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67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尘地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地垫。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除尘地垫,包括本体座及刮尘条,刮尘条固定连接在本体座上部。除尘地垫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时,本体座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本体座的底部表面一般较为光滑,使得本体座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当使用者直接踩在刮尘条上时,易出现本体座滑动移位的问题,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甚至会造成使用者重心不稳而摔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不会出现本体座滑动移位的除尘地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尘地垫,包括本体座、刮尘条和防滑垫,刮尘条固定连接在本体座上部,防滑垫固定连接在本体座的底部。除尘地垫底部设有防滑垫,使得除尘地垫放置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不会出现滑动移位的问题,确保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座可以包括一个顶面、两个侧面和一个底面,两个侧面上下延伸将顶面及底面连成一体,顶面与底面平行。由此使得除尘地垫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滚动的问题,提高了除尘地垫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面上可以设有凹槽,防滑垫卡设于凹槽内。防滑垫卡设于凹槽内。凹槽将防滑垫卡紧,由此加强了防滑垫与本体座连接的稳固性,防止使用过程中防滑垫脱离本体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座的顶面与两侧面相交处可以各具有向上且高度相等的延伸端,延伸端的顶端设有向本体座中心处弯折并与本体座的顶面平行的凸缘,顶面、延伸端和凸缘共同围成卡位凹槽,刮尘条内置于卡位凹槽内且刮尘条的厚度大于本体座的延伸端的高度。卡位凹槽的内壁与刮尘条紧密贴合,使得刮尘条固定在本体座上部,且能与本体座拆分,方便进行刮尘条的更换或清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座可以内为中空形成腔室,腔室的前后两端与外部相通。由此不仅节省了制造本体座的材料,而且还减轻了除尘地垫的整体重量,方便运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座的两侧面上可以相对应地设有开孔,开孔与腔室相通。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本体座相对应设有的开孔穿设钢绳,将多个除尘地垫连接起来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座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由此使得本体座在受热、受压时不易变形,延长了除尘地垫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刮尘条可以为圈丝地垫。由此使得除尘地垫具有较强的刮除尘土的能力且易清洗。[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滑垫的形状可以为倒T字形。防滑垫上部两侧外表面与凹槽内表面紧密贴合,下部紧贴在本体座底面,使得防滑垫固定连接在本体座底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滑垫上部两侧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凸条。由此加大了防滑垫上部两侧外表面与本体座的凹槽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防滑垫不易与本体座脱离。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除尘地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体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防滑垫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除尘地垫。如图1、2所示,该除尘地垫包括本体座I、刮尘条2和防滑垫3。本体座I包括一个顶面11,一个底面12及两个侧面13,两个侧面13上下延伸将顶面11及底面12连成一体,顶面11与底面12平行。本实施例中,本体座I为长方体,有效避免了使用时出现本体座I滚动的问题。本体座I的顶面11与两个侧面13的相交处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延伸端110,两延伸端110的高度一致。延伸端110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并与顶面11平行的凸缘111,顶面11与两延伸端110和两凸缘111围成一个卡位凹槽112。本实施例中,刮尘条2为圈丝地垫,刮尘条2内置于卡位凹槽112,刮尘条2的厚度高于延伸端110的高度,凸缘111及延伸端110两者的内壁与刮尘条2紧密贴合,使得刮尘条2固定在本体座I的上部。刮尘条2可以与本体座I拆分,方便进行刮尘条2的更换或清洗。本体座I的底面12具有两个凹槽120,防滑垫3卡接在凹槽120内。本实施例中,凹槽120平行于侧面13纵向延伸并贯穿底面12,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0可以是横向设置,也可以不贯穿底面12。如图2所示,本体座I内为中空形成腔室14,腔室14前后两端与外部相通。本体座I的两侧面13上相对应地各开有两个开孔130,四个开孔130的位置两两对应并与腔室14相通。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钢绳穿过相对应开有的开孔130,将多个除尘地垫串接起来使用。本实施例中,本体座I的材料为招合金,使得本体座I在受热、受压时不易变形,延长了除尘地垫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防滑垫3的横截面为倒T字形,包括上部31和下部32。上部31为梯形,上小下大,两侧外表面具有对称分布且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条33。本实施例中,凸条33横截面为长方形,沿着防滑垫3的长边连续纵向延伸,长度与防滑垫3的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凸条33横截面可以是半圆形、倒U字形或梯形等形状,其长度可以与防滑垫3的长度不一致,也可以是不连续延伸而是分段分布。防滑垫3的上部31套进凹槽120过程中,上部31的小端处先进入凹槽12中,起到导向作用,防止错位。上部31两侧的外表面与凹槽120内表面紧密贴合,凸条33加大了上部31两侧外表面与凹槽120内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加大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下部32的上方紧贴本体座I底面12,使得防滑垫3不易于脱离本体座I。[0023]本实用新型除尘地垫一般放置在屋子的门ロ地面上,摆放时,除尘地垫的底部与地面贴合,刮尘条2的表面朝上。使用吋,使用者直接将鞋底踩在除尘地垫上,前后左右移动鞋子,即可刮除鞋底的尘土及沉垢。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座、刮尘条和防滑垫,所述刮尘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座上部,所述防滑垫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座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包括ー个顶面、两个侧面和ー个底面,所述两个侧面上下延伸将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连成一体,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防滑垫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的顶面与两侧面相交处各具有向上且高度相等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的顶端设有向本体座中心处弯折并与本体座的顶面平行的凸缘,所述顶面、延伸端和凸缘共同围成卡位凹槽,所述刮尘条内置于卡位凹槽内且刮尘条的厚度大于本体座的延伸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内为中空形成腔室,所述腔室的前后两端与外部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的两侧面上相对应地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腔室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座的材料为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尘条为圈丝地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为倒T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的上部的两侧外表面设有凸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地垫。包括本体座、刮尘条和防滑垫,刮尘条固定连接在本体座上部,防滑垫固定连接在本体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除尘地垫,底部增加了防滑垫,使得除尘地垫放置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不会出现滑动移位的问题,确保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A47L23/24GK202619608SQ20122026339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余标 申请人:余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