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00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水的容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热水与冷水共存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又暖温杯,通常用来存放高温度液体,延缓其降温速度,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在使用保温杯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在需要饮用时,液体的温度无法降低,容易烫嘴。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10月29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720088917.7”的“保温速冷茶杯”,它既适用于夏季速冷却茶水,又能在冬季有很好的茶水保温性能。它由保温杯盖、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三部分组成,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内层杯体与保温杯盖、外层杯体与保温杯盖之间可方便的拆分或组合,杯盖为保温结 构。人们在夏季使用时可以取出内层杯体及泡沫隔热保温材料层,将杯盖直接与外层杯体连接使用,有利于杯中茶水的速冷。冬季则将内层杯体外面套上泡沫隔热保温材料层后连接在外层杯体内,杯盖直接与内层杯体连接使用。这种杯子使用非常麻烦,而且只能单独选择保温功能或不保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既能保温,在需要饮用时又能快速冷却的保温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杯,它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通过夹层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在下腔内设置有保温内胆,所述的夹层中间开设有过水通道,在瓶体侧壁设置有控制过水通道通断的开关。下腔内的水可以保温,上腔内的水能快速冷却,在饮用时不会烫嘴,在一个保温杯热水和凉水共存,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设计更加的人性话,更加的方便快捷。在凉水喝完后,盖上瓶盖1,打开瓶体2侧壁的开关4就能使上腔与下腔互通,倒转杯身,下腔的部分热水就能流入上腔,再关上开关4后,上腔内的热水经冷却又可继续饮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的瓶体的中间收腰,夹层安装于瓶体的收腰处。更方便手持,及增加夹层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腔内的水可以保温,上腔内的水能快速冷却,在饮用时不会烫嘴,在一个保温杯热水和凉水共存,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设计更加的人性话,更加的方便快捷。在凉水喝完后,盖上瓶盖,打开瓶体侧壁的开关就能使上腔与下腔互通,倒转杯身,下腔的部分热水就能流入上腔,再关上开关后,上腔内的热水经冷却又可继续饮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保温杯,它包括瓶体2和瓶盖1,所述的瓶体2的中间收腰,在瓶体2设置有夹层3,夹层3安装于瓶体2的收腰处,该夹层3将瓶体2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的下腔内设置有保温内胆5,所述的夹层3中间开设有过水通道,在瓶体2侧壁设置有控制过水通道通断的开关4。打开瓶体2侧壁的开关4就能使上腔与下腔互通,关上开关4,上腔与下腔就分隔开来。本实用新型下腔内的水可以保温,上腔内的水能快速冷却,在饮用时不会烫嘴,在一个保温杯热水和凉水共存,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设计更加的人性话,更加的方便快捷。在凉水喝完后,盖上瓶盖1,打开瓶体2侧壁的开关4就能使上腔与下腔互通,倒转杯 身,下腔的部分热水就能流入上腔,再关上开关4后,上腔内的热水经冷却又可继续饮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杯,它包括瓶体(2)和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2)通过夹层(3)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在下腔内设置有保温内胆(5),所述的夹层(3)中间开设有过水通道,在瓶体(2 )侧壁设置有控制过水通道通断的开关(4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2)的中间收腰,夹层(3)安装于瓶体(2)的收腰处。
专利摘要一种保温杯,它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的瓶体通过夹层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在下腔内设置有保温内胆,所述的夹层中间开设有过水通道,在瓶体侧壁设置有控制过水通道通断的开关。所述的瓶体的中间收腰,夹层安装于瓶体的收腰处。本实用新型下腔内的水可以保温,上腔内的水能快速冷却,在饮用时不会烫嘴,在一个保温杯热水和凉水共存,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设计更加的人性话,更加的方便快捷。在凉水喝完后,盖上瓶盖,打开瓶体侧壁的开关就能使上腔与下腔互通,倒转杯身,下腔的部分热水就能流入上腔,再关上开关后,上腔内的热水经冷却又可继续饮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2681438SQ2012203450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宏斌, 刘立园, 刘璐, 武腾云, 金燕, 乐方健 申请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