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定型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5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定型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婴儿定型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ZL200920167884. 4公开了ー种定型枕,适用于孕期妈妈和初生婴儿侧睡使用,其枕拱通过魔术贴粘贴,以控制两个枕头的距离。但是,由于该枕拱刚好是婴儿垫头之处,所以,其所帯的魔术贴容易造成婴儿不舒服,更严重吋,会刮伤婴儿。为此,中国专利号ZL201120031229. 3公开了ー种婴儿定型枕,其摒弃了魔术贴,通过枕靠一的穿带穿过枕靠ニ的穿套,然后该穿带与枕靠ニ的枕带相叠,使用时,婴儿的头部压于枕靠ニ的枕带之上,而将两枕靠相对定位。由于婴儿的头部大小不一,因此,此专利产品的两枕靠设计成可以调整距离。而调整两枕靠的距离时,一般是在婴儿头部置入两枕靠之间时,才能知道此距离是否与婴儿的头部相适配,但是,此时由于婴儿的头部已经压住枕靠的枕带上了,若要 调整两枕靠的距离,就必须将婴儿的头部抬起,才能进行。而众所周知,婴儿毕竟不同于成人,将其头抬起而进行调整两枕靠距离的操作显得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ー种婴儿定型枕,该婴儿定型枕可以进行两侧枕间的距离调整,而无需抬起婴儿的头部。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婴儿定型枕,包括第一侧枕、第二侧枕、连接条,第一枕侧的底部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向第二侧枕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侧枕底部形成的通孔,穿过第二侧枕的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可拆式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纽扣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之间通过别针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之间通过夹子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靠近第二侧枕一段分成两分条。所述的婴儿定型枕,第二侧枕的底部固定连接穿帯,该穿带与第二侧枕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婴儿定型枕,穿带有两条,两条穿带相平行。所述的婴儿定型枕,第一侧枕、第二侧枕都由外套布料内塞软质材料而成,外套布料上设有拉链。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连接一个枕头,该枕头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ー种技术方案婴儿定型枕,包括第一侧枕、第二侧枕、连接条,第一枕侧的底部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向第二侧枕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侧枕底部形成的通孔,所述第二侧枕的底部固定连接穿帯,该穿带与第二侧枕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条反折后,与所述的穿带可拆式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与穿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纽扣、别针或夹子连接。所述的婴儿定型枕,连接条靠近第二侧枕一段分成两分条。所述的婴儿定型枕,第一侧枕、第二侧枕都由外套布料内塞软质材料而成,外套布料上设有拉链。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连接一个枕头,该枕头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婴儿定型枕的两侧枕之间可以调整距离,即使婴儿的头部已垫入,也无需抬起婴儿的头部,其操作简便。

图I是实施例ー的展开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图4是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參见图1-3,本实施例婴儿定型枕包括两侧枕1、2、连接条3,两枕侧I、2平行排列,枕侧I的底部与连接条3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3向侧枕2方向延伸,连接条3靠近侧枕2 —段分成两分条即31、32,此两分条31、32的端部分别固定设置魔术贴61、62。侧枕2的底部固定连接穿带4,该穿带4与侧枕2的底部之间形成两个通孔41、42,分别用于穿伸连接条3的两分条31、32。侧枕2的外侧面固定设置两条魔术贴71、72。连接条的两分条31、32分别穿过通孔41、42后向上翻折,将其所帯的魔术贴61、62与侧枕2所带的两条魔术贴71、72分别相适配而贴合,參见图2。两侧枕1、2都由外套布料内塞软质材料而成,外套布料上设有拉链8,从而可以将内塞的软质材料取出,以便于清洗外套布料。使用时,婴儿的头部置入两侧枕1、2之间,并压于连接条3之上。而需要调整两侧枕之间的距离时,只需将侧枕2与连接条3的魔术贴连接处脱开,然后拉动侧枕2至适当位置,再次将侧枕2与连接条3通过魔术贴连接,即可。无需抬起婴儿的头部,其操作简便。在本实施例中,侧枕的底部也可以固定连接两条相平行的穿带。在本实施例中,处于两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可以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或者,处于两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可以连接或置放一个枕头,该枕头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实施例ニ 參见图4,本实施例中,侧枕2的外侧面设置三列四排纽扣9,与此相应对的,连接条的两分条的端部各设置两颗纽扣10,将纽扣10扣于侧枕合适的同排纽扣9之处,以替代实施例一的魔术贴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參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參见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条的两分条端部通过别针11固定于侧枕2的外側,以替代实施例一的魔术贴或实施例ニ的纽扣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參考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參见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条的两分条通过夹子12固定于侧枕2的外侦牝以替代实施例一的魔术贴或实施例ニ的纽扣或实施例三的纽扣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參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五參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条魔术贴71、72设置于穿带4之外。连接条的两分条31、32分别穿过通孔41、42后反折,将其所帯的魔术贴61、62与两条魔术贴71、72分别相适配而贴合。当然,本实施例中,连接条的两分条与穿带也可以通过纽扣、别针或夹子连接,不再详述。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可參考实施例一。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例如,连接条靠近第二侧枕ー侧没有分成两条,与此相对应地,第二侧枕与穿带之间也只形成ー个通孔;连接与第二侧枕之间通过其它可拆方式连接,等等,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婴儿定型枕,包括第一侧枕、第二侧枕、连接条,其特征是第一枕侧的底部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向第二侧枕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侧枕底部形成的通孔,穿过第ニ侧枕的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可拆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之间通过魔术贴、纽扣、别针或夹子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靠近第二侧枕一段分成两分条。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枕的底部固定连接穿帯,该穿带与第二侧枕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带有两条,两条穿带相平 行。
6.如权利要求I或2或4或5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枕、第二侧枕都由外套布料内塞软质材料而成,外套布料上设有拉链。
7.如权利要求I或2或4或5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形成ー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I或2或4或5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连接一个枕头,该枕头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
9.婴儿定型枕,包括第一侧枕、第二侧枕、连接条,其特征是第一枕侧的底部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向第二侧枕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侧枕底部形成的通孔,所述第ニ侧枕的底部固定连接穿帯,该穿带与第二侧枕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条反折后,与所述的穿带可拆式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与穿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纽扣、别针或夹子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婴儿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处于第一侧枕、第二侧枕之间的连接条连接ー个枕头,该枕头形成ー个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凹陷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定型枕,包括第一侧枕、第二侧枕、连接条,第一枕侧的底部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条向第二侧枕方向延伸,并穿过第二侧枕底部形成的通孔,穿过第二侧枕的连接条与第二侧枕的外侧面可拆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婴儿定型枕的两侧枕之间可以调整距离,即使婴儿的头部已垫入,也无需抬起婴儿的头部,其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386354SQ20112044020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周伟新 申请人:周伟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