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01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
背景技术
热水瓶使用较长时间后,内胆积累较多的碱等污垢,一般不易清洗干净,即使加入食醋等去碱物质,需振荡冲洗多次,也难以清洗干净,;由于热水瓶内胆口小肚大,一般刷子难以刷洗到瓶胆内死角。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其特征是,刷子包括手柄、刷体、连接拉杆三部分,所述刷体为四个靠近手柄处两个,与之连接的远端两个,手柄处的刷体稍长,在手柄末端通过连接轴相连,手柄处的刷体与远端的刷体通过折叠扣连接,两个远端刷体与连接拉杆的底端通过固定器固定,连接拉杆的上端通过中空的刷体及手柄,在手柄首端透出;刷体均为半圆柱形,其上均匀分布刷毛。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以未打开时的形状放入热水瓶内,拉开拉杆,使刷体底部的两个较短刷体从折叠扣处分开,刷体扩展,便于刷洗瓶内胆,待刷洗完毕后,放下拉杆,刷体恢复原状,便于取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热水瓶内胆等口小肚大容器的刷洗方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示意图。图中1手柄,2连接轴,3刷体,4刷毛,5折叠扣,6固定器,7连接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其特征是,刷子包括手柄(I)、刷体(3)、连接拉杆(7)三部分,所述刷体为四个靠近手柄处两个,与之连接的远端两个,手柄处的刷体稍长,在手柄(I)末端通过连接轴(2)相连,手柄处的刷体与远端的刷体通过折叠扣(5)连接,两个远端刷体与连接拉杆(7)的底端通过固定器(6)固定,连接拉杆(7)的上端通过中空的刷体(3)及手柄(1),在手柄(I)首端透出;四个刷体均为半圆柱形,其上均匀分布刷毛(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以未打开时的形状(附图I)放入瓶胆内,拉开拉杆,使刷体底部的两个较短刷体从折叠扣处分开,刷体扩展,成为附图2的形状,便于刷洗瓶内胆,待刷洗完毕后,放下拉杆,刷体恢复原状,便于取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热水瓶内胆等口小肚大容器的刷洗方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其特征是,刷子包括手柄、刷体、连接拉杆三部分,所述刷体为四个靠近手柄处两个,与之连接的远端两个,手柄处的刷体稍长,在手柄末端通过连接轴相连,手柄处的刷体与远端的刷体通过折叠扣连接,两个远端刷体与连接拉杆的底端通过固定器固定,连接拉杆的上端通过中空的刷体及手柄,在手柄首端透出;四个刷体均为半圆柱形,其上均匀分布刷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热水瓶内胆刷子,其特征是,刷子包括手柄、刷体、连接拉杆三部分,所述刷体为四个靠近手柄处两个,与之连接的远端两个,手柄处的刷体稍长,在手柄末端通过连接轴相连,手柄处的刷体与远端的刷体通过折叠扣连接,两个远端刷体与连接拉杆的底端通过固定器固定,连接拉杆的上端通过中空的刷体及手柄,在手柄首端透出;四个刷体均为半圆柱形,其上均匀分布刷毛;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以未打开时的形状放入瓶胆内,拉开拉杆,使刷体底部的两个较短刷体从折叠扣处分开,刷体扩展,便于刷洗瓶内胆,待刷洗完毕后,放下拉杆,刷体恢复原状,便于取出。
文档编号A47L17/00GK202618764SQ20122019961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王桂红 申请人:王桂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