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47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套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套夹。
背景技术
以前,人们睡觉所用的被子都是用针线将被面与棉絮缝制而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种被里被面连成一体的被套被人们广泛使用,使用时直接将被套套在棉絮上即可,拆卸时可直接将被套取下,这种被套使用方便且节省时间,外表看上去也美观大方。但是被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了传统的针线固定,里面的棉絮常常会蜷缩到一起,在使用时舒适感降低,整理被子时也存在不便,被子叠起来后也由于厚薄不匀美观度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套夹,该被套夹可以避免被套内的棉絮蜷缩到一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夹体,所述的夹体为弹性件,夹体包括基板,基板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第二夹板,第一、第二夹板的末端分别朝内侧相向设置有一、第二夹持部,第一、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供被套穿过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夹体外部还设有与夹体形状相吻合的护套。本实用新型的护套为软质塑料。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夹板的长度为5_8cm。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套好棉絮的被套从第一、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开口穿过,由于夹体是个弹性件,所以它可以卡设在被套上,起到紧固被套与棉絮的作用,这样棉絮的位置被固定,不会随意移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被套夹,包括夹体1,夹体I为弹性件,包括基板2,基板2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第二夹板3、4,第一、第二夹板3、4的末端分别朝内侧相向设置有一、第二夹持部5、6,第一、第二夹持部5、6之间形成供被套穿过的开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夹体I外部还设有与夹体I形状相吻合的护套7,作为更优选的方案,护套7采用软质塑料,这样与人体相接触时舒适度更高。护套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制作,以配合不同颜色的被套使用,保持外观的一致性。[0013]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第二夹板3、4的长度为58cm,同时第一、第二夹持部5、6之间的开口度一般应以恰好夹紧被套与其中的棉絮为宜。在使用时,一般可在被套的四边或相对应的两边,或被套的四角区域进行固定,从而使被套内的棉絮不易蜷缩,保持棉絮的平整度。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被套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体(I),所述的夹体(I)为弹性件,夹体包括基板(2),基板(2)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第二夹板(3、4),第一、第二夹板(3、4)的末端分别朝内侧相向设置有一、第二夹持部(5、6),第一、第二夹持部(5、6)之间形成供被套穿过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套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体(I)外部还设有与夹体(I)形状相吻合的护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套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7)为软质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套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3、4)的长度为5_8c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套夹。包括夹体,所述的夹体为弹性件,夹体包括基板,基板相对应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第二夹板,第一、第二夹板的末端分别朝内侧相向设置有一、第二夹持部,第一、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供被套穿过的开口。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套好棉絮的被套从第一、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开口穿过,由于夹体是个弹性件,所以它可以卡设在被套上,起到紧固被套与棉絮的作用,这样棉絮的位置被固定,不会随意移动。
文档编号A47G9/00GK202664979SQ2012203086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明, 陈少文, 余波 申请人:淮南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