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方便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泡茶杯。
背景技术:
饮茶是中华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茶叶在茶水中停留时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泡茶杯由不同功能的茶具组成,结构复杂,携带很不方便,且易碎。专利号98240811. O公开了一种茶杯,可以控制调节茶叶浸泡时间,能够较好的冲泡出好茶水,调节茶叶在茶水中浸泡的时间,但是其结构较复杂,清洗难度较大,且由于该结构的缺陷,该茶杯无法实现密封,不方便携带。而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又通常需要携带茶杯,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简单一点的泡茶杯,这种泡茶杯是在茶杯口增加一个过滤网,茶叶直接投入杯中,且茶叶一直浸泡在茶水中,喝起来是越接近杯底,茶越浓,如果未能及时喝完,随着茶叶被浸泡时间的延长, 茶叶水会比较苦,影响茶水的口感,因此,传统结构的水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饮茶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泡茶杯,能很方便地控制茶叶冲泡时间,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便于携带。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泡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内横向并列设置有茶叶室和存水室,所述茶叶室和存水室之间具有一个纵向隔层板,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高度相同,且其上部近杯盖处设置有过滤部,所述杯盖与杯体盖合严密。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为网状结构、平行排布的栅条状结构或均匀排布的圆形孔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为透明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为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与杯体为旋拧式盖合。进一步地,所述杯盖边缘与杯体上端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体上部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杯盖上与多个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条,所述卡扣条为柔性件,且其上设置有与凸块大小相配合的卡扣孔。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水嘴和水嘴盖,所述水嘴位于存水室的上方,所述水嘴盖具有一个水嘴把,所述水嘴把另一端固定在杯盖或杯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杯体设置为圆形或方形。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便携扣,所述便携扣上安装有便携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采用纵向隔层板的方式使杯体中具有存水室和茶叶室,可以有效的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保持茶水的口感,且杯盖和杯体盖合严密,纵向隔层板与杯体高度相同,且设置过滤部,可以避免携带时发生撒漏,方便携带。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杯体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a,3b,3c,3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其中I杯体,2杯盖,3茶叶室,4存水室,5纵向隔层板,6过滤部,7密封条,8凸块,9卡扣条,10卡扣孔,11水嘴,12水嘴盖,13水嘴把,14便携扣,15便携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一种方便泡茶杯,包括杯体I和杯盖2, 所述杯体I内横向并列设置有茶叶室3和存水室4,所述茶叶,3和存水室4之间具有一个纵向隔层板5,所述纵向隔层板5与杯体I高度相同,且上部近杯盖2处设置有过滤部6,所述杯盖2与杯体I盖合严密。本发明所提供的方便泡茶杯,其过滤部6可以设置为如图I所示的栅条状,还可以设置为网状结构或圆形过滤孔等,其目的是防止茶叶从茶叶室进入存水室;所述杯体优选采用透明材质,便于人们观察茶叶浸泡程度;所述纵向隔层板可以设置成与杯体一体式的结构,制作时,一次成型,使用寿命较长,平行排布的栅条状结构和均匀排布的圆孔状结构较适合一次成型,制作成一体式结构,而网状结构的过滤部,则需要单独制作过滤部,然后安装在纵向隔层板上,还可以将纵向隔层板与杯体分开制作,安装时,纵向隔层板插装入杯体中,在纵向隔层板与杯体之间设置密封条,防止漏水,采用这种方式,单独加工纵向隔层板,成本较低,且可以随时将纵向隔层板取出清洗,更加方便。图2为杯体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杯体I可以制作成方形,存放时,节省空间,这种杯体形状下,纵向隔层板5既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在杯体两面的中间位置,还可以采用对角设置;为了美观等原因,还可以将杯体制作成其他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杯体形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杯盖配合。图3a,3b,3c,3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a所示,打开杯盖2,在茶叶室3 放入适量茶叶,并向茶叶室倒入适量开水,开水的最高水位线在过滤部6以下,以避免水溢流进入存水室4 ;然后,将杯盖2盖合在杯体I上,本实施例中杯体为圆形,如图3b所示,放置一段时间,通过观察茶叶浸泡情况,或者经过一定时间,使茶叶浸泡完全,达到使用者的要求;浸泡完成后,如图3c所示,在盖上杯盖2的情况下,倾斜杯体I,使存水室4处于下方,此时,用于重力作用,茶叶室3中的水通过过滤部进入存水室4,而茶叶由于过滤部6的阻隔,依旧留存在氽叶室3中;待氽叶室中的水完全流入存水室,如图3d所不,将杯体按一定方向竖直,竖直过程中应避免水流回茶叶室,打开杯盖2,即可饮用。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4剖视图,如图4、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方便泡茶杯,在杯盖2边缘与杯体I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7,盖合时,通过密封圈7,是杯盖2和杯体I之间密封更加严密,防止漏水;所述杯体I上部设置有多个凸块8,所述杯盖2上与多个凸块8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条9,所述卡扣条 9为柔性件,且其上设置有与凸块8大小相配合的卡扣孔10,卡扣条可以设置成多种形式, 例如卡扣条可绕杯盖边缘转动,向下转动,即可使得卡扣孔与凸起实现扣合,或者卡扣条与杯盖呈直角设置,由于卡扣条为柔性件,盖合是,卡扣条遇到凸起,自然翘起,当扣合至卡扣条上的卡扣孔与凸块对应时,卡扣条自然恢复,实现扣合。使用时,杯盖2盖合在杯体I上, 密封圈7使两者之间连接紧密,杯体I上的凸块位于卡扣条上的卡扣孔内,防止杯盖松动。所述杯盖上还设置有相对应的水嘴11和水嘴盖12,所述水嘴11位于存水室4的上方,可以直接通过水嘴11饮用茶水,避免了使用者由于杯体中加入纵向隔层板5所引起的不适感,所述水嘴盖12具有一个水嘴把13,所述水嘴把13另一端固定在杯盖或杯体上, 图4,图5所不的水嘴把13另一端固定在杯盖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方便泡茶杯,纵向隔层板5设置为插入式时,可在杯体上设置两道纵向的凹槽,凹槽内安置密封条,然后将纵向隔层板插入凹槽中,使两者之间密封紧密, 或者在纵向隔层板5与杯体接触的边缘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实现密封效果。 还可以在杯体上设置便携扣,在便携扣上安装便携装置,比如便携带等,方便携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泡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横向并列设置有茶叶室和存水室,所述茶叶室和存水室之间具有一个纵向隔层板,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高度相同,且上部近杯盖处设置有过滤部,所述杯盖与杯体盖合严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为网状结构、平行排布的栅条状结构或均匀排布的圆形孔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为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与杯体为旋拧式盖合。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边缘与杯体上端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体上部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杯盖上与多个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条,所述卡扣条为柔性件,且其上设置有与凸块大小相配合的卡扣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或7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水嘴和水嘴盖,所述水嘴位于存水室的上方,所述水嘴盖具有一个水嘴把,所述水嘴把另一端固定在杯盖或杯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设置为圆形或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便携扣,所述便携扣上安装有便携带。
全文摘要
一种方便泡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内横向并列设置有茶叶室和存水室,所述茶叶室和存水室之间具有一个纵向隔层板,所述纵向隔层板与杯体高度相同,且上部近杯盖处设置有过滤部,所述杯盖与杯体盖合严密;本发明采用纵向隔层板的方式使杯体中具有存水室和茶叶室,可以有效的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保持茶水的口感,且杯盖和杯体盖合严密,纵向隔层板与杯体高度相同,且设置过滤部,可以避免携带时发生撒漏,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A47G19/22GK102687973SQ2012102024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廖张华 申请人: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