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防雾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52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防雾擦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擦头,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防雾擦头。
背景技术
起雾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安全隐患。目前防雾的主要措施可分为两类一是从热力学角度出发,通常利用电加热使雾滴在极短的时间转变为水蒸气,从玻璃表面去除。这类防雾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以及一些高档装修装饰领域,然而成本较高,而且对电的依赖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二是从材料表面化学状态出发,通过改变基材表面对水的润湿程度,从根本上解决防雾问题,具有低成本优势,应用广泛。当前主要通过表面涂膜的方法对基材表面进行改性,研究表明,通过在基材表面涂覆亲 水膜,减小对水的接触角,当接触角接近0°时,雾滴在基材表面高度铺展,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从而消除了光线的漫反射现象,达到防雾的目的。亲水性防雾膜的制备方法很多,主要有浸涂法、辊涂法、喷涂法、擦拭法等。浸涂法是在浸溃-提拉机中将基材浸没到防雾液中一段时间后,以一定速率将基材提拉出防雾液,在基材上形成一层防雾液膜,经固化后获得防雾膜;辊涂法是采用辊涂机胶辊在基材上均匀涂覆一层防雾液膜,经固化后获得防雾膜;喷涂法是利用喷枪将防雾液充分雾化,在基材上均匀沉积一层防雾液膜,经固化后获得防雾膜;擦拭法是用防雾液将擦拭工具润湿,然后在基材上直接擦拭形成防雾膜,或是将防雾液先喷在基材上,然后用擦拭工具擦拭形成防雾膜。在以上这些制备方法中,浸涂法、辊涂法和喷涂法都需要专业涂膜设备,大多用于厂家对玻璃、塑料片材、板材等原材料的大规模防雾深加工。相对而言,擦拭法是面向日常的应用,可以由消费者直接对基材进行防雾处理,具有简单、便捷、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防雾用品第一是防雾湿巾,对包装要求较高,使用时不易涂匀,易产生斑点,而且使用后不好保存,一般为一次性用品,成本高,不环保;第二是干燥的防雾巾,但必须在基材已经起雾后才能使用,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防雾效果会逐步衰减,使用寿命较短;第三是液态防雾剂,使用时将防雾剂喷在基材上,再用擦拭工具擦干,但防雾剂用量不易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成本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高效涂覆、使用寿命长、单次使用成本低的防雾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防雾擦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防雾擦头,包括海绵擦头;该一体化防雾擦头具有带瓶口的瓶身,以及与瓶口相配合的瓶嘴盖;瓶嘴盖的顶端开设贯通的小孔,瓶嘴盖顶端的内侧设有能塞紧瓶口的圆环状内塞,瓶嘴盖顶端的外侧沿外缘设有一个圆环状的擦头支撑体;所述海绵擦头嵌入于擦头支撑体内,而擦头支撑体则套装在一个与之配合的瓶盖之内。作为改进,所述瓶口上设置外螺纹,瓶嘴盖的开口端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改进,在擦头支撑体的外侧环设凹形卡槽,且瓶盖的的下部开口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环状凹形卡槽;或者,在擦头支撑体的外侧环设凸缘,且瓶盖的下部开口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环状凸缘。作为改进,瓶嘴盖、内塞、擦头支撑体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改进,在瓶嘴盖顶部的中心开设小孔,小孔的孔径为O. I厘米。作为改进,所述内塞的外缘与瓶口的内缘充分贴合。作为改进,擦头支撑体由最外端向其底部逐渐放大,呈圆台状;所述瓶盖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形状,并与擦头支撑体的外缘充分贴合。·作为改进,所述海绵擦头为PVA海绵擦头,其密度为5(T90g/cm3。作为改进,海绵擦头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大于擦头支撑体内径,使之能牢固地嵌入装配到擦头支撑体上;装配后海绵擦头露出擦头支撑体顶端的长度小于海绵擦头自身高度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防雾用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将防雾液存储与擦拭工具一体化集成,使用更加便捷;2)优选了一定密度的PVA海绵作为擦头(擦头过软或过硬都不利于防雾液的涂覆),从而实现了防雾液在基材表面的高效均匀涂覆,避免斑点的产生,同时还可有效控制防雾液的单次使用量,避免浪费;3)采用凹形卡槽以及圆台状的擦头支撑体和瓶盖,增大瓶盖的密封性,确保擦头使用后保持湿润,有效避免了擦头因残留防雾液风干变硬在后续涂覆时对基材造成的损伤;4)采用内塞设计,避免擦头在长期使用后,防雾液残留于瓶嘴盖螺纹处并渗出。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为I瓶身,2瓶嘴盖,3小孔,4内塞,5擦头支撑体,6凹形卡槽,7海绵擦头,8瓶盖,9凹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具有带瓶口的瓶身1,以及与瓶口相配合的瓶嘴盖2 ;瓶嘴盖2的顶端中心开设贯通的小孔3,瓶嘴盖2顶端的内侧设有圆环状内塞4,可塞紧瓶口,瓶嘴盖2顶端外侧沿外缘设有一个圆环状的擦头支撑体5 ;海绵擦头7嵌入于擦头支撑体5内,而擦头支撑体5则套装在一个与之配合的瓶盖8之内。本实施例中,在瓶口上设置外螺纹,瓶嘴盖2的开口端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螺纹;擦头支撑体5外表面设环状的凹形卡槽6,且瓶盖8内表面设置与之相配合的环状的凹形卡槽9 ;瓶嘴盖2、内塞4、擦头支撑体5为一体化结构;瓶嘴盖2顶端开设的小孔3的孔径为O. I厘米;内塞4外缘与瓶口内缘充分贴合;擦头支撑体5由最外端向其底部逐渐放大,呈圆台状;所述瓶盖8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形状,并与擦头支撑体5的外缘充分贴合;海绵擦头7为PVA海绵擦头,其密度为5(T90g/cm3 ;海绵擦头7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大于擦头支撑体5内径,使之能牢固地嵌入装配到擦头支撑体5上;装配后海绵擦头7露出擦头支撑体5顶端的长度小于海绵擦头7自身高度的1/3。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防雾擦头,包括海绵擦头;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防雾擦头具有带瓶口的瓶身,以及与瓶口相配合的瓶嘴盖;瓶嘴盖的顶端开设贯通的小孔,瓶嘴盖顶端的内侧设有能塞紧瓶口的圆环状内塞,瓶嘴盖顶端的外侧沿外缘设有一个圆环状的擦头支撑体;所述海绵擦头嵌入于擦头支撑体内,而擦头支撑体则套装在一个与之配合的瓶盖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上设置外螺纹,瓶嘴盖的开口端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在擦头支撑体的外侧环设凹形卡槽,且瓶盖的的下部开口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环状凹形卡槽;或者,在擦头支撑体的外侧环设凸缘,且瓶盖的下部开口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环状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瓶嘴盖、内塞、擦头支撑体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在瓶嘴盖顶部的中心开设小孔,小孔的孔径为O. I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外缘与瓶口的内缘充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擦头支撑体由最外端向其底部逐渐放大,呈圆台状;所述瓶盖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形状,并与擦头支撑体的外缘充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擦头为PVA海绵擦头,其密度为5(T90g/cm3。
9.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化防雾擦头,其特征在于,海绵擦头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大于擦头支撑体内径,使之能牢固地嵌入装配到擦头支撑体上;装配后海绵擦头露出擦头支撑体顶端的长度小于海绵擦头自身高度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雾擦头,旨在提供一体化防雾擦头。该一体化防雾擦头具有带瓶口的瓶身,以及与瓶口相配合的瓶嘴盖;瓶嘴盖的顶端开设贯通的小孔,瓶嘴盖顶端的内侧设有能塞紧瓶口的圆环状内塞,瓶嘴盖顶端的外侧沿外缘设有一个圆环状的擦头支撑体;所述海绵擦头嵌入于擦头支撑体内,而擦头支撑体则套装在一个与之配合的瓶盖之内。本实用新型将防雾液存储与擦拭工具一体化集成,使用更加便捷;实现了防雾液在基材表面的高效均匀涂覆,避免斑点的产生,同时还可有效控制防雾液的单次使用量,避免浪费;增大瓶盖的密封性,确保擦头使用后保持湿润;采用内塞设计,避免擦头在长期使用后,防雾液残留于瓶嘴盖螺纹处并渗出。
文档编号A47L13/17GK202761214SQ20122045341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王奕人, 申乾宏, 杨伟 申请人:杭州纳琪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