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8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睡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袋,尤其涉及一种有风机的睡袋,属于睡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炎热夏季高温的日子中,干燥的热空气造成屋内和寝室的床铺发烫,睡在床上发热,影响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和健康,使用空调耗电大消费高,空调价格高,一匹空调使用10小时,耗电量约为8千瓦时,使用者承担昂贵的费用,制约了低薪收入和贫困者的使用,空调在低收入人群造成不易普及和覆盖,尤其使用空调必须关闭门窗,新鲜空气和室外不能流通和补充,达不到吐旧纳新,易产生各种病菌繁衍和污染气体的积储,容易传染疾病危害健康,在本发明未作出之前,无有一种有风机的睡袋使用,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新的技术方案公开。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无有一种有风机的睡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风机的睡袋,该睡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达到利用低能耗即能让使用人调节体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上层面料、中层面料、小孔、睡袋口、下层面料、孔洞、车缝线、布管、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及下层面料是纺织面料,上层面料上有孔洞,布管的一端和孔洞连接,布管另一端连接有风机,中层面料均匀分布有小孔,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依次叠放且大小相同,以车缝线将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的上边沿、左边沿、下边沿相互缝合,以车缝线将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的右边沿相互缝合,缝合后的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的右边沿和下层面料的右边沿形成睡袋口,使用时人从睡袋口睡入睡袋,风机接通电源后产生的风通过布管从孔洞吹入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中间的空腔,风从中层面料的小孔均匀的吹到人体,人体散发的热气从睡袋口排出,达到体表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达到利用低能耗即能让使用人调节体温的目的,实用性大。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I中I.上层面料,2.中层面料,3.小孔,4.睡袋口,5.下层面料,6.孔洞,7.车缝线,8.布管,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上层面料I、中层面料2、小孔3、睡袋口 4、下层面料5、孔洞6、车缝线7、布管8、风机9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及下层面料5是纺织面料,上层面料I上有孔洞6,布管8的一端和孔洞6连接,布管8另一端连接有风机9,中层面料2均匀分布有小孔3,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以及下层面料5依次叠放且大小相同,以车缝线7将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以及下层面料5的上边沿、左边沿、下边沿相互缝合,以车缝线7将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的右边沿相互缝合,缝合后的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的右边沿和下层面料5的 右边沿形成睡袋口 4,使用时人从睡袋口 4睡入睡袋,风机9接通电源后产生的风通过布管8从孔洞6吹入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中间的空腔,风从中层面料2的小孔3均匀的吹到人体,人体散发的热气从睡袋口排出,达到体表降温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睡袋,由上层面料(I)、中层面料(2)、小孔(3)、睡袋口(4)、下层面料(5)、孔洞(6)、车缝线(7)、布管(8)、风机(9)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及下层面料(5)是纺织面料,上层面料(I)上有孔洞(6),布管(8)的一端和孔洞(6)连接,布管(8)另一端连接有风机(9),中层面料(2)均匀分布有小孔(3),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以及下层面料(5)依次叠放且大小相同,以车缝线(7)将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以及下层面料(5)的上边沿、左边沿、下边沿相互缝合,以车缝线(7)将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的右边沿相互缝合,缝合后的上层面料(I)和中层面料(2)的右边沿和下层面料(5)的右边沿形成睡袋口(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袋,属于睡袋技术领域,它由上层面料、中层面料、小孔、睡袋口、下层面料、孔洞、车缝线、布管、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及下层面料是纺织面料,上层面料上有孔洞,布管的一端和孔洞连接,布管另一端连接有风机,中层面料均匀分布有小孔,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依次叠放且大小相同,以车缝线将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的上边沿、左边沿、下边沿相互缝合,以车缝线将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的右边沿相互缝合,缝合后的上层面料和中层面料的右边沿和下层面料的右边沿形成睡袋口,使用时人睡入睡袋,风机接通电源后将风均匀的吹到人体,人体散发的热气从睡袋口排出,达到体表降温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G9/08GK202525715SQ2012201733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2日
发明者吴超 申请人:吴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