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2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用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多级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用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包括上游旋风筒和下游旋风筒,上游旋风筒以及下游旋风筒的结构排布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上游旋风筒安排在一外筒体内,下游旋风筒有多个且围绕上游旋风分离器均匀分布,这种构造的旋风分离器整体比较粗大;第二种,上游旋风筒和下游旋风筒都为单筒构造,上游旋风筒的上部和下游旋风筒的下部相接或者下游旋风筒插入上游旋风筒的内侧。现有的这些分离器的内部部件排布欠合理,占用空间较多,使得多级旋风分离器体积较大,对于家用小型吸尘器所追求的紧凑小巧来说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其内部部件排布合理、结构紧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外筒体、形成上游分离室的上游旋风筒、至少一个内部形成下游分离室的下游旋风筒,上游分离室和下游分离室皆处于外筒体内部。上游分离室在上部与一进风通道相连通,上游旋风筒内开设有上游出风导流口,下游旋风筒上开设有下游进风口和下游出风导流口,上游出风导流口与下游进风口之间形成用于将两者连通的风道。上游旋风筒位于外筒体内,上游旋风筒的轴心线偏离外筒体的轴心线一段距离,下游旋风筒的下部呈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锥形,下游旋风筒的下部位于上游旋风筒的旁侧,且下游旋风筒的上部位于上游旋风筒的上方。带灰尘的气流自进风通道进入上游分离室中,经过初级分离后,带有少量细灰的气流从上游出风导流口排出,继而自下游进风口进入下游旋风筒中,再次经过旋风分离,最终气流从下游出风导流口排出。在某些特定实施例中,下游旋风筒有多个。在某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下游旋风筒沿一圆周方向排布,该圆周的轴心线与外筒体的轴心线相重合。这样的排布方式使得整个分离器的结构更紧凑。优选地,外筒体内还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的内侧形成次级集灰室,在隔离罩的外壁与外筒体之间形成初级集灰室,在上游旋风筒的底部靠近其侧壁处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弧形的甩灰口,该甩灰口整体处于隔离罩的外侧,初级集灰室位于甩灰口的下方并与甩灰口相连通;下游旋风筒的底部开设有下游出灰口,该下游出灰口位于隔离罩的内侧并与次级集灰室相连通。经过上游旋风筒分离出的大灰落在位于外侧的初级集灰室内,经过下游旋风筒分离出的细灰落在位于内侧的次级集灰室中,初级集灰室与次级集灰室通过隔离罩分隔开。由于用于收集大灰的初级集灰室位于外侧,收集细灰的次级集灰室位于内侧,因而初级集灰室的容积可以相对地比较大,而次级集灰室的容积可以相对地比较小,这正符合大灰量多体积大、细灰量少且体积小的合理分配需求。这使得分离器内的集灰室不容易满,可持续高效吸灰的时间比较长。进一步优选地,隔离罩的上端分别与上游旋风筒的底面和下游旋风筒的外壁相接,下游旋风筒的下部处于隔离罩内。进一步优选地,下游旋风筒的底端面为倾斜的,其倾斜方向为自其离隔离罩的纵向中轴线由近及远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底端面的倾斜,使得开设于下游旋风筒底部的下游出灰口倾斜,这使得由下游旋风筒分离出的灰尘沿着朝向隔离罩内侧的方向甩出,更能提高分离灰尘的效率。在某些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一垂直于下游旋风筒的底端面的直线与隔离罩的纵向中轴线之间构成一夹角Q,其中Q大于O小于90度。特别地,Q优选大于45度小于
60度。优选地,上游旋风筒内具有带锥形栅格的空心柱,该空心柱的内腔构成与上游出风导流口相连通的上游排风通道。优选地,下游进风口形成于下游旋风筒的侧壁上,用于将上游出风导流口与下游进风口连通的风道位于上游旋风筒的上方且位于下游旋风筒的上部的旁侧。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将上游下游旋风筒的下部锥形部分安排在上游旋风筒的旁侦U,下游旋风筒的上部较粗的部分安排在下游旋风筒的上方,这样可以将上游旋风筒和下游旋风筒紧凑地安排在外筒体内,既可以缩小产品的整体体积,又能保持外形的整洁。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的侧视 附图2为图1所示旋风分离器的A向视 附图3为图2所示旋风分离器的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中所示的旋风分离器都是倾斜放置的,这是为了与实际应用时的斜躺状态相匹配,以利于更贴切地展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旋风分离器的构造;
附图4图3中B-B方向的剖视 附图5图3中C-C方向的剖视 其中10、外筒体;101、初级集灰室;11、上盖;110、出风口 ;111、提手;12、进风通道;20、上游旋风筒;201、上游分离室;21、空心柱;211、锥形栅格;22、甩灰口 ;23、上游出风导流口 ;30、下游旋风筒;301、下游分离室;31、下游进风口 ;32、下游出灰口 ;33、下游出风导流口 ;40、隔尚罩;401、次级集灰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用一种优选实施例来作详细阐述。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示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包括外筒体10,外筒体10上开有一缺口,自该缺口向外筒体10内延伸形成下面将要介绍的进风通道12。外筒体10上设置一上盖11,上盖11上带有一提手111,以便于提携,上盖11上开设一出风口 110,用于与吸尘器的负压源相连。参见图3,图中反映了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结构,该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形成上游分离室201的上游旋风筒20、至少一个内部形成下游分离室301的下游旋风筒30,上游旋风筒20和下游旋风筒30位于外筒体10内。上游分离室201在上部与上面提及的进风通道12相连通,进风通道12的入口除了上面所述的位于外筒体10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延伸至外筒体10之外。上游旋风筒20内开设有上游出风导流口 23,下游旋风筒30上开设有下游进风口 31,且内部有下游出风导流口 33,上游出风导流口 23与下游进风口 31之间形成用于将两者连通的风道。上游旋风筒20内具有带锥形栅格211的空心柱21,该空心柱21的内腔构成与上游出风导流口 23相连通的上游排风通道。此外,外筒体10内还设置有隔离罩40,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隔离罩40的上端分别与上游旋风筒20的底面和下游旋风筒30的外壁相接,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处于隔离罩40内。隔离罩40内形成次级集灰室401,在隔离罩40的外壁与外筒体10之间形成初级集灰室101,上游旋风筒20的底部靠近其侧壁处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弧形的甩灰口22,该甩灰口 22整体处于隔离罩40的外侧,初级集灰室101位于甩灰口 22的下方并与甩灰口 22相连通;下游旋风筒30的底部开设有下游出灰口 32,该下游出灰口 32位于隔离罩40的内侧并与次级集灰室401相连通。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该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工作步骤是带有灰尘的气流经过进风通道12进入上游分离室201内,在上游分离室201内经旋风分离后,大多数灰尘从甩灰口 22甩出,落入初级集灰室101中,带有少量细灰的气流自上游出风导流口 23排出接着自下游进风口 31进入下游旋风筒30中,在下游旋风筒30的下游分离室301中带灰气流再次经过旋风分离,分离出的细灰自下游出灰口 32掉出而进入次级集灰室401中,干净的气流自下游出风导流口 33排出,并最终经过出风口 110而进入吸尘器的负压源。结合参照图4-5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游旋风筒30有多个,各个下游旋风筒30上所开设的下游进风口 31最好均处在靠近上游旋风筒20的上游出风导流口 23的一侦牝以便尽量平均地进行分风,即自上游旋风筒20排出的气流尽量平均地进入各个下游旋风筒30。更优选地,各下游旋风筒30沿一圆周方向排布,该圆周的轴心线与外筒体10的轴心线相重合。在这种方式下,上游旋风筒20可以按照图3-5所示的那样,偏离于外筒体10的纵轴线设置,以便更合理地布置上游旋风筒20和多个下游旋风筒30。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呈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锥形,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位于上游旋风筒20的旁侧,且下游旋风筒30的上部位于上游旋风筒20的上方,下游进风口 31形成于下游旋风筒30的上部的侧壁上。锥形筒是旋风分离器中已经被大量采用的部件,因此,在此不对其功效及优点作详细说明。而在空间布局上,将下游旋风筒30的较细的部分和上游旋风筒20几乎并排地放置,而下游旋风筒30的较粗的部分则放置于上游旋风筒20的上方,这样更利于结构的紧凑安排。用于将上游出风导流口 23与下游进风口 31连通的风道可以安排在上游旋风筒20的上方,且位于下游旋风筒30的上部的旁侧,并与下游进风口 31相对。参照图3所示,优选地,下游旋风筒30的底端面可以设置为倾斜的,其倾斜方向为自其距离隔离罩40的纵向中轴线由近及远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图3中采用断点线绘出一垂直于下游旋风筒30的底端面的直线,该直线与隔离罩40的纵向中轴线之间构成一夹角Q,Q应大于O小于90度,优选大于45度小于60度。将下游旋风筒30的底端面倾斜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开设在底端的下游出灰口 32倾斜导向,也就是说,自下游出灰口 32排出的细灰呈倾斜并偏向隔离罩40的纵向中轴线的趋势掉落,以便更高效地排出灰尘。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外筒体(10)、形成上游分离室(201)的上游旋风筒(20)、至少一个内部形成下游分离室(301)的下游旋风筒(30),上游分离室(201)和下游分离室(301)皆处于外筒体(10)内部,所述上游分离室(201)在上部与一进风通道(12)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筒(20)内开设有上游出风导流口(23),所述下游旋风筒(30)上开设有下游进风口(31)和下游出风导流口(33),所述上游出风导流口(23)与下游进风口(31)之间形成用于将两者连通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旋风筒(20)位于外筒体(10)内,且上游旋风筒(20)的轴心线偏离外筒体(10)的轴心线一段距离,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呈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锥形,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位于上游旋风筒(20)的旁侧,且下游旋风筒(30)的上部位于上游旋风筒(2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旋风筒(30)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各下游旋风筒(30)沿一圆周方向排布,该圆周的轴心线与外筒体(10)的轴心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外筒体(10)内还设置有隔离罩(40),隔离罩(40)的内侧形成次级集灰室(401),在隔离罩(40)的外壁与外筒体(10)之间形成初级集灰室(101),在上游旋风筒(20)的底部靠近其侧壁处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弧形的甩灰口( 22 ),该甩灰口( 22 )整体处于隔离罩(40 )的外侧,初级集灰室(101)位于甩灰口(22)的下方并与甩灰口(22)相连通;下游旋风筒(30)的底部开设有下游出灰口(32),该下游出灰口( 32)位于隔离罩(40)的内侧并与次级集灰室(40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隔离罩(40)的上端分别与上游旋风筒(20)的底面和下游旋风筒(30)的外壁相接,下游旋风筒(30)的下部处于隔离罩(4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下游旋风筒(30)的底端面为倾斜的,其倾斜方向为自其离隔离罩(40)的纵向中轴线由近及远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一垂直于下游旋风筒(30)的底端面的直线与隔离罩(40)的纵向中轴线之间构成一夹角Q,其中Q大于O小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Q大于45度小于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旋风筒(20)内具有带锥形栅格(211)的空心柱(21),该空心柱(21)的内腔构成与上游出风导流口(23)相连通的上游排风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下游进风口(31)形成于下游旋风筒(30)的侧壁上,用于将上游出风导流口(23)与下游进风口(31)连通的风道位于上游旋风筒(20)的上方且位于下游旋风筒(30)的上部的旁侧。
全文摘要
一种吸尘器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形成上游分离室的上游旋风筒、至少一个内部形成下游分离室的下游旋风筒,上游分离室在上部与一进风通道相连通,上游旋风筒内开设有上游出风导流口,下游旋风筒上开设有下游进风口,且内部有下游出风导流口。下游旋风筒的下部呈由上至下逐渐变细的锥形,下游旋风筒的下部位于上游旋风筒的旁侧,且下游旋风筒的上部位于上游旋风筒的上方。本发明提供的多级旋风分离器,其内部部件排布合理、结构紧凑。
文档编号A47L9/16GK103054520SQ2012105941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国章 申请人:余姚市精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