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08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
技 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特别是指一种易于握持使用,且可与锅盖相互连接,供锅盖稳固站立,节省占用空间的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
背景技术
现今锅盖已普遍使用于各家庭中,为厨具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其具有防尘、闷煮等功能,对于安全卫生上以及美食烹调上皆有实大的贡献。目前习用的锅盖,其包含握持体及盖体,该握持体包含一头部,以及自该头部向下延伸的根部,该根部末端设有一螺孔以及一相应的螺丝,利用该螺丝穿伸该盖体上的组接孔锁接该握持体的螺孔,将该握持体固接于该盖体外侧顶面。 在烹煮过程中,当使用者欲开盖时,使用者可用手抓持该握持体的头部以进行掀盖动作。唯在放置该锅盖于料理台上时,由于锅盖本身无法单独立置于料理台上,又使用者往往因考虑卫生问题而特意将锅盖翻转放置使锅盖的内面朝上,以避免锅盖内面碰触到料理台上的脏污,而其具有握持体的一侧朝下抵靠料理台,当使用者欲盖回锅盖时,往往因该握持体压在盖体之下,造成使用者在抓取该握持体过程中的不便,且若该锅盖系由正在进行高温烹煮的锅具上取下,该盖体仍处高温状态,不方便抓取,恐会碰触到高温的锅盖,造成使用安全上的疑虑。由此可见,上述习用锅盖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习用锅盖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一种把手及具有把手的锅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易于握持且可将锅盖站立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供使用者易于握持且可将锅盖站立的把手的锅盖。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第一方案为一种把手,包含握持部,握持部两端分别延伸有头部及站立部,而握持部与站立部整体成曲折的“ < ”字型结构设置,并朝握持部外侧方向弯折,该头部内设有一内则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连接孔。进一步,该握持部上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使用的波浪状结构。进一步,该站立部呈燕尾状结构,站立部体积较握持部大。进一步,该头部自握持部另端垂直方向延伸,头部与握持部呈垂直角度设置。进一步,该握持部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吊挂孔。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第二方案为一种具有把手的锅盖,包含锅盖本体,锅盖本体上设有一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固定孔;第一方案的把手,把手透过连接件与固定孔相互连接而使把手与锅盖本体相互连接。[0016]进一步,该锅盖本体为金属材料所制成。进一步,该锅盖本体顶端形成有一透明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握持部两端分别延伸有头部及站立部,而握持部与站立部整体成曲折的“ < ”字型结构设置,并朝握持部外侧方向弯折,使用者易于握持且可将锅盖站立。

图I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另一角度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又一实施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握持部11波浪状结构111吊挂孔112头部12连接孔121站立部13锅盖2锅盖本体21透明部22固定孔23连接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把手立体结构示意图;其包含有握持部11,握持部11两端则分别延伸有头部12及站立部13,该握持部11上形成有波浪状结构111,透过波浪状结构111供使用者握持使用,而站立部13则自握持部11上延伸,且站立部13系呈燕尾状结构,使得站立部13体积较握持部11大,提高站立部13于站立使用时的稳定性,而握持部11与站立部13整体略成曲折的“ < ”字型结构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站立部13朝握持部11外侧方向弯折,需注意的是并不以此结构为限。头部12则自握持部11另端垂直方向延伸,从侧面观之,头部12则与握持部11呈垂直角度设置,且头部12为圆形结构,据此可增加与锅盖的连接接触面积,头部12内设有一连接孔121,连接孔121内则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图中未标示)。透过握持部11的波浪状结构111可提供使用者握持使用时的稳固性及方便性,而站立部13则可提供锅盖站立置放使用,节省占用空间。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结构及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2包含有锅盖本体21,锅盖本体21系为金属材料所制成,且锅盖本体21顶端系可形成有一透明部22,透过透明部22提供使用者观看锅盖内的情况。透明部22上则可设有一可供连接件3连接固定的固定孔23,而把手则可透过连接件3与锅盖2固定孔23相互连接固定,透过把手站立部13与锅盖2边缘相互配合,藉以供锅盖2站立置放,以节省占用空间。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当使用者于操作使用时,系透过锅盖2边缘与把手站立部13的相互配合,使得锅盖2得以站立于平面上。此外,亦可将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2水平置放,请参阅图7,透过握持部11与站立部13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得于水平面上微斜置放。另外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把手的锅盖的又一实施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具有把手的锅盖得以吊挂使用,系于握持部11上设有复数个吊挂孔112,该吊挂孔112系可为贯穿握持部11,亦或者于握持部11上形成一个凹槽供吊挂使用。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 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握持部,握持部两端分别延伸有头部及站立部,而握持部与站立部整体成曲折的“ < ”字型结构设置,并朝握持部外侧方向弯折,该头部内设有一内则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上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使用的波浪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站立部呈燕尾状结构,站立部体积较握持部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头部自握持部另端垂直方向延伸,头部与握持部呈垂直角度设置。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吊挂孔。
6.一种具有把手的锅盖,其特征在于包含锅盖本体,锅盖本体上设有一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固定孔;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把手透过连接件与固定孔相互连接而使把手与锅盖本体相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把手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该锅盖本体为金属材料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把手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该锅盖本体顶端形成有一透明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把手,包含握持部,握持部两端分别延伸有头部及站立部,而握持部与站立部整体成曲折的“ㄑ”字型结构设置,并朝握持部外侧方向弯折,该头部内设有一内则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连接孔及一种具有把手的锅盖,包含锅盖本体,锅盖本体上设有一可供连接件连接固定的固定孔;上述把手,把手透过连接件与固定孔相互连接而使把手与锅盖本体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供使用者易于握持且可将锅盖站立。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2457942SQ201220010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范纪金雹 申请人:朱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