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皮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5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椰皮火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尤其是指一种火锅。
背景技术
火锅是一种大众喜爱的民间美食,流行于各地。通常火锅使用的器皿为金属制器皿,其中铜火锅居多,在火锅加热、食用、冷却、洁新过程中,易生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这是铜与残留水或湿气、锅上沾留的调料醋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醋酸铜,它们都有毒,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把好清洗关尤为重要,稍有疏忽会造成铜锈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椰皮火锅,以解决现有金属制火锅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椰锅底部有通孔,传热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传热管与椰锅底部的通孔穿接,备帽与传热管螺纹连接,备帽与椰锅底部压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清洁卫生,椰皮是天然椰子果实去除椰汁后制成的,外层为坚硬的纤维壳,内层为可食用的厚厚的果肉。椰肉含大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益气、去风的功效,食用有益健康。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椰锅4底部有通孔,传热管2与导热板I固定连接,传热管2与椰锅4底部的通孔穿接,备帽3与传热管2螺纹连接,备帽3与椰锅4底部压接。将椰子去汁,制成半园形椰锅。使用时,将导热板置于电磁炉上,热量通过传热管传入椰锅内部,在椰锅内部加入火锅底料、汤汁、加热到相就温度后,加入原料,椰肉中营养物质进入汤汁及煮熟的原料中,即可食用。
权利要求1.一种椰皮火锅,其特征在于椰锅底部有通孔,传热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传热管与椰锅底部的通孔穿接,备帽与传热管螺纹连接,备帽与椰锅底部压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椰皮火锅,属于炊具。椰锅底部有通孔,传热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传热管与椰锅底部的通孔穿接,备帽与传热管螺纹连接,备帽与椰锅底部压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清洁卫生,椰皮是天然椰子果实去除椰汁后制成的,外层为坚硬的纤维壳,内层为可食用的厚厚的果肉。椰肉含大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益气、去风的功效,食用有益健康。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553492SQ2012202116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2日
发明者刘仁成 申请人:刘仁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