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内圆底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99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内圆底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的炊具,具体是一种复合内圆底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炒锅有使用在电磁炉上也有使用在明火炉具上的,但是使用在电磁炉上的平底炒锅,由于锅内底也是平底结构,不符合我国传统的煮食习惯,因此这种结构使人们炒菜不方便,而且浪费食油;使用在明火上的圆底炒锅不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只能在明火炉具上使用,而且这种圆底炒锅不能平稳地摆放在灶台上,摆放位置受到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在明火使用,又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而且省食油,人性化设计内弧底的复合内圆底炒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内圆底炒锅,包括锅体,其中,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为圆弧结构,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平底结构;在锅体底部的外侧还设有导磁层。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外凸平台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锅体底部的内侧为圆弧结构,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平底结构的炒锅,并在锅体底部的外侧设置导磁层。这样本结构的炒锅既可以在明火上使用,也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而且内底为圆底的结构不但符合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在炒菜过程更灵活和方便使用,而且节省食油;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平底结构,使产品不局限于摆放位置,可平稳自然随意摆放在任何位置。进一步的改进是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外凸平台结构,这样锅底加厚了,使产品底部不易变形,传热更均匀,由于复合底会储藏大量的热能,故此当用较大火力加热约三分钟后,可适当调低火力,利用复合底的高温热量继续煮食,这样可将食物的营养和原味更好保留住,这样锅具完全起到低碳、节能、健康的煮食潮流。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中1锅体,11内侧,12外侧,2导磁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内圆底炒锅,包括锅体1,其中,锅体I底部的内侧11为圆弧结构,锅体I底部的外侧12为平底结构;在锅体I底部的外侧还设有导磁层2。在本实施例中锅体I底部的外侧为外凸平台结构,这样使产品底部不易变形,传热更均匀,由于复合底会储藏大量的热能,故此当用较大火力加热约三分钟后,可适当调低火力,利用复合底的高温热量继续煮食,这样可将食物的营养和原味更好保留住,这样锅具完全起到低碳、节能、健康的煮食潮流。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不仅可以在明火上使用,也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而且内底为圆底的结构不但符合我国传统的煮食习惯,在炒菜过程更灵活和方便使用,而且节省食油;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平底结构,使产品不局限于摆放位置,可平稳自然随意摆放在任何位置。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内圆底炒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I)底部的内侧(11)为圆弧结构,锅体(I)底部的外侧(12)为平底结构;在锅体(I)底部的外侧还设有导磁层(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内圆底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I)底部的外侧为外凸平台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内圆底炒锅,包括锅体,其中,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为圆弧结构,锅体底部的外侧为平底结构;在锅体底部的外侧还设有导磁层。本实用新型的炒锅既可以在明火使用,又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而且省食油,摆放位置不受局限。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653877SQ2012202977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伍建明 申请人:美亚(肇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