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冲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冲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家庭生 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饮茶和喝咖啡,冲茶和咖啡都需要杯具,传统的冲茶杯具人们在使用其进行冲泡茶叶时无法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饮用不方便。为了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目前市场上的冲泡器一般包括内杯体11与外杯体21,内杯体11与外杯体21开ロ处相连,内杯体11底部设置有漏孔12,漏孔12上方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与内杯体杯底之间设置有止水阀51,通过过滤器过滤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通过止水阀51与漏孔12的闭合与分开使得过滤后的茶水流入外杯体21内,再通过外杯体21上的杯ロ导入茶杯中即可。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止水阀51与漏孔12直接接触,漏孔12边缘与止水阀51无法紧密配合容易漏水,且止水阀51上下运动时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漏孔上设置止水环,提高止水阀与止漏环的配合度,使其不易漏水,并在止水阀上端设置限位孔,在过滤器支架上设置导向杆,通过限位孔与导向杆的配合作用实现止水阀稳定的运动。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泡器,包括内杯体、外杯体、过滤器及止水阀;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同心的设置在外杯体内部,内杯体与外杯体在杯ロ相连接形成冲泡器杯ロ,所述冲泡器杯ロ处设置有杯盖,内杯体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过滤器扣设在漏孔上方,与内杯体杯底之间形成以工作空间;所述漏孔处设置有止水阀,所述止水阀连接连杆传动机构;所述漏孔内设置有止漏环,所述止水阀上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过滤器上与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限位孔与导向杆相配合。进ー步的,所述止水阀主体成圆锥状结构,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向下的设置在止漏环处。进ー步的,所述止漏环采用弾性材料。进ー步的,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杯体杯底靠近侧壁位置的支座,所述支座上沿杯底径向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止水阀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沿内杯体轴向设置,所述传动杆上端通过设置在杯盖上的通孔伸出冲泡器主体。进ー步的,所述内杯体底部还设置有导向座,所述传动杆下端设置在导向座内。进ー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支架和过滤网,所述过滤器支架扣设在漏孔上方,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器支架ー侧,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漏孔同心的设置在过滤器支架顶部下方。进ー步的,所述内杯体杯ロ处向外延伸有挡壁,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在两者杯ロ处通过挡壁连接。进ー步的,所述漏孔上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所述止漏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圆环状凸起,所述止漏环通过凹槽与凸起配合的安装在漏孔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冲泡器止水阀成锥状结构,下落时尖端向下,与止漏环配合越来越紧密,井能够通过其自重抵 紧止漏环,提高止水阀与止漏环的密合度,不易漏水;止水阀上设置有限位孔,过滤器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杆,两者相配合使止水阀运动时的稳定度,更好的实现密封防止泄露。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为传统冲泡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冲泡器止水阀与止漏环接触状态示意图。图3为冲泡器止水阀与止漏环分离状态示意图。图中11、内杯体;12、漏孔;13、止漏环;21、外杯体;31、杯盖;32、通孔;41、过滤器支架;42、过滤网;43、导向杆;51、止水阀;52、限位孔;61、支座;62、传动杆;63、连杆;71、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2、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冲泡器,包括内杯体11、夕卜杯体21、过滤器及止水阀51 ;所述内杯体11与外杯体21同心的设置在外杯体21内部,内杯体11与外杯体21在杯ロ相连接形成冲泡器杯ロ,所述冲泡器杯ロ处设置有杯盖31,内杯体11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漏孔12 ;所述过滤器扣设在漏孔12上方,与内杯体11杯底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漏孔12处设置有止水阀51,所述止水阀51连接连杆传动机构;所述漏孔12内设置有止漏环13,所述止水阀51上端设置有限位孔52,所述过滤器上与限位孔5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43,所述限位孔52与导向杆43相配合,使止水阀51可沿导向杆43上下运动。所述止水阀51主体成圆锥状结构,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向下的设置在止漏环13处;所述止漏环13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杯体11杯底靠近侧壁位置的支座61,所述支座61上沿杯底径向铰接有连杆63,所述连杆63 —端与止水阀51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62连接,所述传动杆62沿内杯体11轴向设置,所述传动杆62上端通过设置在杯盖31上的通孔32伸出冲泡器主体;所述内杯体11底部还设置有导向座71,所述传动杆62下端设置在导向座71内;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支架41和过滤网42,所述过滤器支架41扣设在漏孔12上方,所述过滤网42设置在过滤器支架41 ー侧,所述导向杆43与所述漏孔12同心的设置在过滤器支架41顶部下方;所述内杯体11杯ロ处向外延伸有挡壁,所述内杯体11与外杯体21在两者杯ロ处通过挡壁连接;所述漏孔12上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所述止漏环13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圆环状凸起,所述止漏环13通过凹槽与凸起配合的安装在漏孔12处。在冲泡的过程中止水阀5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抵紧止漏环13,由于止水阀51与止漏环13相接处的部分直径逐渐变大,且止漏环13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以止漏环13与止水阀51能够实现密封,将内杯体11空间与外杯体21空间隔离,茶水不会流入外杯体21。当需要倒水的时候,用手按下由杯盖31上伸出冲泡器主体的传动杆62,传动杆62下端将连杆63下压,在杠杆作用下连杆63的另一端带动止水阀51沿导向杆43上升,止水阀51与止漏环13脱离,此时内杯体11中的茶水可以流入外杯体21,并可以自外杯体21中倒出。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 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冲泡器,包括内杯体、外杯体、过滤器及止水阀; 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同心的设置在外杯体内部,内杯体与外杯体在杯口相连接形成冲泡器杯口,所述冲泡器杯口处设置有杯盖,内杯体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漏孔; 所述过滤器扣设在漏孔上方,与内杯体杯底之间形成工作空间; 所述漏孔处设置有止水阀,所述止水阀连接连杆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孔内设置有止漏环,所述止水阀上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过滤器上与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限位孔与导向杆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阀主体成圆锥状结构,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向下的设置在止漏环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漏环采用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杯体杯底靠近侧壁位置的支座,所述支座上沿杯底径向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止水阀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沿内杯体轴向设置,所述传动杆上端通过设置在杯盖上的通孔伸出冲泡器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底部还设置有导向座,所述传动杆下端设置在导向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支架和过滤网,所述过滤器支架扣设在漏孔上方,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器支架一侧,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漏孔同心的设置在过滤器支架顶部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杯口处向外延伸有挡壁,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在两者杯口处通过挡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孔上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所述止漏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圆环状凸起,所述止漏环通过凹槽与凸起配合的安装在漏孔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泡器,包括内杯体、外杯体、过滤器及止水阀;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同心的设置在外杯体内部,内杯体与外杯体在杯口相连接形成冲泡器杯口,所述冲泡器杯口处设置有杯盖,内杯体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过滤器扣设在漏孔上方,与内杯体杯底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漏孔处设置有止水阀,所述止水阀连接连杆传动机构;所述漏孔内设置有止漏环,所述止水阀上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过滤器上与限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限位孔与导向杆相配合。在漏孔上设置止漏环,提高止水阀与止漏环的配合度,使其不易漏水,并在止水阀上设置限位孔,在过滤器支架上设置导向杆,通过限位孔与导向杆的配合作用实现止水阀稳定的运动。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2567810SQ20122022800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张耿豪 申请人:张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