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砸核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9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砸核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具体是硬壳坚果类的开壳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旋压结构的开壳工具,此结构类似于机械千斤顶,该结构使用时需要旋转,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核桃器。本实用新型是多用砸核桃器,有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的上端由一紧固螺钉4链接,构成一个剪叉机构,在手柄上端安装一瓶起子,在瓶起子上半圆形上开有I挂钩孔,在瓶起子下半圆形上安装一瓶起子舌2,第一手柄6的中部为圆弧形,第二手柄6'的中部也为圆弧形,分别在两个手柄6、6'的圆弧形的内侧设有锯齿5,回位弹簧7的左右两端安装在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位于圆弧形下端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省力,回位弹簧7起到限程作用,使两个手柄之间的挤压距离不会发生突变,所以挤压过程平稳可控,不会使果仁被压扁。因此,本品保持果仁完整程度很高。在手柄的圆弧形的内侧设有锯齿5,使核桃容易装卡,不会滑脱。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多用砸核桃器,有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的上端由一紧固螺钉4链接,构成一个剪叉机构,在手柄上端安装一瓶起子,在瓶起子上半圆形上开有I挂钩孔,在瓶起子下半圆形上安装一瓶起子舌2,第一手柄6的中部为圆弧形,第二手柄6'的中部也为圆弧形,分别在两个手柄6、6'的圆弧形的内侧设有锯齿5,回位弹簧7的左右两端安装在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位于圆弧形下端位置处。实施例2 如图I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I的结构基础上,在第二手柄K的外缘开设一砸核桃平面10。实施例3:如图I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I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础上,分别在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的下部安装有塑料防滑套8。实施例4:[0014]如图I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I、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结构基础上,在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的下端安装固定条9。实施例4:如图I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结构基础上,撬钩3的一端链接在紧固螺钉4上。 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类似与核桃的其他硬壳坚果的开壳。
权利要求1.多用砸核桃器,有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的上端由一紧固螺钉(4)链接,构成一个剪叉机构,在手柄上端安装一瓶起子,在瓶起子上半圆形上开有(I)挂钩孔,在瓶起子下半圆形上安装一瓶起子舌(2),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6)的中部为圆弧形,第二手柄(6')的中部也为圆弧形,分别在两个手柄(6、6')的圆弧形的内侧设有锯齿(5),回位弹簧(7)的左右两端安装在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6')位于圆弧形下端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砸核桃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手柄出')的外缘开设一砸核桃平面(1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砸核桃器,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第一手柄¢)、第二手柄(6')的下部安装有塑料防滑套(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砸核桃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的下端安装固定条(9)。
专利摘要多用砸核桃器,有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的上端由一紧固螺钉(4)链接,构成一个剪叉机构,在手柄上端安装一瓶起子,在瓶起子上半圆形上开有(1)挂钩孔,在瓶起子下半圆形上安装一瓶起子舌(2),第一手柄(6)的中部为圆弧形,第二手柄(6′)的中部也为圆弧形,分别在两个手柄(6、6′)的圆弧形的内侧设有锯齿(5),回位弹簧(7)的左右两端安装在第一手柄(6)与第二手柄(6′)位于圆弧形下端位置处。
文档编号A47J43/26GK202525984SQ20122000033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杨成慧 申请人:西北民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