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08阅读:2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烹饪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锅盖因其可以透过钢化玻璃方便的观察锅内的情况,深受人们喜爱,传统的玻璃锅盖结构如图广图2所示,包括钢化玻璃Ia和设置在钢化玻璃Ia外缘的主钢圈3a,主钢圈3a由用于固定钢化玻璃Ia的外筋31a和与锅口对应的内筋32a构成,外筋31a与内筋32a之间通过水平凸筋33a连接,水平凸筋33a的内壁即形成一压台,钢化玻璃Ia搁置在压台上,并由位于外筋31a顶端的卷边34a压紧固定。但这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了使得整个玻璃锅盖更美观,钢化玻璃Ia —般都是弧形状,而不是平面状,这就导致了钢化玻璃Ia的内壁与水平凸筋33a的内壁即压台之间会形成一缝隙,缝隙如图2中C所指,在烹饪的过程中,缝隙极易藏污纳垢, 一些食物残渣会遗留在该缝隙中,且因该缝隙较小,清洗非常的困难,这就会使得该缝隙中容易滋生细菌,对烹饪的食品产生一定的污染,引起卫生问题。为此,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玻璃锅盖”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锅盖,包括钢化玻璃I、固定在钢化玻璃I上的手柄2和设置在钢化玻璃I外缘的主钢圈3,主钢圈3由与钢化玻璃I的外缘抵接的外筋31和与锅口对应的内筋32构成,外筋31与内筋32之间通过水平凸筋33连接,所述水平凸筋33的内壁上搁置有镶圈4,镶圈4的顶端先朝内斜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41,弯折部41再朝外翻折形成与钢化玻璃I的底端缘相适配的翻折部42,钢化玻璃I由翻折部42和外筋31顶端的卷边34压紧固定。然而,这种玻璃锅盖如果采用常用的制作工艺生产,无法保证镶圈与钢化玻璃之间无缝隙接触,导致成品率低,生产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使得钢化玻璃与镶圈之间无缝隙,玻璃锅盖不易藏污纳垢,清洁方便,安全卫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玻璃锅盖用的主钢圈和钢化玻璃;
@、准备镶圈
A、下料获取镶圈钢带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I.0-2. Omm ;
B、焊接用焊接机将上述镶圈钢带的两端焊接起来;
C、拉长用拉长机把焊接后的镶圈周长拉长I.0-2. Omm ;
D、卷边用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要求卷边R位与钢化玻璃脚位相适配,公差控制在O. 2mm范围之内;
E、折边采用冲床把卷边R位折叠,使镶圈卷边R位重叠并无间隙,重叠的R’位与卷边R位宽度大小相等;
F、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进行抛光处理;
@、成型
a、套圈把镶圈套入主钢圈内;
b、套玻璃把钢化玻璃套入到已套镶圈的主钢圈内;
C、包边使用包边机按常规包 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上述准备镶圈的焊接步骤中,采用激光焊机焊接镶圈钢带,激光焊接后的镶圈经过拉长工艺后使用冲床通过冲模把焊口冲平,用打磨机把焊接处氧化物磨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钢圈的准备工艺如下
(1)、下料采用切断下料机获取具有垂直刀口的钢带;
(2)、激光焊接把钢带两端用焊接工作台扣板扣住,然后启动按钮,使夹好的钢带旋转至激光焊接发光处,调节好后,在发光的终点和起点之间进行焊接;
(3)、焊缝冲平采用冲床对焊接处的变形进行冲平;
(4)、磨焊口用打磨机把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物磨掉;
(5)、卷底边用卷边机卷底边,R位控制在3.5±0. Imm之内;
(6)、拉伸用拉边机拉伸以获取安装钢化玻璃用的级位;
(7)、压底边用压边机把已卷边的R位压紧;
(8)、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处理主钢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准备镶圈步骤中下料获取镶圈钢带时,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I. 0-2. Omm,焊接后再通过拉长工艺将镶圈周长拉长I. 0-2. Omm,保证了镶圈长度的均匀一致,使得镶圈能够与主钢圈相适配;通过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后再折边使镶圈卷边R位重叠,确保了镶圈与钢化玻璃之间紧密接触无缝隙,使得玻璃锅盖不易藏污纳垢,清洁方便,具有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传统技术中玻璃锅盖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的局部放大 图3是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作得到的玻璃锅盖结构示意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 图5是本发明中主钢圈在焊接工艺后卷底边工艺前的一横截面示意 图6是图5经过卷底边工艺后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6经过拉伸工艺后的结构示意 图8是图7经过压底边工艺后的结构示意 图9是本发明中镶圈在焊接工艺后拉长工艺前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图10是图9经过卷边工艺后的结构示意 图11是图10经过折边工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3 图11,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
玻璃锅盖用的主钢圈3和钢化玻璃I ;主钢圈3的准备工艺优选如下
(1)、下料采用切断下料机获取具有垂直刀口的钢带;相比于传统储能焊机将重叠钢带两端进行焊接,其对下料后的钢带端口的要求不是很高,而激光焊接是将钢带的两端对接,故下料时焊口平整度要求高,且其切口必须是垂直的,故采用切断下料机来获取主钢圈钢带;
(2)、激光焊接把钢带两端用焊接工作台扣板扣住,然后启动按钮,使夹好的钢带旋转至激光焊接发光处,调节好后,在发光的终点和起点之间进行焊接;根据主钢圈钢带的宽度和厚度等的不同,激光的脉宽在O. 5mm-3. 2mm,脉冲电流在50A-90A,频率在50HZ-90HZ ;
(3)、焊缝冲平采用冲床对焊接处的变形进行冲平;因激光焊接时,钢带两端焊缝处在热的作用下,故焊接处的钢带厚度较高,所以需采用冲床以钢带本身厚度为准对焊接处的变形进行冲平,考虑到玻璃锅盖主钢圈的宽度和厚度等,冲床优选采用40T冲床,使得冲平效果更好;
(4)、磨焊口用打磨机把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物磨掉;为使得主钢圈钢带的焊缝不可见,使用打磨机将氧化物磨掉后,可使用240#尼轮和260#金刚砂轮分别对焊缝表面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焊接处就见不到焊缝了 ;
(5)、卷底边用卷边机卷底边35,R位控制在3.5±0. Imm之内;卷底边前和卷底边后主钢圈3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该横截面的左边代表主钢圈3的内侧,右边代表主钢圈3的外侧,即将底边往主钢圈3的内侧折,使得主钢圈3的底部无批锋刮手,外形也美观;
(6)、拉伸用拉边机拉伸以获取安装钢化玻璃I用的级位;即在主钢圈3上成型出水平凸筋33,拉伸前后主钢圈3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分别如图6和如图7所示;
(7)、压底边用压边机把已卷边的R位压紧;压底边前后主钢圈3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8)、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处理主钢圈3。通过以上工艺所获取的主钢圈3在其焊接处焊缝不可见,也无批锋刮手。当然,主钢圈的准备工艺也可以采用常用的由储能焊机构成的主钢圈制作工艺,但制得的主钢圈在其焊接处有焊缝外露,外观不美观。@、准备镶圈
A、下料获取镶圈钢带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I.0-2. 0mm,根据一般玻璃锅盖的大小,优选将镶圈钢件下料长度较其理论尺寸小I. 5mm ;
B、焊接用焊接机将上述镶圈钢带的两端焊接起来,焊接后得到的镶圈4一般呈椭圆
形;C、拉长用拉长机把焊接后的镶圈周长拉长I.0-2. Omm ;步骤A和C的设置,是考虑到在下料时,镶圈钢带因厚度公差变化会对下料的长度有所影响,为此,通过先将下料长度缩小I. 0-2. Omm,焊接后再通过拉长工艺将镶圈周长拉长I. 0-2. Omm,经过拉长工序后,镶圈4一般是非圆形的,而是呈椭圆形,拉长工艺能够保证焊接后的镶圈4经卷边工艺后其直径在规定范围内,以适配主钢圈3,使其紧贴于主钢圈3 ;
D、卷边用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要求卷边R位与钢化玻璃脚位T相适配,即假如钢化玻璃脚位T等于2. 5mm,则卷边R位也为 2. 5mm,卷边公差控制在O. 2mm范围之内,经过卷边工艺,使得经拉长工艺后的椭圆形镶圈变成了圆形镶圈,卷边前后镶圈4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分别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中,横截面的左侧为镶圈的内侧,横截面的右侧为镶圈的外侧;
:采用冲床把卷边R位折叠,使镶圈4卷边R位重叠,重叠的R’位与卷边R位宽度大小相等。如图10所示,在镶圈4的内侧利用定模顶住,外侧则使用动模将卷边朝向定模推压,得到图11所示折边后的镶圈4。图10和图11分别为镶圈4折边前后的一横截面示意 F、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进行抛光处理。@、成型
a、套圈把镶圈4套入主钢圈3内,利用手工将镶圈4置入到主钢圈3中即可;
b、套玻璃把钢化玻璃I套入到已套镶圈4的主钢圈3内,利用手工将钢化玻璃I置入到已套有镶圈4的主钢圈3中即可;
C、包边使用包边机按常规包边。为了使得镶圈4无外露焊缝,在上述准备镶圈的焊接步骤中,采用激光焊机焊接镶圈钢带,脉冲电流控制在40A左右,频率控制在55HZ左右,脉宽控制在O. 3mm左右,激光焊接后的镶圈经过拉长工艺后使用冲床通过冲模把焊口冲平,用打磨机把焊接处氧化物磨掉。本发明在准备镶圈步骤中下料获取镶圈钢带时,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I. 0-2. 0_,焊接后再通过拉长工艺将镶圈周长拉长I. 0-2. 0_,保证了镶圈长度的均匀一致,使得镶圈能够与主钢圈相适配;通过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后再折边使镶圈卷边R位重叠,确保了镶圈与钢化玻璃之间紧密接触无缝隙,使得玻璃锅盖不易藏污纳垢,清洁方便,具有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准备玻璃锅盖用的主钢圈和钢化玻璃; C-准备镶圈 A、下料获取镶圈钢带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I.0-2. Omm ; B、焊接用焊接机将上述镶圈钢带的两端焊接起来; C、拉长用拉长机把焊接后的镶圈周长拉长I.0-2. Omm ; D、卷边用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要求卷边R位与钢化玻璃脚位相适配,公差控制在0.2mm范围之内; E、折边采用冲床把卷边R位折叠,使镶圈卷边R位重叠并无间隙,重叠的R’位与卷边R位宽度大小相等; F、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进行抛光处理; ③、成型 a、套圈把镶圈套入主钢圈内; b、套玻璃把钢化玻璃套入到已套镶圈的主钢圈内; C、包边使用包边机按常规包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准备镶圈的焊接步骤中,采用激光焊机焊接镶圈钢带,激光焊接后的镶圈经过拉长工艺后使用冲床通过冲模把焊口冲平,用打磨机把焊接处氧化物磨掉。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圈的准备工艺如下 (1)、下料采用切断下料机获取具有垂直刀口的钢带; (2)、激光焊接把钢带两端用焊接工作台扣板扣住,然后启动按钮,使夹好的钢带旋转至激光焊接发光处,调节好后,在发光的终点和起点之间进行焊接; (3)、焊缝冲平采用冲床对焊接处的变形进行冲平; (4)、磨焊口用打磨机把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物磨掉; (5)、卷底边用卷边机卷底边,R位控制在3.5±0. Imm之内; (6)、拉伸用拉边机拉伸以获取安装钢化玻璃用的级位; (7)、压底边用压边机把已卷边的R位压紧; (8)、抛光按五金件抛光要求处理主钢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锅盖的制作工艺,先准备主钢圈和钢化玻璃,再根据钢件理论尺寸将下料长度缩小1.0-2.0mm,用焊接机将镶圈钢带的两端焊接起来,然后用拉长机把焊接后的镶圈周长拉长1.0-2.0mm,接着用卷边机R位向外圆卷边,要求卷边R位与钢化玻璃脚位相适配,公差控制在0.2mm范围之内,然后采用冲床把卷边R位折叠,使镶圈卷边R位重叠并无间隙,重叠的R’位与卷边R位宽度大小相等,通过抛光处理后获得镶圈,最后通过套圈、套玻璃、包边等成型工艺制得玻璃锅盖,具有工艺简单、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制得的玻璃锅盖保证了镶圈与钢化玻璃之间紧密接触无缝隙,使得玻璃锅盖不易藏污纳垢。
文档编号A47J36/06GK102697398SQ201210140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熊进 申请人:熊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