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彩焰蜡烛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焰蜡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彩焰蜡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研究彩色火焰蜡烛,彩焰蜡烛的发展几经波折。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彩焰蜡烛存在种种问题,如主燃剂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污染的成分,彩焰蜡烛中的黄色火焰对其他彩色火焰的遮盖较大,蜡烛燃烧时“黄芯”严重,产生干枝现象以及燃烧时产生烟和流泪等。基于以上种种缺陷,目前市场上的彩焰蜡烛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彩焰蜡烛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彩焰蜡烛中存在的黄芯、干枝以及出烟和流泪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彩焰蜡烛,包括烛芯以及在纵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烛体,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主燃剂、改良剂以及发色剂;其中,主燃剂为琥珀酸单酯,改良剂为脂肪酸酯和/或柠檬酸酯、脂肪醇、脂肪酰胺,发色剂为能够溶于琥珀酸单酯的有机盐、无机盐和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琥珀酸单酯78% 95%,脂肪醇I % 5%,脂肪酸酯1% 10%,脂肪酰胺I % 2%,发色剂0.1% 5%。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琥珀酸单酯80% 95%,脂肪醇1.5% 4%,脂肪酸酯2% 9%,脂肪酰胺1% 2%,发色剂0.5% 5%。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琥珀酸单酯90%,月旨肪醇2 %,柠檬酸酯5 %,脂肪酰胺1.5%,发色剂1.5%。
进一步地,脂肪醇包括豆蘧醇、硬脂醇和十六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脂肪酸酯和柠檬酸脂包括苹果酸二甲酯、乳酸酯,柠檬酸三丁酯和硬脂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月旨肪酰胺包括硬脂酰胺、豆蘧酰胺和十六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发色剂为醋酸锂、氯化锂、醋酸铜、氯化铜、硼酸酯、锑酸脂、醋酸钾、醋酸钠、氯化钾和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彩焰蜡烛燃烧时具有交替变换的红、橙、蓝、绿、紫和乳白色的火焰。
进一步地,每段烛体的材料中的氧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彩焰蜡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对烛芯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以及S2,将每段的烛体材料混合加热至熔融,搅拌均匀,依次灌入蜡烛模具中,冷却一体成型,得到彩焰蜡烛;其中,对烛芯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将烛芯先后经过碱液和酸液处理除去烛芯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然后用硝酸盐浸泡30 60分钟,优选地,硝酸盐为硝酸铵。
进一步地,烛芯在纵向上由多段组成,其中对每段烛芯用不同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处理。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彩焰蜡烛包括烛芯和在纵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烛体,其中每段烛体材料包括琥珀酸单酯、脂肪酸酯和/或柠檬酸酯、脂肪醇及脂肪酰胺以及能够溶于琥珀酸单脂的有机、无机或络合盐等,通过将多段烛体材料沿纵向上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制备出的单枝彩焰蜡烛在燃烧时可以产生交替变换的多种火焰。该彩焰蜡烛具有无烟、不流泪、无黄芯、无干枝以及不冒汗等特点,在燃烧时烛体和烛芯能够同步燃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彩焰蜡烛包括烛芯以及在纵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烛体,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主燃剂、改良剂以及发色剂;其中,主燃剂为琥珀酸单酯,改良剂为脂肪酸酯和/或柠檬酸酯、脂肪醇、脂肪酰胺,发色剂为能够溶于琥珀酸单酯的有机盐、无机和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通过将具有上述组分的多段烛体材料沿纵向上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制备出的单枝彩焰蜡烛在燃烧时可以产生交替变换的多种火焰。该彩焰蜡烛具有无烟、不流泪、无黄芯、无干枝以及不冒汗等特点,且在燃烧时烛体和烛芯能够同步燃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琥珀酸单酯78% 95%,脂肪醇1% 5%,脂肪酸酯1% 10%,脂肪酰胺1% 2%,发色剂0.1% 5%。进一步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琥珀酸单酯80% 95%,脂肪醇1.5% 4%,脂肪酸酯2% 9%,脂肪酰胺I % 2%,发色剂0.5% 5%。在上述范围内制备的彩焰蜡烛在燃烧时无烟、不流泪、无黄芯且无干枝现象,每段烛体中添加不同的发色剂,制备出的彩焰蜡烛燃烧时的具有交替变换的彩色火焰。
最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琥珀酸单酯90%,柠檬酸酯5%,脂肪醇2%,脂肪酰胺1.5%和发色剂1.5%0具有上述组分的每段烛体组成的彩焰蜡烛在燃烧时没有任何黄芯和干枝现象,无烟且不流泪,具有最佳的彩焰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脂肪醇包括豆蘧醇、硬脂醇和十六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脂肪酸酯和柠檬酸酯包括苹果酸二甲酯、乳酸酯、柠檬酸三丁酯和硬脂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脂肪酰胺包括硬脂酰胺、豆蘧酰胺和十六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的 彩焰蜡烛一般是由4至15段的烛体依次连接形成,其中各段烛体中所含有的发色剂各不相同,根据实际的需要添加所需发色剂。本发明所采用的发色剂要能够较好地溶于琥珀酸单酯中,并能够与其它的各种组分共同发挥协同作用,进而保证燃烧时得到交替变换的彩色火焰。优选地,发色剂为醋酸锂、氯化锂、醋酸铜、氯化铜、硼酸酯、锑酸月旨、醋酸钾、醋酸钠、氯化钾和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优选但不局限于上述发色剂,在制作时可以根据燃烧时的火焰需要进而添加不同种类的发色剂。
彩焰蜡烛是根据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燃烧时发出特征焰色的原理制备而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燃烧物(烛体材料)中氧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30%时,在蜡体燃烧时才能产生无色或淡蓝色火焰,用这类材料可制得燃烧时无黄芯的彩焰蜡烛。为了得到不同的彩色火焰,可以对烛体中的各种组分的配比进行调整,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彩焰蜡烛在燃烧时具有红、橙、蓝、绿、紫和乳白色的火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种彩焰蜡烛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I以及S2,其中在步骤SI中对烛芯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在S2步骤中将每段烛体的材料混合加热至熔融,搅拌均匀,依次灌入蜡烛模具中,冷却一体成型,得到彩焰蜡烛。其中对烛芯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将烛芯先后经过碱液和酸液处理去除烛芯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然后用硝酸盐浸泡30 60分钟,考虑到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产生颜色,所以本发明优选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硝酸铵溶液对烛芯进行处理,这样在处理时减少了对烛芯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烛芯在纵向上由多段组成,其中对每段烛芯用不同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对烛芯分段分别上色处理,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制备出所需的蜡烛模具形状,将烛体的材料进行加热直至熔融状态,此时灌入到蜡烛模具中在空气中慢慢冷却成型即可。可见本发明制备彩焰蜡烛的工艺比较简单,且不需要任何大型仪器和设备,节省了能源,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优势。实施例1将棉芯经氢氧化钠溶液祛酯处理后漂洗干净,直至pH至中性,然后用盐酸溶液中和棉芯上的残余的碱离子,再用水漂洗干净晾干。将已晾干的棉芯用硝酸铵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晾干,得到处理后的烛芯。将处理后的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制备具有六段烛体组成的彩焰蜡烛,其中第I段烛体的材料包括90g的琥珀酸单酯、5g的柠檬酸三丁酯、2g的豆蘧醇、1.5g的硬脂酰胺以及1.5g的发色剂醋酸锂;第二段至第六段烛体的材料与第一段烛体的材料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添加的发色剂,从第二段至第六段烛体材料中的发色剂依次为:1.5g的醋酸铜、1.5g的硼酸酯、1.5g的醋酸钠、1.5g的醋酸钾、1.5g的硬脂酸锌。将上述的各段烛体材料分别放入各自容器中混合均匀,加热至熔融后依次倒入已固定好烛芯的同一个蜡烛模具中,一体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彩焰蜡烛。
实施例2将棉芯经氢氧化钠溶液祛酯处理后漂洗干净,直至pH至中性,然后用盐酸中和棉芯上的残余的碱离子,再用水漂洗干净晾干。将已晾干的棉芯用硝酸铵溶液浸泡60分钟,取出晾干,得到处理后的烛芯。将处理后的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制备具有五段烛体组成的彩焰蜡烛,其中第I段烛体的材料包括80g的琥珀酸单酯、9g的硬脂酸甲酯、4g的硬脂醇、2g的十六酰胺以及5g的发色剂硼酸酯;第二段至第六段烛体的材料与第一段烛体的材料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添加的发色剂,从第二段至第五段烛体的材料中的发色剂依次为:5g的氯化锂、5g的锑酸酯、5g的氯化铜、5g的硬脂酸锌。将上述的各段烛体材料分别放入各自容器中混合均匀,加热至熔融后依次倒入已固定好烛芯的同一个蜡烛模具中,一体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单支燃烧具有交替变换火焰的彩焰蜡烛。实施例3将棉芯经氢氧化钠溶液祛酯处理后漂洗干净,直至pH至中性,然后用盐酸中和棉芯上的残余的碱离子,再用水漂洗干净晾干。将已晾干的棉芯用硝酸硝酸铵溶液浸泡45分钟,取出晾干,得到处理后的烛芯。将处理后的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制备具有五段烛体组成的彩焰蜡烛,其中第I段烛体的材料包括95g的琥珀酸单酯、Ig的苹果酸二甲酯、Ig的十六醇、2g的豆蘧酰胺以及Ig的发色剂氯化锂;第二段至第七段烛体的材料与第一段烛体的材料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添加的发色剂,从第二段至第七段烛体的材料中的发色剂依次为=Ig的醋酸铜、Ig的氯化钾、Ig的醋酸钠、Ig的硬脂酸锌、Ig硼酸酯、Ig的锑酸脂。将上述的各段烛体材料分别放入各自容器中混合均匀,加热至熔融后依次倒入已固定好烛芯的同一个蜡烛模具中,一体冷却成型后取出,即得多彩彩焰蜡烛。
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制备出的彩焰蜡烛在燃烧时单支彩焰蜡烛能够产生颜色交替变换的火焰,并且燃烧时无烟、不流泪、无黄芯、无干枝且不冒汗。此外,本发明的彩焰蜡烛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包括烛芯以及在纵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烛体,每段所述烛体的材料包括主燃剂、改良剂以及发色剂;其中,所述主燃剂为琥珀酸单酯,所述改良剂为脂肪酸酯和/或柠檬酸酯、脂肪醇、脂肪酰胺,所述发色剂为能够溶于琥珀酸单酯的有机盐、无机盐和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所述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琥珀酸单酯78% 95%,脂肪醇1% 5%, 脂肪酸酯1% 10%, 脂肪酰胺1% 2%, 发色剂0.1%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所述烛体的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琥珀酸单酯80% 95%,脂肪醇1.5% 4%, 脂肪酸酯2% 9%, 脂肪酰胺1% 2%, 发色剂0.5% 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每段所述烛体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琥珀酸单酯^^,脂肪醇〗1^, 柠檬酸酯5%, 脂肪酰胺1.5%, 发色剂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包括豆蘧醇、硬脂醇和十六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脂肪酸酯和柠檬酸脂包括苹果酸二甲酯、乳酸酯、柠檬酸三丁酯和硬脂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脂肪酰胺包括硬脂酰胺、豆蘧酰胺和十六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色剂为醋酸锂、氯化锂、醋酸铜、氯化铜、硼酸酯、锑酸脂、醋酸钾、醋酸钠、氯化钾和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焰蜡烛燃烧时具有交替变换的红、橙、蓝、绿、紫和乳白色的火焰。
8.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彩焰蜡烛,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烛体的材料中的氧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彩焰蜡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I,对烛芯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所述烛芯设置在蜡烛模具中;以及S2,将每段的烛体材料混合加热至熔融,搅拌均匀,依次灌入所述蜡烛模具中,冷却一体成型,得到所述彩焰蜡烛; 其中,对所述烛芯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烛芯先后经过碱液和酸液处理除去所述烛芯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然后用硝酸盐浸泡30 60分钟,优选地,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烛芯在纵向上由多段组成,其中对每段烛芯采用不同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焰蜡烛及其制备方法。该彩焰蜡烛包括烛芯以及在纵向上依次连接的多段烛体,每段烛体的材料包括主燃剂、改良剂以及发色剂;其中,主燃剂为琥珀酸单酯,改良剂为脂肪酸酯和/或柠檬酸酯、脂肪醇、脂肪酰胺,发色剂为能够溶于琥珀酸单酯的有机盐、无机盐和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通过将多段具有上述组分的烛体材料沿纵向上依次连接成型,制备出的单支彩焰蜡烛在燃烧时可以产颜色交替变换的火焰。该彩焰蜡烛燃烧时无烟、不流泪、无黄芯、无干枝且不冒汗,在燃烧时烛体和烛芯能够同步燃烧。
文档编号C11C5/00GK103146493SQ20121059586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骆群锋, 杨根生 申请人:义乌市挚诚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