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暖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6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暖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暖壶。
背景技术
热量的散发分为传导、对流、和辐射,暖壶正是利用了这三者的原理,暖壶的瓶塞是用软木做的,而软木不易导热,尽量防止了传导的发生;暖壶中间是真空,尽量防止空气对流的发生;还有暖壶的瓶胆镀成银白色,可以使热量反射到瓶内而不辐射出去。目前,人们通常使用暖壶盛放备用的热水,一般采用暖壶壳与底座的结构方式,用户将底座拆卸下来,然后将内胆放置在暖壶壳内,通过底座将内胆固定在暖壶壳内。当暖壶装满水以后,底座将承受较大的重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底座容易脱落,从而是内胆跌落到地面上,造成内胆破碎,使暖壶内的热水非常容易烫伤用户,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暖壶,对现有技术中的暖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以杜绝内胆从暖壶壳内跌落的状况,降低对用户的伤害几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一种新型暖壶,其包括内胆,其中,该内胆安置在暖壶壳内,该暖壶壳的底部与暖壶壳为一体式结构,该暖壶壳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该开口配置有内胆罩,该内胆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该内胆罩的中部设置有一与内胆的凸出嘴相适配的穿孔。所述的新型暖壶,其中,上述暖壶壳为圆筒形,其高为二十五厘米至三十五厘米, 暖壶壳上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暖壶,采用上开口的结构方式,使底座与暖壶壳形成一体式结构,杜绝了内胆从暖壶壳内跌落的状况,降低了对用户的伤害几率,并且用户在拆装内胆时,只需要将内胆罩取下,就可以完成内胆的装卸,方便了用户的操作,降低了用户的损失程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暖壶的爆炸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暖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暖壶,采用底座与暖壶壳一体式结构,杜绝了内胆从暖壶壳内跌落的状况,降低了对用户的伤害几率。如图1所示的,新型暖壶包括内胆1,该内胆1安置在暖壶壳2内,该暖壶壳2的底部3与暖壶壳2为一体式结构,该暖壶壳2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该开口配置有内胆罩5,该内胆罩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6,该内胆罩5的中部设置有一与内胆的凸出嘴7相适配的穿孔8。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暖壶壳2为圆筒形,其高为二十五厘米至三十五厘米,暖壶壳上设置有把手9。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暖壶,其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该内胆安置在暖壶壳内,该暖壶壳的底部与暖壶壳为一体式结构,该暖壶壳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该开口配置有内胆罩,该内胆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该内胆罩的中部设置有一与内胆的凸出嘴相适配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暖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暖壶壳为圆筒形,其高为二十五厘米至三十五厘米,暖壶壳上设置有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暖壶,其包括内胆,其中,该内胆安置在暖壶壳内,该暖壶壳的底部与暖壶壳为一体式结构,该暖壶壳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该开口配置有内胆罩,该内胆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该内胆罩的中部设置有一与内胆的凸出嘴相适配的穿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开口的结构方式,使底座与暖壶壳形成一体式结构,杜绝了内胆从暖壶壳内跌落的状况,降低了对用户的伤害几率,并且用户在拆装内胆时,只需要将内胆罩取下,就可以完成内胆的装卸,方便了用户的操作,降低了用户的损失程度。
文档编号A47J41/02GK202060634SQ2011201631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刘影, 吕宗苓, 张祚炜, 林雪, 郭平平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