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98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睡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枕头,尤其涉及当人侧躺时能包围背部和颈部使人进入睡眠的“u”型形状的侧睡枕(A side pillow)。
背景技术
在人睡觉或者休息时,枕头实现托住头部引导睡眠或者通过保护颈椎以确保身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呼吸与血液循环顺畅的功能。但是,通常的枕头的形状为人正面躺着的时候托住具有不同高度的头部及颈部一定高度的形状,起到从后向前推颈部的作用,因而不仅不能很好的实现作为单纯床品的功能,更不能引导占据人生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中的深度睡眠,反而有着影响健康的倾向。因此,已经开发了很多为上述健康着想的、以颈部为中心的枕头。即,发明了乳胶枕、记忆海绵枕等各种各样的枕头。但是,上述健康枕也仅仅是包裹颈部的形状,因此使人进入深度睡眠尚有不足之处。即,即使是健康枕也没有很好地支撑对于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脊椎部分,因此睡觉时的姿势时常有弯曲形态的情況。当人们睡觉时由于枕头的不适当的高度与形状,有很多引起头部、颈部及肩部的姿势呈不自然的情況。因此,睡醒后颈部、肩部及腰部发生不适,有可能引发颈椎间盘突出、落枕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并且由于枕心材质太硬,头部后面受到压迫,因此颈椎部的血液循环不够顺畅,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则引起睡醒后头脑依然不清醒,严重时,大脑血管压カ提升,有着导致脑出血或者中风等危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侧睡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使其当人们睡觉时包裹颈部、背部,引导人们进入深度睡眠。(ニ)、技术方案侧睡枕,其使用空气珠,由具有一定厚度的“U”型形状,并且一端比另一端高,内部为空的外皮;设置于所述外皮的一侧面的锁定部;填充于所述外皮的内部,使所述外皮呈“U”型形状的空气珠;及形成于所述外皮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的ー侧的耳槽构成。所述耳槽设置于具有“U”型弯曲部的所述外皮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所述锁定部是由设置于所述外皮的ー侧面的长孔、设置于所述长孔上的拉链构成。(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睡枕具有如下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睡枕呈包裹人的颈部及背部的“U”型形状,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第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睡枕内部装有空气珠,此空气珠根据人在睡眠中翻身的方向及角度一起移动,起到包裹头部及颈部的作用,使人进入深度睡眠。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睡枕中填入空气珠的说明图;图中:10、侧睡枕;100、外皮;200、锁定部;210、长孔;220、拉链;300、空气珠;400、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侧睡枕的具体内容。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睡枕中填入空气珠的说明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侧睡枕10,具体的,利用空气珠300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呈具有一定厚度的“u”型形状,并且一端比另一端高,其中,该侧睡枕由内部为空的外皮100、设置于外皮100的一侧面的锁定部200、填充外皮100的内部使其形成“u”型形状的空气珠300及形成于外皮100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ー侧的耳槽400。侧睡枕10是由外皮100、锁定部200、空气珠300及耳槽400构成。侧睡枕10是为了使人进入深度睡眠而制作的。现有的枕头形状是,托住人平躺时产生不同高度的头部及颈部一定高度的形状,起到从后到前推颈部的作用,因此存在连单纯床品的功能也不能很好地执行的问题。因此,为了消除上述不便,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以在人侧躺时包裹背部及颈部等使人舒服地进入深度睡眠的侧睡枕。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侧睡枕10时,可以起到睡眠过程中自然校正姿势的效果,因此可以找到身体的均衡及隐藏着的身高。外皮100是作为侧睡枕10的表皮,内部填充着后述的空气珠300形成“u”型形状。即,外皮100具有一定厚度的“u”型形状,并且一端比另一端高,内部为空的形状。外皮100的厚度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厚度,但由于是枕头形状,因此IOcm至30cm之间最佳。只要是能填满外皮100的内部,起到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的作用,外皮100就可以使用任何材质,但是使用纯棉最佳。如图2所示,锁定部200设置于外皮100的ー侧面。锁定部200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并且由形成于外皮100的ー侧面的长孔210及设置于长孔210上的拉链220构成。长孔210设置于外皮100的ー侧面,具有使后述的空气珠300的自由通行充分的长度。拉链220起到开关长孔210缝隙的作用,以通常的方式结合于长孔210的外皮的侧面而设置。锁定部200作为填充或者取出外皮100的内部填充材料的通道。即,成了作为填充材料的空气珠300的通道。由于锁定部200可以方便取出或者填充侧睡枕10的内容物。如图3所示,空气珠300填充到外皮100的内部,起到使侧睡枕有体积感、蓬松感的作用。空气珠300呈小颗粒状,因此根据睡眠中的人翻身的方向及角度一起移动,起到包裹头部、颈部及肩部的作用,引导舒服的深度睡眠。并且,空气珠300呈小颗粒状,因此有利于枕头的透气,由于有不与水混合的特性,因此洗涤时不取出侧睡枕10的内容物也可以洗涤。空气珠300具有很优越的恢复力,因此具有长期使用也不会使枕头凹进去或者损坏的特性。作为空气珠300的材料,只要满足上述作用及所需强度,可以使用任何材料。耳槽400是指当人睡觉时使耳朵不被压扁在外皮100的表面设置的槽。即,当人枕侧睡枕10时,使人的耳朵能进入耳槽400里。耳槽400可以设置于“u”型形状的上述外皮100的具有弯曲部的外皮100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耳槽400可以根据其形态不同设置于外皮100的上部表面或者下部表面的ー侧上,但是最好是设置于具有弯曲部的外皮100的上部表面或者下部表面的ー侧,使人的肩部嵌入到“ u”型弯曲部、头部放置于具有弯曲部的上部表面或者下部表面时,耳朵不会被压。如上所述,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睡枕的具体实施例,但只是举了其中ー个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其结构和作用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不局限于附图及附图说明。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概念及实施例可以作为实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目的而作出的其他结构的修改基础被同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使用。并且 被同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修改或者变更的等效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的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均可进行多种变化、置換及变更。
权利要求1.侧睡枕,其使用空气珠,其特征在于,由 具有一定厚度的“U”型形状,并且一端比另一端高,内部为空的外皮(100); 设置于所述外皮(100)的一侧面的锁定部(200); 填充于所述外皮(100)的内部,使所述外皮(100)呈“u”型形状的空气珠(300);及 形成于所述外皮(100)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的一侧的耳槽(400)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槽(400)设置于具有“u”型弯曲部的所述外皮(100)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200)是由设置于所述外皮(100)的一侧面的长孔(210)、设置于所述长孔(210)上的拉链(220)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睡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空气珠的枕头,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一定厚度的“u”型形状,并且一端比另一端高,内部为空的外皮;设置于所述外皮的一侧面的锁定部;填充于所述外皮的内部使所述外皮呈“u”型形状的空气珠;及形成于所述外皮的上部或者下部表面的一侧的耳槽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睡枕呈包裹人的颈部及背部的“u”型形状,使人进入深度睡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睡枕内部装有空气珠,此空气珠根据人在睡眠中翻身的方向及角度一起移动,起到包裹头部及颈部的作用,使人进入深度睡眠。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636390SQ20122022036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曹晩哲 申请人:梦想领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