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面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318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面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面包机,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的家用自动面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地区,家用自动面包机已普遍进入家庭,这种面包机可以实现自动烤制面包的全过程,搅面,发酵、醒面,烘烤和保温。而现有的面包机产品典型的结构形式一般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马达转动和传动装置实现搅面,控制面包桶外的发热管加热以烘烤面包桶内的面包,其中,发热管设置在烤腔体的内侧面,发热管的热量热辐射到面包桶上,以达到烤熟面包的目的,这种结构的面包机由于受发热管的冷端及安装位置的影响,面包在加热过程中,外表皮的烧色总是不均匀,靠近发热管附近的局部地方易烧糊,而其他有些局部的地方则呈白色,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且受热均匀的自动面包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受热形式,烤制产品皮薄,烧色均匀,方便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面包机,包括有面包机内的烤箱腔体及面包桶,面包桶安装在底座上,置于面包桶内的搅拌棒通过传动装置与马达连接,该面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发热管及马达,其中所述烤箱腔体内的发热管设置在面包桶的周边,且发热管设置上下两层,呈弯路环形结构。发热管通过陶瓷固定块和法兰片安装在烤箱腔体的内侧面。所述法兰片与发热管的管身铆接。所述烤箱腔体的侧壁装设有感应烤箱腔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动面包机的发热管采用上下两层设计,且呈弯路环形,从而实现面包烘烤的立体受热形式,在面包加热和烘烤过程中,烤箱腔体内的温度更加均匀,面包发酵和烘烤的风味和外表烧色比现有的产品更好。由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自动面包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面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面包机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面包机,包括面包机内的烤箱腔体3及面包桶4,面包桶4安装在底座6上,置于面包桶4内的搅拌棒8通过传动装置7与马达5连接,该面包机的壳体1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该控制面板2分别控制发热管9及马达5,其中所述烤箱腔体3内的发热管9设置在面包桶4的周边,且发热管9设置上下两层,呈弯路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发热管9通过陶瓷固定块和法兰片11安装在烤箱腔体3的内侧面。所述法兰片11与发热管9的管身铆接。所述烤箱腔体3的侧壁装设有感应烤箱腔体3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所述发热管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该发热管9管身由抗氧化能力强的不锈钢制成。该自动面包机的工作原理为控制面板2所采用的单片微电脑控制器中,预先设置有各种面包的制作程序,按照不同的配方和重量,面包烧色要求,控制面包的搅拌、发酵、醒面和烘烤过程,其中,控制面板2控制搅拌马达5转动,马达5通过传动装置7驱动搅拌棒8实现搅面,同时,控制面板2控制面包桶4外的发热管9加热,以烘烤面包桶4内的面包,温度传感器10感应烤箱腔体3内的温度,通过控制面板2来控制发热管9的通断,和烤箱腔体3内发酵和烘烤的温度。从而实现面包烘烤的立体受热形式,在面包加热和烘烤过程中,烤箱腔体内的温度更加均勻,面包发酵和烘烤的风味和外表烧色比现有的产品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因此,凡一切与本实用新型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面包机,包括有面包机内的烤箱腔体及面包桶,面包桶安装在底座上,置于面包桶内的搅拌棒通过传动装置与马达连接,该面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发热管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腔体内的发热管设置在面包桶的周边,且发热管设置上下两层,呈弯路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面包机,其特征在于:发热管通过陶瓷固定块和法兰片安装在烤箱腔体的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面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片与发热管的管身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面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腔体的侧壁装设有感应烤箱腔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面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面包机,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的自动面包机,包括有面包机内的烤箱腔体及面包桶,面包桶安装在底座上,置于面包桶内的搅拌棒通过传动装置与马达连接,该面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发热管及马达,其中所述烤箱腔体内的发热管设置在面包桶的周边,且发热管设置上下两层,呈弯路环形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且受热均匀,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7J37/08GK202908544SQ2012203762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魏勇 申请人:魏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