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08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形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U形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形枕。
背景技术
U形枕是一种强力保护颈椎的新型产品。使用时将U形枕环绕在颈部,贴在肩部上方,这样头部就有了一个有力的依托,柔软而且舒适,避免颈椎劳损的危险,提供头颈平均、柔和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多种用途,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还可适用于看书或看电视、办公室课室、出行驾驶等。 现有的U形枕U形底部位置的设计为圆弧形,当人们靠在U形枕上时颈部后方压力较大,无法很好借助头肩处的力量支撑,且充气型U形枕和普通棉制成的U形枕使用时形变范围较大,使用时缓解疲劳的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传统U形枕使用时形变较大及颈部后方压力较大,缓解疲劳效果欠佳之不足提出的一种新型U形枕。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U形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下两侧均设有凸起。进一步地,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一凹陷位。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下表面上凹成第二凹陷位。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侧凸起呈拱形。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下侧凸起呈楔形。进一步地,所述枕芯主要由慢回弹材料制成,所述慢回弹材料包括记忆棉、零压绵、聚酯聚醚型海绵及乳胶海绵。所述枕套主要由PVC植绒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U形枕使用时可以很好地借助头肩部的力量进行支撑,同时使用慢回弹材料制成的U形枕使用时形变范围较小,能够很好的缓解疲劳,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图I为所述U形枕俯视形状示意图。图2为所述U形枕侧视形状示意图。附图标记I、上侧凸起;2、下侧凸起;3、第一凹陷位;4、第二凹陷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及图2所示,所述U形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下两侧均设有凸起。进一步地,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一凹陷位3。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下表面上凹成第二凹陷位4。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侧凸起I呈拱形。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下侧凸起2呈楔形。使用此类设计在使用时可以很好的借助头肩部的力量支撑,缓解颈部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枕芯主要由慢回弹材料制成,所述慢回弹材料包括记忆棉、零压绵、聚酯聚醚型海绵及乳胶海绵。所述枕套主要由PVC植绒材料制成。使用慢回弹材料制成的U形枕在使用时形变范围小,能够保留使用者的使用曲线,更好的缓解疲劳,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U形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下两侧均设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U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一凹陷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U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下表面上凹成第二凹陷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U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侧凸起呈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U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下侧凸起呈楔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枕。所述U形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下两侧均设有凸起。进一步地,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一凹陷位。所述U形枕U形两臂中部位置下表面上凹成第二凹陷位。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上侧凸起呈拱形。所述U形枕U形底部位置下侧凸起呈楔形。进一步地,所述枕芯主要由慢回弹材料制成,所述慢回弹材料包括记忆棉、零压绵、聚酯聚醚型海绵及乳胶海绵。所述枕套主要由PVC植绒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U形枕使用时可以很好地借助头肩部的力量进行支撑,且使用慢回弹材料制成,使用时形变范围较小,能够很好的缓解疲劳,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775438SQ2012202008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聂城平 申请人:聂城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