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2483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包括:管形本体(110),其为内部空的管形状;打击锤本体(210),其由与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相结合的后方锤部(211)和以与后方锤部(211)形成一体的方式向前方突出的前方锤部(212)构成,且管形本体(110)具有贯通后方锤部(211)和前方锤部(212)的中央的引导杆通孔(213);引导杆(310),其通过引导杆通孔(213)并插入于打击锤本体(210)的内部,在在上述引导杆(310)的前方端部具有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该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向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突出;内部后方打击板(410),其与引导杆(310)的后方端部相结合,位于管形本体(110)的内部,起到重锤的作用;前方打击板(510),其后方剖面与上述引导杆(310)的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相结合,在前方打击板(510)的前方端部具有清洁刷联接部(512);以及清洁刷团(610),其与前方打击板(510)的清洁刷联接部(512)相结合。
【专利说明】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军队在进行野战炮射击时,在火炮武器体系中必须的用于平时使炮身的炮膛(炮身内径)维持干净的炮身内径清洗器,更为详细地涉及,利用随着撞击锤的移动和冲击引起的打击力(冲击能量),以更少的力来诱导清洁刷团在炮膛内的移动,能够以投入更少的人员来迅速执行炮膛清扫的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其特征在于,能够简单地与现有的清洁杆的端部相连接来使用。
【背景技术】
[0002]野战中,枪炮武器系统的炮身作为决定炮的性能的最重要的结构要素,应始终清洁干净,从而维持能够进行射击的状态。枪炮武器系统一般由曲射炮、直射炮、坦克炮、高射炮以及迫击炮等来构成,这些武器系统分别包括符合各自特性的炮身。若以炮身未清洁(清扫)的状态形成射击,则不仅影响炮弹的飞行速度及射程,而且有可能在炮身破裂等射击安全方面产生致命的问题。并且,若在射击后以没有充分清扫干净的状态长时间搁置,则会由于推进装药残留物或煤烟等,使得炮身内部被腐蚀。
[0003]随着科学的勃发,虽然炮系统的相关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但是无法使清洁炮身的技术和方法得到发展,因而现在仍通过在与长长的长杆相类似的清洁杆组装清洁刷,并推进炮膛内后,士兵们以体力来反复进行前进和后退,从而擦拭炮膛的方法来执行炮膛清洁。此时,在炮身内,有很强的摩擦力作用于清洁刷和炮膛的膛线部位的表面之间,因而只有向清洁杆施加超过该摩擦力的力,才能够移动清洁刷,因此尚存需要过多的人力和时间的问题。实际情况是,一般为了清洁大口径自行火炮的炮身,由7名到12名的人力进行I个小时以上的重体力劳动来执行炮膛清洁。
[0004]用于节约上述的问题的人力和时间,并有效清洁炮膛的方案已经进行了专利申请及注册,在以下的文献I及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动力的自动方式来形成的炮身清扫机,在文献3中,提出了以利用摇柄半自动方式来形成的炮身清扫机,这种方式被认为能够有效执行对炮身的清扫。但是由于这种自动及半自动炮身清扫机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清洁杆及清洁刷的功能,因而军方若想使用,则需要在维持现有的炮身清洁系统的情况下,另外将每个炮包含于编制中。这是因为,用自动炮身清扫机及摇柄式半自动炮身清扫机无法对弹膛进行有效的清扫,只能对膛线炮身的膛线部位或滑膛炮身的弹头移动部位进行有效的清扫。并且,为了去除装填于弹膛的不良炮弹,则需要在现有的清洁杆组装不良炮弹去除器,并以手动的方式施加冲击来进行去除,为此,需要继续利用现有的清洁杆及清洁刷。
[0005]而且,由于各自的功能特性,上述的自动或半自动炮身清扫机只能对105mm 口径以上级别才能够进行清扫,对该级别以下的口径,则不能进行清扫或极其困难。
[0006]因此,需要就多种不同的火炮体系而言,在能够依旧应用利用现有的具有炮身清洁功能和不良导弹去除等功能的清洁杆的运用体系的同时,能够以较少的人力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地清洁炮膛的方案。
[0007]像小口径枪炮的炮身,在被称为“通条”的细铁棒(一种清洁杆)的末端弄出孔,并将清洁部塞入其中来清扫着枪身的内部,这是由于虽然使用对大口径使用的黄铜、猪毛、鬃毛、不锈钢等硬刷毛来往复I次至5次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清扫,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用I名士兵的力量来使清洁刷充分地沿着枪身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并且,具有只要塞入清洁布,则会成为非常肥大的状态,并由于进行过多次数的往复运动,使得枪身的膛线部位因过分的摩擦而磨损,从而缩短枪身的寿命的问题。
[0008]文献1:韩国专利申请第10-1998-0055121号
[0009]文献2: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098356号
[0010]文献3:韩国专利注册第0963166号

【发明内容】

[0011]技术问题
[0012]用于达成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如下。
[0013]第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现有的清洁杆,适用撞击方式,以更少的人力能够进行有效的炮身内径清洁的方案。
[0014]第二、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在撞击时能够将噪声的产生最小化的方案。
[0015]第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需要替换多种形态的清洁刷团610来使用的方案。
[0016]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用于达成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技术性结构如下。
[0018]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与用于清洁炮身的内径的清洁杆的端部相结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形本体110,其为内部空的管状部件,在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后方端部具有与清洁杆11的末端部相结合的清洁杆联接部111,在上述管形本体110前方端部具有螺纹联接部112,打击锤本体210,其与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相结合,包括后方锤部211、前方锤部212和引导杆通孔213,其中,上述后方锤部211具有与上述螺纹联接部112相结合的螺纹,上述前方锤部212以与上述后方锤部211形成一体的方式向前方突出,起到重锤的作用,上述引导杆通孔213贯通上述后方锤部211和上述前方锤部212的中央,引导杆310,其通过上述引导杆通孔213并插入于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内部,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在上述引导杆310的前方端部具有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该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向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突出,内部后方打击板410,其与上述引导杆310的后方端部相结合,位于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内部,起到后方打击板的作用,前方打击板510,其后方剖面与上述弓I导杆310的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相结合,来形成接收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的打击的打击面511,并且在上述前方打击板510前方端部具有清洁刷联接部512,以及清洁刷团610,其与上述前方打击板510的清洁刷联接部512相结合;若向前方推清洁杆11,则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与上述前方打击板510的打击面511碰撞,并向上述清洁刷团610传递打击力,若向后方拉清洁杆11,则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后方锤部211的后方端部与上述内部后方打击板410碰撞,并向上述清洁刷团610传递打击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表示主要结构要素分离的状态。
[0020]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表示主要结构要素结合的状态。
[0021]图3为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表示还追加重量辅助机构的情况。
[0022]附图标记
[0023]110:管状本体
[0024]111:清洁杆联接部 112:螺纹联接部
[0025]210:打击锤本体
[0026]211:后方锤部212:前方锤部
[0027]213:引导杆通孔214:突起部
[0028]310:引导杆
[0029]311:前方打击板联接部
[0030]410:内部后方打击板
[0031]510:前方打击板
[0032]511:打击面512:清洁刷联接部
[0033]610:清洁刷团
[0034]710:重量辅助机构711:第一螺纹部
[0035]712:第二螺纹部713:安装槽部
[0036]720:螺旋弹簧
[0037]11:清洁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0039]本发明涉及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其与清洁炮身的内径的清洁杆相结合来使用的,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主要结构要素分离的状态,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主要结构要素结合的状态。本发明的主要结构要素均能够以多种金属材料制作。
[0040]管形本体110为内部空的管形状的部件。
[0041]在管形本体110的后方端部具有与清洁杆11的末端部相结合的清洁杆联接部111。如图1或图2所示,清洁杆联接部111形成为具有与形成于清洁杆11的端部的螺纹相对应的形态的母螺纹的形态,若在清洁杆11的端部没有形成螺纹,则应以与清洁杆11的端部的形状相对应来能够与清洁杆11的端部相结合的形态进行设计变更。
[0042]在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具有与后方锤部211相结合的螺纹联接部112。
[0043]打击锤本体210与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相结合,由后方锤部211和前方锤部212构成。
[0044]后方锤部211具有与管形本体110的螺纹联接部112相结合的螺纹。
[0045]前方锤部212以与后方锤部211形成一体的方式向前方突出,起到重锤(weight)的作用。
[0046]引导杆通孔213为贯通后方锤部211和前方锤部212的中央的中空部分,起到使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引导杆310通过的通道的作用。[0047]弓丨导杆310通过引导杆通孔213并插入于打击锤本体210的内部,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结合。在引导杆310的前方端部具有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这种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向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突出。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可以如图1或图2所示,形成螺纹的形态,但是并不是必须限定于这种形态,在前方打击板510不具有螺纹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与前方打击板510相对应的结构来能够与前方打击板510相结合的多种形态。
[0048]内部后方打击板410与引导杆310的后方端部相结合,位于管形本体110的内部,并起到接收后方锤部211的打击力的作用。这种内部后方打击板410和引导杆310的结合方法可选择螺纹结合、焊接接合、销结合等多种方法,根据情况,也可以在制作引导杆310时,以与内部后方打击板410呈一体型的方式来制作。
[0049]前方打击板510的后方剖面与引导杆310的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相结合,这种后方剖面将形成接收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的打击的传递的打击面511。
[0050]在前方打击板510的前方端部形成清洁刷联接部512,如图1或图2所示,这种清洁刷联接部512可形成为螺纹的形态,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在清洁刷团610不具有螺纹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与清洁刷团610相对应的结构,能够与清洁刷团610相结合的多种形态。
[0051]清洁刷团610与前方打击板510的清洁刷联接部512相结合,其中清洁刷团610并不限定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形态,可包括多种形态及按各种炮身的口径来相异的规格(种类)的清洁刷或清洁布,从而适合清洁炮身内径。
[0052]这种清洁刷团610可根据需要,在现场及时进行替换来使用。
[0053]在如图2所示而组装的状态下,如果将清洁刷团610插入于炮膛入口后,向前方推清洁杆11,则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与前方打击板510的打击面511碰撞,并向清洁刷团610传递打击力,从而促进清洁刷团610向前方移动,若向后方拉清洁杆11,则打击锤本体210的后方锤部211的后方端部与内部后方打击板410碰撞,并向清洁刷团610传递打击力,从而促进清洁刷团610向后方移动。
[0054]通过这种方法,向清洁刷团610有效地传递根据清洁杆11的前后方移动产生的打击力,并在炮身内径和清洁刷团610之间顺利形成摩擦运动,从而能够以较少的人力实现有效的清扫。
[0055]并且,在构成打击锤本体210的后方锤部211的后方剖面和前方锤部212的前方剖面分别形成多个突起部214,从而通过在打击时减少接触面积来减少噪声。
[0056]图3图示还具有重量辅助机构710的情况。
[0057]在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后方面的中央具有与清洁杆11的末端部相联接的第一螺纹部711,在重量辅助机构710前方面中央具有与清洁杆联接部111相联接的第二螺纹部712,该第二螺纹部712连接在清洁杆11的末端部和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后方端部之间。
[0058]这种重量辅助机构710的直径大于管形本体110且小于清洁刷团610,并且在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外周面具有安装槽部713。
[0059]在这种安装槽部713夹入螺旋弹簧720来形成包围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外周面的结构。
[0060]这种重量辅助机构710的直径小于炮身的内径,因而重量辅助机构710也与清洁刷团610 —起插入炮身内部。
[0061]这种重量辅助机构710防止当引导杆310完全向前方脱离时在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弯曲的现象。这是因为重量辅助机构710和清洁刷团610支撑炮身内径。
[0062]在这里,螺旋弹簧720通过防止重量辅助机构710直接接触炮身内径,从而将前后移动时的摩擦力最小化。并且,这种重量辅助机构710也能够起到以自身的重量来增加打击力的效果。同时,在螺旋弹簧720缠上清洁布来使用,也能够去除炮身内部的异物,根据需要,在清洁杆11的末端只安装重量辅助机构710来能够对炮身内径进行简单的清扫,在对内径大的弹膛进行清扫时,替换为直径大的螺旋弹簧720并在其外部缠上清洁布来使用,则能够进行有效的清扫。
[0063]如上所述,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是必须只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可以明确的是,在不对本发明的技术主旨进行变更的范围内,在多种设计变更、公知技术的添加或删除、单纯的数值限定等的情况下,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5]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的技术性效果如下。
[0066]第一、利用现有的清洁杆,并适用了撞击方式,从而能够以更少的人力来完成更具效率的炮身内径清洁。
[0067]换句话讲,由于能够在现有的清洁杆的端部单纯地进行替换结合来使用,因而能够减少随着设备替换而产生的费用,并能够有效地向清洁刷团610传递随着清洁杆的前后方移动而产生的打击力,由此能够在炮身内径和清洁刷团610之间顺利形成摩擦运动,从而能够达到以较少的人力进行有效的清扫。
[0068]第二、撞击时能够将噪声的产生最小化。
[0069]换句话讲,就是在后方锤部211的后方剖面及前方锤部212的前方剖面分别具有多个突起部214,通过减少打击时的接触面积来能够减少噪声。
[0070]第三、根据需要能够替换多种形态和结构的清洁刷团610来使用,从而能够提高清扫作业的便利性和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与用于清洁炮身的内径的清洁杆的端部相结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管形本体(I 10),其为内部空的管状部件,在上述管形本体(I 10)的后方端部具有与清洁杆(11)的末端部相结合的清洁杆联接部(111),在上述管形本体(110)前方端部具有螺纹联接部(112), 打击锤本体(210),其与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前方端部相结合,包括后方锤部(211)、前方锤部(212)和引导杆通孔(213),其中,上述后方锤部(211)具有与上述螺纹联接部(112)相结合的螺纹,上述前方锤部(212)以与上述后方锤部(211)形成一体的方式向前方突出,上述引导杆通孔(213)贯通上述后方锤部(211)和上述前方锤部(212)的中央, 引导杆(310),其通过上述引导杆通孔(213)并插入于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内部,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在上述引导杆(310)的前方端部具有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该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向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突出, 内部后方打击板(410),其与上述引导杆(310)的后方端部相结合,位于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内部,起到重锤的作用, 前方打击板(510),其后方剖面与上述引导杆(310)的前方打击板联接部(311)相结合,来形成接收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的打击的打击面(511),并且在上述前方打击板(510)的前方端部具有清洁刷联接部(512),以及 清洁刷团(610),其与上述前方打击板(510)的清洁刷联接部(512)相结合; 若向前方推清洁杆(11),则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前方锤部(212)与上述前方打击板(510)的打击面(511)碰撞,并向上述清洁刷团(610)传递打击力,若向后方拉清洁杆(11),则上述打击锤本体(210)的后方锤部(211)的后方端部与上述内部后方打击板(410)碰撞,并向上述清洁刷团(610 )传递打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打击锤本体(210)中,在上述后方锤部(211)的后方剖面及上述前方锤部(212)的前方剖面分别具有多个突起部(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手动撞击式炮膛清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量辅助机构(710),在该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后方面的中央具有与清洁杆(11)的末端部相联接的第一螺纹部(711),且在该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前方面的中央具有与上述清洁杆联接部(111)相联接的第二螺纹部(712),该第二螺纹部(712)连接在清洁杆(11)的末端部和上述管形本体(110)的后方端部之间,并具有大于上述管形本体(110)且小于炮身的内径的直径,在上述重量辅助机构(710)外周面具有安装槽部(713);以及 螺旋弹簧(720),沿着上述安装槽部(713)安装,包围上述重量辅助机构(710)的外周面。
【文档编号】B08B9/04GK103635772SQ20118005388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0日
【发明者】孙元镐 申请人:孙元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