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安全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01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幼儿安全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特别是一种婴幼儿安全毯。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很多父母每日忙于工作,即使回到家里,也会由于操持家务,无暇顾及孩子,而雇佣保姆目前也只有少数家庭才能负担得起。因此,对于大部分家庭,经常会出现父母因家务等事临时离开,孩子独处一屋在情况。这时候,孩子特别是尚未懂事的婴幼儿独自玩耍时的安全问题成为很多家庭担忧的焦点。然而,针对这一需求,现有市场尚属空白。虽然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婴幼儿娱乐产品(如玩具等)和纺织品(如毛毯等),但很少有产品能将婴幼儿安全这一需求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它为婴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在婴幼儿离开该安全区域时会报警提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它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及外置的无线报警接收器构成;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内部设有监控报警装置,该监控报警装置是由主微控制器单元连接音乐播放单元、彩灯单元及与无线报警接收器对应的无线发送模块构成,监控报警装置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感应区内设的薄膜开关控制。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薄膜开关为三层结构,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薄膜电路层,中间为通孔海绵层,薄膜电路层的内层涂有导电涂料。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音乐播放单元由存储卡模块、音频解码模块、功放模块、扬声器连接构成。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感应区由内到外划分I级感应区、2级感应区及3级感应区。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I级感应区的中央区域为中心娱乐控制区,中心娱乐控制区分别设有彩灯控制区、音频控制区。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彩灯单元以同心内外圈的形式分布于婴幼儿安全毯本体中,分别为位于中心娱乐控制区外围的彩灯I区及位于3级感应区外围的彩灯2区。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接口连接薄膜开关,控制电路接口另接彩灯控制区的彩灯控制开关以及音频控制区的音频控制开关。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由副微控制器单元、无线接收模块、LED报警灯以及报警蜂鸣器连接构成。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外接安全开关。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中副微控制器单元上连接有静音开关。[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在普通毛毯舒适、保暖的基础上,可以让婴幼儿在其上面玩耍。为了防止父母临时走开的时候,婴幼儿自己爬出毛毯而触及家里的危险物品,如电源、桌角、尖锐物品等,在毯子上设定了若干安全范围,并加装自动感应功能,可以随时监测婴幼儿是否离开毯子范围。当婴幼儿因翻滚或爬行离开安全范围时,产品会通过灯光、音乐等措施吸引孩子爬回安全区域,并在必要的时候发出报警信号至父母手中的接收器,提醒父母注意。另外,利用灯光音乐区域实现婴幼儿的娱乐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安全毯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控报警装置电路方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开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报警接收器电路方框结构示意图;图中,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主微控制器单元2、中心娱乐控制区3、1级感应区4、2级感应区5、3级感应区6、彩灯控制区7、音频控制区8、扬声器9、彩灯I区10、彩灯2区
11、薄膜电路层12、导电涂料13、通孔海绵层14、存储卡模块15、无线发送模块16、薄膜开关17、安全开关18、音乐播放单元19、功放模块20、音频解码模块21、彩灯单元22、无线接收模块23、LED报警灯24、副微控制器单元25、报警蜂鸣器26、静音开关27、控制电路接口2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它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及外置的无线报警接收器构成;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采用舒适、保暖的棉、毛、绒等纺织物覆盖,并且绘有婴幼儿喜爱的彩色图案。此款安全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2*2米、3*3米等,面积越大,婴幼儿的活动范围越广,但占用的空间也越大。如图2所示,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内部设有监控报警装置,该监控报警装置是由主微控制器单元2连接音乐播放单元19、彩灯单元22及与无线报警接收器对应的无线发送模块16构成,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接口 28连接薄膜开关17,控制电路接口 28另接彩灯控制区7的彩灯控制开关以及音频控制区8的音频控制开关,监控报警装置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感应区内设的薄膜开关17通过控制电路接口 28触发,由主微控制器单元2控制。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外接安全开关18,用于开关安全毯的安全报警功能,当安全报警功能关闭时,婴幼儿安全毯仅提供除安全报警以外的娱乐功能,包括彩灯I区的控制以及音乐播放控制。主微控制器单元2用于对安全毯的音乐播放单元19、彩灯单元22及无线发送模块16进行控制,实现安全功能。所述的音乐播放单元19由存储卡模块15、音频解码模块21、功放模块20、扬声器9连接构成。音频解码模块21内置微控制器和存储卡驱动,可以控制存储卡模块15,从而读取存储卡模块15中的音频文件,之后经过音频解码模块21的解码及数模转换,将左右声道的音频信息传输给功放模块20,经功放模块20功率放大后传给位于安全毯中央的扬声器9播放。[0025]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感应区由内到外划分I级感应区4、2级感应区5及3级感应区6。所述的I级感应区4的中央区域为中心娱乐控制区3,中心娱乐控制区3分别设有彩灯控制区7、音频控制区8及扬声器9。所述的彩灯单元22以同心内外圈的形式分布于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中,分别为位于中心娱乐控制区3外围的彩灯I区10及位于3级感应区6外围的彩灯2区11。彩灯I区10由主微控制器单元2控制,通过LED闪烁供婴幼儿玩耍以及吸引婴幼儿返回毯子中央。为了防止因经常玩耍彩灯而削弱彩灯对婴幼儿的吸引力,报警时,彩灯I区将以更加高频、炫丽的方式闪烁。彩灯2区11用于吸引婴幼儿不要远离安全毯。彩灯控制区7供婴幼儿玩耍使用,通过多个模式开关,使彩灯I区10在主微控制器单元2的控制下以不同的模式闪烁。该区域的控制开关可通过薄膜开关17或者其他较为舒适、成熟的开关方式实现。音频控制区8供婴幼儿玩耍使用,提供上/下一曲控制以及音乐开关功能(婴幼儿控制音量不当会影响听力,故在此不提供该功能)。该区域的控制开关可通过薄膜开关17或者其他较为舒适、成熟的开关方式实现。扬声器9播放音乐,用于娱乐以及吸引婴幼儿返回毯子中央,内置于毯子内部,外部不可见。如图3所示,在该毯设计中,感应区的控制采用现有成熟技术薄膜开关电路实现。所述的薄膜开关17为三层结构,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薄膜电路层12,中间为通孔海绵层14,薄膜电路层12的内层涂有导电涂料13。通孔海绵层14可根据舒适度要求以及婴幼儿体重的阈值决定海绵的厚度和硬度,从而区分婴幼儿以及一般物体。毯子上无压力时,通孔海绵层14将上下薄膜电路层12上的导电涂料13隔开,无法导通;当有婴幼儿在上时,该区域的上下薄膜电路层12上的导电涂料13通过通孔海绵层14导通,产生信号变化,传输至主微控制器单元2,从而检测到婴幼儿的存在。通过此薄膜开关,这三个感应区实现的安全报警机制如下I、当婴幼儿在I级感应区4时,安全毯处于安全状态;2、当婴幼儿爬到2级感应区5时,安全毯处于预报警状态,主微控制器单元2会控制音频播放单元19通过位于毯中央的扬声器9播放音乐,并使彩灯I区10闪烁,通过声光吸引婴幼儿爬回到感应区I ;3、若婴幼儿继续向外爬至边缘的3级感应区6时,安全毯将处于报警状态。这时毯子在主微控制器单元2的控制下,会在声光吸引的基础上通过无线发送模块16向父母携带的无线报警接收器发送报警信号,督促父母回来照顾处理。4、若婴幼儿不小心爬出安全毯,所有区域均未检测到目标存在时,说明此时的婴儿已处于不可控的区域。安全毯在主微控制器单元2的控制下除了继续2、3步骤中的效果外,还会打开四周的彩灯2区11,进一步增强灯光效果,以期在父母回来之前,将婴幼儿吸引在安全毯附近,进一步降低危险系数。如图4所示,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由副微控制器单元25、无线接收模块23、LED报警灯24以及报警蜂鸣器26连接构成,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中副微控制器单元25上连接有静音开关27。无线报警接收器为父母手持部分,可以在百米范围内接收婴儿毯主体部分传来的报警信号,并发出蜂鸣提示。静音开关23可以控制报警声音,按下时不发声,只有报警灯24闪烁,适用于需要静音的特殊环境。在电源的设计上采用了电源适配器和电池两种供电方式,方便不同场合的使用,增加了毯子的适应性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电源适配器的选择上,选用9V直流的电源为单片机、无线模块和MP3供电。不管采用哪种供电方式,我们都保证在毯子附近,婴幼儿可以接触的地方都是低电平,都在IOV以下,并且电流也较小,这样可以保证婴幼儿的彻底安全。由于毯子及附近均为低电压和低电流,并且导电涂料和毯子本身之间有绝缘物质做保护,该毯子本身不会对婴幼儿造成伤害;为了防止由于地面潮湿和有水洒到芯片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在芯片部分用防水物质进行包裹的方法,只需要将LED显示部分和按钮部分留在外面即可;在毯子本身的材质选择上,则可以根据现在市场上消费者普遍认可的材料作为所选材料,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模块设计。另外,通过我们的设计,婴幼儿在玩耍时候的安全又多了一层保证。父母在看守孩子时候,也可以在屋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不需要时时刻刻紧盯在孩子周围,并且能够知道孩子的安全保证。
权利要求1.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它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及外置的无线报警接收器构成;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内部设有监控报警装置,该监控报警装置是由主微控制器单元(2)连接音乐播放单元(19)、彩灯单元(22)及与无线报警接收器对应的无线发送模块(16)构成,监控报警装置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感应区内设的薄膜开关(17)控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开关(17)为三层结构,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薄膜电路层(12),中间为通孔海绵层(14),薄膜电路层(12)的内层涂有导电涂料(13)。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乐播放单元(19)由存储卡模块(15)、音频解码模块(21)、功放模块(20 )、扬声器(9 )连接构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感应区由内到外划分I级感应区(4)、2级感应区(5)及3级感应区(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级感应区(4)的中央区域为中心娱乐控制区(3),中心娱乐控制区(3)分别设有彩灯控制区(7)、音频控制区(8)。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灯单元(22)以同心内外圈的形式分布于婴幼儿安全毯本体(I)中,分别为位于中心娱乐控制区(3)外围的彩灯I区(10)及位于3级感应区(6)外围的彩灯2区(11)。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接口( 28 )连接薄膜开关(17 ),控制电路接口( 28 )另接彩灯控制区(7 )的彩灯控制开关以及音频控制区(8)的音频控制开关。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由副微控制器单元(25 )、无线接收模块(23 )、LED报警灯(24 )以及报警蜂鸣器(26 )连接构成。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报警装置外接安全开关(18)。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报警接收器中副微控制器单元(25)上连接有静音开关(2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特别是一种婴幼儿安全毯。它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及外置的无线报警接收器构成;所述的婴幼儿安全毯本体内部设有监控报警装置,该监控报警装置是由主微控制器单元连接音乐播放单元、彩灯单元及与无线报警接收器对应的无线发送模块构成,监控报警装置由婴幼儿安全毯本体感应区内设的薄膜开关控制。当婴幼儿因翻滚或爬行离开安全范围时,产品会通过灯光、音乐等措施吸引孩子爬回安全区域,并在必要的时候发出报警信号至父母手中的接收器,提醒父母注意。
文档编号A47G9/02GK202739465SQ20122036838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9日
发明者赵晓沐, 王钰博, 芦杰亮 申请人:赵晓沐, 王钰博, 芦杰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