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934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杆,特别是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
背景技术
为增加房间的采光效果,现有住宅的窗户设计的越来越大,而此需要更长的窗帘杆,但实际中,过长的窗帘杆不仅加工困难,同时运输和进屋都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为此,现有市面上针对此情况设计了伸缩式窗帘杆,如图1所示,其结构由内、外相套的两个管子1' >2'组成,因内外管1'、2'可分开加工,解决了窗帘杆过长带来的加工困难,而在搬运时,内管1'可内缩到外管2'里面,长度缩小为整根窗帘杆的一半,方便了运输和进屋。以上结构的伸缩式窗帘杆克服了现有不可伸缩窗帘杆的很多缺陷,但同时因其本身结构上的设计局限,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内外管Γ、2'相套的结构,使得内管Γ 端部与外管2'的衔接处存在高度落差3',这使得窗帘在经过该部位滑轨上时滑动不顺畅,严重时甚至发生卡死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2、内外管1'、2'相套的结构只有一个滑轨结构,左右两瓣的窗帘运行在同一滑轨4'上,当两瓣窗帘合拢时,两者的合拢处必定有一个重叠的地方,在使用中,若合拢不充分,就会出现缝隙,若合拢过量,又会使窗帘的褶皱变形,不仅操作麻烦,同时严重影响了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其不仅具有现有伸缩式窗帘杆的优势,同时可使窗帘在使用过程中滑动顺畅,并可实现左右两瓣窗帘的无缝合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可伸缩的窗帘杆,其特征在于整个窗帘杆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短杆,两短杆在侧边设置有可使两者相对轴向相互伸缩滑动的连接结构。上述两短杆各有至少一道沿轴向设置的滑轨。本实用新型由两短杆的结构组成,在生产时可独立加工而后再组装装配,解决了单根窗帘杆过长带来的加工困难。此外,因两短杆可相互回缩,其回缩后的最短长度仅为整根窗帘杆长度的一半,极大地方便了仓储、运输和进屋时的电梯上下搬运。区别于现有的伸缩式窗帘杆,本实用新型的两短杆结构平行设置并可沿轴向相互伸缩滑动,两根短杆上设置的滑轨处于平行状态,两者不会相互干涉,在使用中,两瓣窗帘在各自的滑轨上运行,滑动顺畅自如,不会出现卡死现象。此外,两平行设置的短杆在使用中的衔接处总有一段前后重叠的部位,但这种重叠是前后平行的错位重叠,而非现有伸缩式结构的同轨道重叠,这使得在使用当中,两瓣窗帘合拢时在该部位为前后并排状态,两瓣窗帘不会发成干涉,提高遮光效果,同时窗帘上的褶皱也不会发生变形,不仅操作方便,也保证了窗帘的整体美观效果。
图1、现有伸缩式窗帘杆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整个窗帘杆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短杆1、2,两短杆1、2在侧边设置有可使两者相对轴向相互伸缩滑动的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包括滑槽31和可与滑槽卡合的突起32,其中滑槽31设置在短杆1侧面上,突起32设置在短杆2上,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设定该连接结构,只要能保证两短杆1、2可相互沿轴向自由滑动即可。本实用新型由两短杆1、2的结构组成,在生产时可独立加工而后再组装装配,解决了单根窗帘杆过长带来的加工困难。此外,因两短杆1、2可相互回缩,其回缩后的最短长度仅为整根窗帘杆长度的一半,极大地方便了仓储、运输和进屋时的电梯上下搬运。区别于现有的伸缩式窗帘杆,本实用新型的两短杆1、2结构平行设置并可沿轴向相互伸缩滑动,两根短杆1、2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道滑轨,在实际中根据需要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短杆上仅设置一个滑轨,其中短杆1上设置有滑轨11,短杆2上设置有滑轨 21,因两滑轨处于平行状态,两者不会相互干涉,在使用中,两瓣窗帘在各自独立的滑轨上运行,滑动顺畅自如,不会出现卡死现象。此外,两平行设置的短杆1、2在使用中的衔接处总有一段重叠的部位,但这种重叠是前后平行的错位重叠,而非现有伸缩式结构的同轨道重叠,这使得在使用当中,两瓣窗帘合拢时在该部位为前后并排状态,两瓣窗帘不会发成干涉,提高遮光效果,同时窗帘上的褶皱也不会发生变形,不仅操作方便,也保证了窗帘的整体美观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其特征在于整个窗帘杆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短杆,两短杆在侧边设置有可使两者相对轴向相互伸缩滑动的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短杆上各有至少一道沿轴向设置的滑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窗帘杆,整个窗帘杆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短杆,两短杆在侧边设置有可使两者相对轴向相互伸缩滑动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现有伸缩式窗帘杆的优势,同时可使窗帘在使用过程中滑动顺畅,并可实现左右两瓣窗帘的无缝合拢。
文档编号A47H1/08GK202086253SQ2011202075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叶仙庆 申请人:叶仙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