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1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席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席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具,具体是涉及一种席子。
背景技术
[0002]人们的正常生活,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席子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夏 季铺垫于床上或者地面的一种非常合适的寝具之一。现有的席子都为单面,且需根据床身 大小购买相对应的席子,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使用者的不同,每户人家都需具备多床席 子。实用新型内容[0003](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席子,该席子无需因使用者的不同或者 季节的变化而重新购买,还具有净化空气、抗菌功能。[0005]( 二 )技术方案[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席子,其包括由横向的竹条和纵向的 编织线编织而成的正席面,由柔韧的蔺草编织而成的背席面,以及设置在正席面和背席面 之间的夹层,正席面和背席面的周边设置有包边,该包边通过两道包边带固定正席面和背 席面,该夹层内填充有竹炭。[0007]其中,席子的纵向中部设置有可折叠的软线包边。[0008](三)有益效果[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根据季节的变换购买另一床席子,且适合大床 或小床用。而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竹炭,使席子具有净化空气、抗菌、防辐射、防静电以及调 温调湿等保健功能,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席子的正席面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席子的横向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3]如图1和图2所示,该席子包括由横向的竹条4和纵向的编织线3编织而成的正 席面6以及由柔韧的蔺草编织而成的背席面8,在正席面6的正席面6和背席面8的周边设 置有包边2,该包边2通过两道包边带I固定正席面6和背席面8。[0014]该席子还包括设置在正席面6和背席面8之间的夹层7,该夹层7内设置有竹炭。[0015]其中,席子的纵向中部设置有可折叠的软线包边5。[0016]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席面,竹面的正席面,凉性大,适合夏天的时候使用;草面的背 席面,凉度较低,适合天气转凉的时候使用,且对老人或者小孩比较适用。在正席面和背席 面之间设置了竹炭,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席子包括由横向的竹条(4)和纵向的编织线(3)编织而成的正席面出),由柔韧的蔺草编织而成的背席面(8),以及设置在所述正席面(6)和所述背席面(8)之间的夹层(7),所述正席面(6)和所述背席面(8)的周边设置有包边(2),所述包边(2)通过两道包边带(I)固定所述正席面(6)和所述背席面(8),所述夹层(7)内填充有竹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席子的纵向中部设置有可折叠的软线包边(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席子,该席子包括由横向的竹条和纵向的编织线编织而成的正席面,由柔韧的蔺草编织而成的背席面,以及设置在正席面和背席面之间的夹层,正席面和背席面的周边设置有包边,该包边通过两道包边带固定正席面和背席面,该夹层内填充有竹炭。席子的纵向中部设置有可折叠的软线包边。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还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文档编号A47G9/00GK202843085SQ2012200843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李惠明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黎明工艺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