧壁角中设置相应结构用于安装风淋喷嘴210,同样也能够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淋喷嘴210为可调式风淋喷嘴,为了达到良好的喷淋效果,在使用状态下,对风淋喷嘴210进行适当的方向调整,使风淋喷嘴210与内壁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从而使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使得吹出的气流形成环流,如图3中箭头所示为风淋喷嘴210吹出的风淋气流的方向和调整范围。这样在风淋室内不会形成吹淋死角,洁净性能更佳。并且在风淋室内形成高速环绕式气流,对喷流区域的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全面吹淋,去除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这种高速洁净气流从上到下环绕式流动,迅速带走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除尘效果显著。另外,为了优化风淋效果,使风淋室中形成垂直方向的风淋气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会在箱体内壁顶面的进风口,进风口为设置有百叶片的百叶喷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淋室中还设置有回风口 211,回风口 211设置于风淋室的底面,回风口是排列成螺旋扇叶状的孔阵,回风口 211通过位于间隔区域中的回风通道与风机的进风口 42相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回风口 211会选择设置于风淋室的底面或者设置于内壁靠近底面的部位。也有的实施例选择将回风口 211设置于风淋室的底面和内壁靠近底面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回风口 211与风机进风口 42之间的初效过滤器50,和设置在风淋喷嘴210与风机出风口 41之间的高效过滤器51。气流进入回风口后,首先通过初效过滤器过滤,清除部分尘埃,然后由风机的进风口进入,经由风机的出风口吹出后,再次通过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更好地清除尘埃,达到较佳的净化效果。箱体2与进门1的顶部连接处设置闭门器6,同时,箱体2与出门3的顶部连接处也设置闭门器6。通过设置闭门器,操作人员在进入或者离开风淋室时,进门1与出门能够自动回复到关闭的状态,即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又不会因为工作人员忘记关门而使风淋室处于开门状态,影响风淋效果。为了方便工作人员了解风淋室的工作状态,箱体外侧面上设置指示灯7,提示工作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揭示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通过将风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上,吹淋喷嘴在风琳室内全高度分布,能对风淋室内的待净化人员和货物进行全高度喷淋。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使得吹出的气流形成环流,这样在风淋室内不会形成吹淋死角,洁净性能更佳。并且在风淋室内形成高速环绕式气流,对喷流区域的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全面吹淋,去除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这种高速洁净气流从上到下环绕式流动,迅速带走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除尘效果显著。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风淋室结构紧凑、噪音小、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风淋室壳体设置为包括内壁和外壳的夹层结构,前后壁分别设置有进门和出门, 风机和过滤装置设置在该间隔区域内,结合进风口、风淋喷嘴和回风装置的设置,使整个风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回风循环系统。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包括设置有进门、出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壁和外壳,所述内壁与闭合状态下的进门和出门形成一密闭室,所述内壁设置有风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室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或者方形,所述风淋喷嘴安装于所述内壁的四个侧壁角,所述内壁与外壳之间形成设置有风机和过滤装置的间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同一侧壁角的风淋喷嘴呈竖直方向的线性排布,且风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所述风淋喷嘴分布于所述内壁的倒角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喷嘴为可调式风淋喷嘴,风淋喷嘴与内壁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风淋气流呈环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该风淋室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壁顶面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设置有百叶片的百叶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中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淋室的底面或所述内壁靠近底面的部位,所述回风口通过位于所述间隔区域中的回风通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中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淋室的底面和所述内壁靠近底面的部位,所述回风口通过位于所述间隔区域中的回风通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回风口与风机进风口之间的初效过滤器,设置在风淋喷嘴与风机出风口之间的高效过滤器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进门的顶部连接处设置闭门器,所述箱体与出门的顶部连接处也设置闭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包括设置有进门、出门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壁和外壳,所述内壁与闭合状态下的进门和出门形成一密闭室,所述内壁设置有风淋喷嘴,所述密闭室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或者方形,所述风淋喷嘴安装于所述内壁的四个侧壁角,所述内壁与外壳之间形成设置有风机和过滤装置的间隔区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壁四面出风风淋室,能够提高风淋除尘效果,克服现有风淋室存在吹淋死角,不能对风淋室内人员或者物品进行全面吹淋,净化效果差的缺陷。
文档编号B08B5/02GK202028578SQ2011200805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万细环, 胥麟毅 申请人:广州金田瑞麟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