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79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速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杯子。
背景技术
人们需要将固体溶解物溶解在杯子内的液体中时,要么使用搅拌勺子搅拌,要么晃动杯子。很多情况下,人们出外只携帯杯子而不会携帯勺子,这样,要进行快速溶解吋,只能晃动杯子,而晃动杯子吋,液体同意溅出杯子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勺子搅拌或者晃动杯子就能加快溶解的速溶杯。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置在底座、外杯间,内环齿轮是内侧设置有齿的圆环状物,内环齿轮的上下两个端部设置有圆环状沟槽,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圆环状沟槽设置有圆环状凸起的导轨,两圆环状凸起的导轨滑动镶嵌进圆环状沟槽内,带有轴的传动齿轮与内环齿轮啮合,带有传动轴的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传动齿轮的轴及输出齿轮的传动轴处分别设置有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内设置有轴承,轴及传动轴连接在相应的轴承上,连接在外杯底端中部轴承腔的轴承的传动轴穿出外杯与位于外杯的杯底部的托盘连接,内杯设置在外杯的杯腔内并与托盘连接。使用时,当用手转动内环齿轮,传动齿轮、输出齿轮通过传动轴将运动传递到托盘,再经托盘与内杯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内杯转动。内环齿轮的直径是输出齿轮的6倍,因此内杯的转动速度是内杯转动的六倍。当用手正反交替转动大齿轮,可达到加速溶解溶质的作用。这里,为了提高搅拌溶解效率,内杯的底部有凸起的波瓣状结构,在托盘的对应位置也有类似的凸起的波瓣状结构。内杯底部有凸起的波瓣可以搅动杯内的溶液快速随动。为了防止内杯液体洒落进外杯内,内杯上部端ロ边缘处设置有卷起的外沿,外沿将外杯端ロ边缘盖住。这样,溢出内杯的液体就不能进入外杯内。内杯卷起的外沿与外杯的端ロ边缘设置有轴承圈,该轴承圈通过小螺钉固定于外杯的端ロ边缘,用于减少内杯与外杯之间的摩擦。轴承圈是ー个分布着半球形小孔的环状薄片,厚度为孔径的3/8。外杯在与轴承圈上小孔对应的位置也抠有相同直径的半圆形小孔,小孔内有滚珠。安置轴承圈时,先将滚珠至于小孔中,再将轴承圈被固定到外杯端ロ边缘上。此时滚珠露出约1/8直径的球冠在外。内杯ロ边缘处卷起的内部与露出的滚珠接触,内杯在转动时可減少摩擦。托盘与外杯之间设置有轴承圏。底座顶端偏心轴承腔内的轴承由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构成,传动齿轮的轴连接在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上。推力轴承可防止轴转动时因自重而向下破坏地盘,滚珠轴承取径向固定位置和减少轴的摩擦作用。[0010]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勺子搅拌或者晃动杯子就能加快溶解的优点。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轴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A点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内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内杯的立体图;图7为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I、外杯10、内杯2、托盘13、内环齿轮7、传动齿轮8、输出齿轮9,内环齿轮7设置在底座I、外杯10间,内环齿轮7是内侧设置有齿的圆环状物,内环齿轮7的上下两个端部设置有圆环状沟槽18,底座I顶端、外杯10底端对应圆环状沟槽18设置有圆环状凸起的导轨4,两圆环状凸起的导轨4滑动镶嵌进圆环状沟槽18内,带有轴5的传动齿轮8与内环齿轮7啮合,带有传动轴6的输出齿轮9与传动齿轮8啮合,底座I顶端、外杯10底端对应传动齿轮8的轴5及输出齿轮9的传动轴6处分别设置有偏心轴承腔19和中部轴承腔20,偏心轴承腔19和中部轴承腔20内设置有轴承3,轴5及传动轴6连接在相应的轴承3上,连接在外杯10底端中部轴承腔20的轴承3的传动轴6穿出外杯10与位于外杯10的杯底部的托盘13连接,内杯2设置在外杯10的杯腔内并与托盘13连接。内杯2的底部有凸起的波瓣状结构17,在托盘13的对应位置也有类似的凸起的波瓣状结构21,内杯2的底部的凸起的波瓣状结构17扣在托盘13的凸起的波瓣状结构21上。内杯2上部端ロ边缘处设置有卷起的外沿14,外沿14将外杯10端ロ边缘盖住。内杯2卷起的外沿14与外杯的端ロ边缘设置有轴承圈15,该轴承圈15通过小螺钉固定于外杯10的端ロ边缘,用于减少内杯2与外杯10之间的摩擦。轴承圈15是ー个分布着半球形小孔22的环状薄片,厚度为孔径的3/8。外杯10在与轴承圈上小孔对应的位置也抠有相同直径的半圆形小孔23,小孔23内有滚珠16。安置轴承圈时,先将滚珠至于小孔中,再将轴承圈被固定到外杯端ロ边缘上。此时滚珠露出约1/8直径的球冠在外。托盘13与外杯10之间设置有轴承圈11。底座I顶端偏心轴承腔19和中部轴承腔20内的轴承3由推力轴承3a与滚珠轴承3b构成,传动齿轮8的轴5连接在推力轴承3a与滚珠轴承3b上。
权利要求1.一种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杯、内杯、托盘、内环齿轮、传动齿轮、输出齿轮,内环齿轮设置在底座、外杯间,内环齿轮是内侧设置有齿的圆环状物,内环齿轮的上下两个端部设置有圆环状沟槽,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圆环状沟槽设置有圆环状凸起的导轨,两圆环状凸起的导轨滑动镶嵌进圆环状沟槽内,带有轴的传动齿轮与内环齿轮啮合,带有传动轴的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传动齿轮的轴及输出齿轮的传动轴处分别设置有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内设置有轴承,轴及传动轴连接在相应的轴承上,连接在外杯底端中部轴承腔的轴承的传动轴穿出外杯与位于外杯的杯底部的托盘连接,内杯设置在外杯的杯腔内并与托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内杯的底部有凸起的波瓣状结构,在托盘的对应位置也有类似的凸起的波瓣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内杯上部端口边缘处设置有卷起的外沿,外沿将外杯端口边缘盖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内杯卷起的外沿与外杯的端口边缘设置有轴承圈,该轴承圈通过小螺钉固定于外杯的端口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轴承圈是一个分布着半球形小孔的环状薄片,外杯在与轴承圈上小孔对应的位置也抠有相同直径的半圆形小孔,小孔内有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或5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托盘与外杯之间设置有轴承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托盘与外杯之间设置有轴承圈。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或5或7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底座顶端偏心轴承腔内的轴承由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构成,传动齿轮的轴连接在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底座顶端偏心轴承腔内的轴承由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构成,传动齿轮的轴连接在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底座顶端偏心轴承腔内的轴承由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构成,传动齿轮的轴连接在推力轴承与滚珠轴承上。
专利摘要一种速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底座、外杯、内杯、托盘、内环齿轮、传动齿轮、输出齿轮,内环齿轮设置在底座、外杯间,内环齿轮是内侧设置有齿的圆环状物,内环齿轮的上下两个端部设置有圆环状沟槽,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圆环状沟槽设置有圆环状凸起的导轨,两圆环状凸起的导轨滑动镶嵌进圆环状沟槽内,带有轴的传动齿轮与内环齿轮啮合,带有传动轴的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底座顶端、外杯底端对应传动齿轮的轴及输出齿轮的传动轴处分别设置有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偏心轴承腔和中部轴承腔内设置有轴承,轴及传动轴连接在相应的轴承上,连接在外杯底端中部轴承腔的轴承的传动轴穿出外杯与位于外杯的杯底部的托盘连接,内杯设置在外杯的杯腔内并与托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勺子搅拌或者晃动杯子就能加快溶解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2567514SQ20122017064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1日
发明者章烁乐, 关景良, 王兴波, 雷运清 申请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