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5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烤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烤箱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提高加热速率、改善热效率、减少能量流失、节省能源的烤箱结构。
背景技术
烤箱可供烘培面包、烤饼干,甚至是烤鸡,使用上相当方便,因此,烤箱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小家电之一。目前市面上普遍常见的烤箱结构,主要是在烤箱的内部空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多个电热管,且上、下电热管间呈相互平行排列。据此,便能通过启动电热管作 动,使电热管将电能转换成辐射能,并将此一辐射热能传导给烘烤物,而达对烘烤物加热、烹熟的效
果O然而,因现有的烤箱受限于本身的内部加热空间固定,无法视食材的尺寸改变加热空间的大小,使得现有的烤箱在实际施行烘烤食材时,纵使食材本身尺寸小或为扁薄状,加热管仍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升温加热动作;而此一情形导致现有的烘烤效率低,且需耗费较多能源,并因此造成烘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加热速率、改善热效率及减少能量流失的烤箱结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由以下的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种烤箱结构,其中,包括一烤箱壳体、至少一发热源、至少一移动驱动组及一位置检测单元;该烤箱壳体内部具有烘烤空间,所述烘烤空间的上端与下端处设有遮板;所述发热源是装设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的烘烤空间的上端处或/及下端处;所述移动驱动组连设所述发热源及遮板,以驱动所述发热源及遮板往中央或往远离中央的方向移位;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连接该移动驱动组。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发热源设于该烘烤空间的上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所述滑座分别枢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所述发热源上侧的遮板。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发热源设于该烘烤空间的下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所述滑座分别枢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所述发热源下侧的所述遮板。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发热源设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与下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二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该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其中一所述滑座上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另一所述滑座上 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而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上方的所述结合片,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下方的所述结合片,上方的所述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该发热源上侧的所述遮板,下方的所述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该发热源下侧的所述遮板。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所述一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令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上述的烤箱结构,其中,所述烤箱壳体外侧设置有外壳。一种烤箱结构,包括一烤箱壳体、至少一发热源、至少一移动驱动组及一位置检测单元;令发热源装设于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或下端,或在烤箱壳体内部的上下端处同时设置发热源;移动驱动组连设发热源,以通过移动驱动组驱动发热源往中央或往外侧移位;另配合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烘烤物的高度;所述移动驱动组能同时传动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位移并检测烘烤物的大小据此,便能视烘烤物的大小差异,通过移动驱动组驱动发热源移位至最佳位置,且发热源能位于最佳的烘烤高度,以缩小烘烤容积,达到提高加热速率,改善热效率,减少能量流失及节省能源的效果。如上所述的烤箱结构,其中,当发热源设于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处时,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令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螺杆,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滑座上各枢接一连杆的第一端,而各连杆的第二端则枢接于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发热源与位于发热源上侧的遮板;当动力源启动以带动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螺设在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的二滑座便会往内或往外移位,并据此经连杆连动结合片上移或下移,进而达到发热源与遮板上升或下降,调整烤箱内部的烘烤容积。如上所述的烤箱结构,其中,当发热源设于烤箱壳体内部的下端处时,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令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螺杆,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滑座上各枢接一连杆的第一端,而各连杆的第二端则枢接于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发热源与位于发热源下侧的遮板;如此便能调整位于烤箱壳体内部下端处的发热源与烘烤物的距离。如上所述的烤箱结构,其中,当发热源设于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与下端处时,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二结合片,连杆单元具有第一 四连杆;令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螺杆,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其中一滑座上枢接第一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另一滑座上枢接第二、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而第一、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上 方结合片,第三、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下方结合片,该上方的结合片固定发热源与位于发热源上侧的遮板,该下方的结合片固定发热源与位于发热源下侧的遮板;如此便能调整位于烤箱壳体内部上、下端处的发热源与烘烤物的距离。如上所述的烤箱结构,其中,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滑座固接,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检测杆,令检测杆穿设延伸于烤箱壳体内部,于连结杆上套接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接触开关;据此,当动力源启动以经螺杆传动滑座移位时,将连带连结杆及套接在连结杆上的检测杆位移,直至检测杆碰触烘烤物而无法在位移时,固定在连结杆上的接触开关仍因动力源转动的关系,而持续往前移位,直到接触检测杆后,方通知动力源停止运转,发热源不再移动,并位处较佳的烘烤距离。如上所述的烤箱结构,其中,在烤箱壳体外侧进一步设置有外壳,以罩覆移动驱动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局部放大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局部组合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组合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的侧视作动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烤箱结构的侧视作动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I烤筘壳体12遮板
II烘烤空间2发热源 3移动驱动组31动力源
32螺杆321第一螺纹段
322第二螺纹段33滑座
34连杆单元341第一连杆
342第二连杆343第三连杆
344第四连杆35结合片
4位置检测单元41连结杆
42弹性元件43接触开关
44检测杆A烘烤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目的及达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揭示的附图及元件符号。请参阅图I所示,为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烤箱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烤箱结构包括有一烤箱壳体I、至少一发热源2、至少一移动驱动组3及一位置检测单元4 ;发热源2装设于烤箱壳体I内部的烘烤空间11的上端处或/及下端处;移动驱动组3连接设置发热源2,通过移动驱动组3驱动发热源2往中央或往外侧移位;另配合位置检测单元4检测烘烤物A的高度,以视烘烤物A的大小差异,通过移动驱动组3驱动发热源2移位至最佳位置,使发热源2能位于最佳的烘烤高度,且得以缩小烘烤容积,达到提高加热速率,改善热效率,减少能量流失及节省能源的效果。其中,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附图中,该烤箱结构系在烤箱壳体I的烘烤空间11的上、下端处各设置有发热源2,并在烤箱壳体I的二侧设移动驱动组3 ;以下再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中所揭示的较佳实施例参阅图1、2所示,于烤箱壳体I内部的烘烤空间11的上端与下端处各设置有发热源2,并分别在上端发热源2的上侧与下端发热源2的下侧设置遮板12 ;该移动驱动组3包括一动力源31、一螺杆32、二滑座33、一连杆单元34及二结合片35 ;连杆单元34具有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 ;动力源31的出力端连接螺杆32,螺杆32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21与第二螺纹段322,二滑座33分别螺设在该螺杆32的第一螺纹段321与第二螺纹段322上;其中一滑座33上枢接第一连杆341、第四连杆344的第一端,另一滑座33上枢接第二、第三连杆342、343的第一端,而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的第二端枢接于上方结合片35,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的第二端枢接于下方结合片35,该上方的结合片35固定上方的发热源2与上遮板12,该下方的结合片35固定下方的发热源2与下遮板12。参阅图4、5、6,当将烘烤物A置入烘烤空间11并启动烤箱进行烘烤作业时,动力源31便开始运转,且带动螺杆32随之转动,由于二滑座33分别螺接于螺杆32的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21与第二螺纹段322,因此,当动力源31启动以带动螺杆32顺时针旋转时,螺设在第一螺纹段321与第二螺纹段322上的二滑座33便会往外移位,而二滑座33往外移位的动作将牵引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第三连杆343及第四连杆344,使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连动上结合片35向下移动,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连动下结合片35向上移动,因上结合片35与下结合片35上均固定有发热源2与遮板12,因此,上、下方的发热源2与遮板12便各自随上结合片35与下结合片35下降与上升,进而缩小烤箱内部的烘烤空间11的容积。参阅图1、3,该位置检测单元4包括一连结杆41、一弹性元件42、一接触开关43及一检测杆44 ;连结杆41与一滑座33固接,连结杆41接近末端处套接检测杆44,令检测杆44穿设延伸于烤箱壳体I内部的烘烤空间11,于连结杆41上套接检测杆44之后的区段上套设弹性元件42,且连结杆41的末端固定接触开关43,使接触开关43位于弹性元件42之后。
·[0038]请参阅图4、5、6,当动力源31开始转动并经螺杆32传动滑座33移位时,将连带使连结杆41及套接在连结杆41上的检测杆44位移,直至检测杆44碰触烘烤物A而无法再位移时,由于接触开关43是固定在连结杆41末端,而连结杆41仍受动力源31旋转间接带动的关系,而持续往前移位,直到接触开关43碰触检测杆44后,方通知动力源31停止运转,使发热源2与遮板12不再移动。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烤箱结构亦可仅在烤箱壳体I的烘烤空间11上端处设置发热源2,此时该移动驱动组3仅需设置上方的结合片35与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 ;若仅在烤箱壳体I的烘烤空间11下端处设置发热源2,此时该移动驱动组3仅需设置下方的结合片35与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烤箱结构可进一步在烤箱壳体I外侧设置外壳(图中未表示),以罩覆移动驱动组3使之不显露在外。以上所举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致依本实用新型的创意精神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亦应包括在本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烤箱壳体、至少一发热源、至少一移动驱动组及一位置检测单元;该烤箱壳体内部具有烘烤空间,所述烘烤空间的上端与下端处设有遮板;所述发热源是装设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的烘烤空间的上端处或/及下端处;所述移动驱动组连设所述发热源及遮板,以驱动所述发热源及遮板往中央或往远离中央的方向移位;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连接该移动驱动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源设于该烘烤空间的上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所述滑座分别枢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所述发热源上侧的遮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源设于该烘烤空间的下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一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二所述滑座分别枢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结合片,该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所述发热源下侧的所述遮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源设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与下端处,该移动驱动组包括一动力源、一螺杆、二滑座、一连杆单元及二结合片,所述连杆单元具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该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二所述滑座分别螺设在该螺杆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上,其中一所述滑座上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另一所述滑座上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而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上方的所述结合片,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下方的所述结合片,上方的所述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该发热源上侧的所述遮板,下方的所述结合片固定所述发热源与位于该发热源下侧的所述遮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所述一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一连结杆、一弹性元件、一接触开关及一检测杆;该连结杆与一所述滑座固接,所述连结杆接近末端处套接所述检测杆,令所述检测杆穿设延伸于所述烤箱壳体内部,于所述连结杆上套接所述检测杆之后的区段上套设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之后再设所述接触开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壳体外侧设置有外壳。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壳体外侧设置有外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箱结构,包括烤箱壳体、支撑架、发热源、移动驱动组及位置检测单元;令支撑架设于烤箱壳体内,且将发热源装设于烤箱壳体内部的上端或下端,或在烤箱壳体内部的上下端处同时设置发热源;移动驱动组连设发热源,以通过移动驱动组驱动发热源移位;据此,以通过移动驱动组驱动发热源移位,且配合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烘烤物的高度,使发热源能位于最佳的烘烤高度,并缩小烘烤容积,达到提高加热速率,改善热效率,减少能量流大及节省能源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2714736SQ20122033400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吴伟德 申请人:遍视利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