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27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清扫用具,具体讲是一种清扫垃圾的垃圾清理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扫帚将垃圾扫入簸箕之中,再将垃圾倒进垃圾袋,在人们把一些大的垃圾放进垃圾袋之后,会有许多细小的垃圾掉落在地上,那一些细小的垃圾、灰尘或小纸片等被扫进簸箕之后,再倒入垃圾袋时会比较麻烦,很容易就会散落到地面上。公告号为CN2223733Y,公告日为1996年4月3日,名称为“垃圾装袋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装袋器,它由簸箕和桶形漏斗所组成,后者有上口和下口,两侧壁外
侧各装有2 4个挂钩,簸箕的口与装袋漏斗的上口为插扣配合。在制作这种垃圾装袋器时,要先单独制作簸箕与漏斗形箱体,然后还要将它们插扣在一起,制作步骤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方便节省材料的垃圾
清理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包括簸箕和漏斗,所述的漏斗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的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的簸箕侧壁上的开口与漏斗的上开口相通,所述的簸箕与漏斗是一体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一次成型,不需要分别加工,再装配,简化制作过程,能够节约制造成本,且方便使用,可方便的把细小的垃圾倒入垃圾袋。作为改进,它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是管状的,所述的手柄的一端开口与漏斗的下开口相通。此结构能够方便人们把持住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方便人们扫地和倾倒垃圾。作为优选,所述的管状的手柄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簸箕;2、漏斗;3、手柄。具体实施方法如附图所示,一种垃圾清理器包括簸箕I和漏斗2,所述的漏斗2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的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的簸箕I侧壁上的开口与漏斗2的上开口相通,所述的簸箕I与漏斗2是一体的。它还包括手柄3,所述的手柄3是管状的,所述的手柄3的一端开口与漏斗2的下开口相通。所述的管状的手柄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0014]在把细小的垃圾扫入簸箕I之后,只要握住漏斗2下端的手柄3,再将手柄3的下开口放入垃圾袋,再把垃圾清理器竖起,垃圾就会经过漏斗2和手柄3 进入垃圾袋。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清理器,包括簸箕(I)和漏斗(2),所述的漏斗(2)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的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的簸箕(I)侧壁上的开口与漏斗(2)的上开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簸箕(I)与漏斗(2)是一体的。
2.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垃圾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手柄(3),所述的手柄(3)是管状的,所述的手柄(3)的一端开口与漏斗(2)的下开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的手柄(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专利摘要一种垃圾清理器,包括簸箕(1)和漏斗(2),漏斗(2)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上开口大于下开口,簸箕(1)侧壁上的开口与漏斗(2)的上开口相通,簸箕(1)与漏斗(2)是一体的。它还包括手柄(3),手柄(3)是管状的,手柄(3)的一端开口与漏斗(2)的下开口相通。管状的手柄(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本实用新型垃圾清理器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一次成型,不需要分别加工,再装配,简化制作过程,能够节约制造成本,且方便使用,可方便的把细小的垃圾倒入垃圾袋。
文档编号A47L13/52GK202568148SQ2012202515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高博 申请人:高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