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1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尤指一种人性化操作方式,将一上 杆体反复上下位移而产生一下杆体持续单向旋转的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拖把在进行拖地时,其拖把毛会粘附地板上的污物,需要用清水洗涤并将拖 把毛拧干后才能继续拖地,由于拖把毛浸水后异常粗重,要用手拧干拖把毛非常不易,因 此,无形中拖地成为相当恼人的工作。过去,有业者开发拖把的脱水装置,其以踏板带动齿 轮后,使一浙水篮产生快速的旋转,将置于该浙水篮支拖把毛的水甩干。该装置虽可改善传 统以手将拖把毛拧干的麻烦,但其操作时,使用者需以其中一只脚不断踩踏踏板,其身体只 能依赖另一只脚平衡,因此,使用这种装置不但操作麻烦,使用者常因站立不稳而倾跌,非 常不理想。近几年来,也有一些业者参考机构学原理,发展出以上下线性位移转换成单向驱 转脱水的拖把,使拖把毛以惯性力持续旋转,进而产生离心力将附着于拖把毛的水甩出,使 拖把的脱水操作更便捷与安全。但,采取以上下线性位移转换成单向驱转脱水的拖把,其机 构多以细长的螺旋金属杆,来带动连接拖把毛的杆体旋转,而转换成单向转动的组件也有 使用单向轴承;一来单向轴承属于精密组件,其构件之间缝隙甚小,使用在污水的作业下, 容易造成构件因生锈而卡死;再者,细长的螺旋杆,在高速旋转的机构中,会因悬空晃动产 生噪音而让使用者感觉不适,因此,发展单向驱转机构带动拖把毛高速旋转甩水,同时避免 机构中的组件锈蚀卡死,且高速旋转的机构又需克服晃动的问题以避免产生噪音,成为本 实用新型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可应用在拖把上,使拖把毛的脱水操作,变得更人性化且具便 捷功效;应用在拖把上,其组成构件不会在污水作业中因生锈而卡死,且脱水操作其构件不 会因晃动而产生噪音,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舒适及使用寿命长的效益。[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0006]一下杆体,其下端可连接一具有拖把毛的盘体,以应用在拖把的脱水操作;[0007]一上杆体,以其底端与该下杆体的上端相互套接,并使其可相对呈上下伸缩位 移;[0008]一卡合件,套设于该上杆体的顶端开口内,其内缘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 上端设有朝下棘齿,其下端设有止挡部;[0009]一螺旋筒,呈长条状圆形筒,其内缘设有螺旋沟槽,该螺旋筒置于该上杆体内,且 其下端与该下杆体的上端连接,并使该螺旋筒与该下杆体可同步旋转;[0010]一驱动杆,其包括直条杆、朝上棘齿、及导螺件;该朝上棘齿置于该卡合件的容置空间内,且令该朝上棘齿在该容置空间内具有一上下位移的间隙;又,该导螺件置于该螺旋 筒的螺旋沟槽内,使该导螺件的直线位移可驱动该螺旋筒的旋转;[0011]一锁合结构,其具有开锁与闭锁功能,装设于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的相互套接处, 并令该锁合结构开锁时,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可相对呈上下伸缩位移;当该锁合结构闭锁 时,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之间则呈定位而无法相对位移。[0012]据此,本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可装设在拖把上,当进行脱水操作时,该锁合结构 设定为开锁状态;则该上杆体向下位移,其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相互 啮合,该驱动杆的导螺件将驱动该螺旋筒并带动该下杆体及装有拖把毛的盘体同步旋转; 进而该上杆体向上位移,将带动该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脱离,且向上 位移的卡合件,其止挡部亦将带动该驱动杆同步向上位移,此时,该螺旋筒因惯性力作用, 仍持续带动该下杆体及该盘体同步旋转;如此上杆体反复上下位移,即可产生下杆体持续 单向旋转,达到拖把毛因离心力作用而脱水的功能。再者,当该锁合结构设定为闭锁状态, 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之间呈定位而无法相对位移,则该拖把即可用来进行拖地作业。[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应用在拖把上,使拖把毛的脱水操作,变得更人性化 且具便捷功效;应用在拖把上,其组成构件不会在污水作业中因生锈而卡死,且脱水操作其 构件不会因晃动而产生噪音,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舒适及使用寿命长的效益。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构造剖视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杆体向下位移的运动状态剖视图([0019]图4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杆体向下位移的运动状态剖视图[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杆体向上位移的运动状态剖视图([0021]图5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杆体向上位移的运动状态剖视图[0022]图中标号说明[0023]10上杆体[0024]20下杆体[0025]21固定孔[0026]30卡合件[0027]31容置空间[0028]32朝下棘齿[0029]33止挡部[0030]33IU 型槽[0031]332止挡片[0032]40螺旋筒[0033]41螺旋沟槽[0034]50驱动杆(二)。—)ο(二 K[0035]51直条杆[0036]52朝上棘齿[0037]53导螺件[0038]531凸缘[0039]60锁合结构[0040]70盘体[0041]71拖把毛[0042]80握把[0043]90中杆体[0044]9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
[0045]首先,请参阅图1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括[0046]—下杆体20,由中空圆杆所构成,其包括金属或非金属皆可,例如铝管或塑胶管体 皆能实施;其上端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孔21。[0047]一中杆体90,由中空圆杆所构成,所用材料同该下杆体20,其下端与该下杆体20 的上端相互套接,且其圆周上对应于该下杆体20的上端亦设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孔91,套接 后可在其固定孔91/21上以铆合方式固定该二杆体。[0048]一上杆体10,以其底端与该中杆体90的上端相互套接,并使其可相对呈上下伸缩 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杆体10套接在中杆体90的外周升降收缩,但不限定于此;亦可 舍去该中杆体90,直接以上杆体10底端套接在该下杆体20的上端外周升降收缩。[0049]一卡合件30,套设于该上杆体10的顶端开口内,其内缘设有一容置空间31,且该 容置空间31上端设有朝下棘齿32,其下端设有止挡部33 ;[0050]一螺旋筒40,呈长条状圆形筒,其内缘设有螺旋沟槽41 ;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筒 40嵌入该中杆体90内缘,使该螺旋筒40带动该中杆体90,再由该中杆体90带动该下杆体 20同步旋转,但不限定于此;亦可舍去该中杆体90,直接以该螺旋筒40嵌入该下杆体20内 缘,使该螺旋筒40带动该下杆体20同步旋转。[0051]一驱动杆50,其包括直条杆51、朝上棘齿52、及导螺件53 ;该朝上棘齿52设于直 条杆51的上端,该导螺件53设于直条杆51的下端;该朝上棘齿52置于该卡合件30的容 置空间3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合件30的止挡部33由一 U型槽331及一止挡片332所 构成,当朝上棘齿52置入该卡合件30的容置空间31后,该止挡片332即嵌入该U型槽331 内,以防止该朝上棘齿52自卡合件30的容置空间31内脱离;由于朝上棘齿52的高度小 于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因此,该朝上棘齿52在该容置空间31内具有一上下位移的间隙; 又,该导螺件53具有二凸缘531,且该凸缘531的外周圆略小于该螺旋沟槽41的槽径,使该 导螺件53可置于该螺旋筒40的螺旋沟槽41内游动,而导螺件53与螺旋沟槽41之间的相 互作用,即可导致该驱动杆50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该螺旋筒40的旋转运动,同样也可促成该 螺旋筒4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该驱动杆50的直线运动。[0052]一握把80,套设在该上杆体10的上端,方便使用者在操作该上杆体10的上下位移 运动时,有利于握持。[0053]一锁合结构60,因属现有的技术,其组件与作动原理在此不予赘述,但该锁合结构 60至少具有开锁与闭锁两项功能,其装设于该上杆体10的外周,使该锁合结构60开锁时, 该上杆体10与该下杆体20可相对呈上下伸缩位移;当该锁合结构60闭锁时,该上杆体10 与该下杆体20之间则呈定位而无法相对位移。[0054]一盘体70,具有拖把毛71,其装设于该下杆体20的底端,该接合方式因属现有的 技术,亦非本实用新型诉求重点,故在此不予赘述;但,该盘体70与该下杆体20接合后,两 者将同步旋转。[0055]借诸上揭机构,本实施例是将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应用在拖把的脱水操作,拖把 毛的甩水必须经由盘体70持续单向旋转,以离心力将所含水份甩除;是以,当进行脱水操 作时,该锁合结构60设定为开锁状态;于是,如图4、图5所示,该上杆体10向下位移,其卡 合件30的朝下棘齿32与该驱动杆50的朝上棘齿52相互啮合,该驱动杆50被卡合件30 下压而向下位移,其导螺件53的二凸缘531在螺旋筒40的螺旋沟槽41内向下游动,即驱 动该螺旋筒40逆时针旋转,由于螺旋筒40紧密嵌入该中杆体90内缘,且中杆体90下端铆 接该下杆体20,下杆体20的底端又装设该盘体70,因此下杆体20连同该盘体70,亦随该 螺旋筒40带动而同步作逆时针旋转;再者,如图6、图7所示,该上杆体10向上位移,该卡 合件30亦被带动上移,由于该驱动杆50的朝上棘齿52在该卡合件30的容置空间31内具 有一间隙,因此,该朝下棘齿32即与该驱动杆50的朝上棘齿52相互脱离,且受制于该卡合 件30止挡部33的限制,脱离啮合状态的驱动杆50亦被该卡合件30带动而上移,此时,该 螺旋筒40因惯性力作用,仍持续带动该下杆体20及该盘体70同步逆时针旋转;如此上杆 体10反复上下位移,即可产生下杆体20持续单向旋转,达到拖把毛71因离心力作用而甩 水的功能。又,本实施例进行拖地操作时,该锁合结构60设定为闭锁状态,该上杆体10与 该下杆体20之间呈定位而无法相对位移,则该拖把即可用来进行拖地作业。[0056]是以,本实用新型借助上揭技术手段,即可在使用上非常便捷及人性化,且无需使 用脚踏,因此没有重心不稳而倾跌之虞;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单向轴承,且机构亦无晃 动而产生噪音的机会,因此可达到操作舒适及使用寿命长的效益。[005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 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杆体; 一上杆体,以其底端与该下杆体的上端相互套接,并可相对呈伸缩位移; 一卡合件,套设于该上杆体的顶端开口内,其内缘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上端设有朝下棘齿,其下端设有止挡部; 一螺旋筒,呈长条状圆形筒,其内缘设有螺旋沟槽,该螺旋筒置于该上杆体内,且其下端与该下杆体的上端连接,并使该螺旋筒与该下杆体可同步旋转; 一驱动杆,其包括直条杆、朝上棘齿、及导螺件;该朝上棘齿置于该卡合件的容置空间内,该导螺件置于该螺旋筒的螺旋沟槽内; 据此,该上杆体向下位移时,该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相互啮合,驱动杆的导螺件将驱动该螺旋筒并带动该下杆体同步旋转;该上杆体带动该卡合件向上位移时,该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脱离,使该螺旋筒依惯性力持续带动该下杆体同步旋转,如此上杆体反复上下位移,即可产生下杆体单向驱转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体外周,设有一锁合结构,并令该锁合结构开锁时,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可相对呈伸缩位移;当该锁合结构闭锁时,该上杆体与该下杆体之间则呈定位状而无法相对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体底部,设有一具有拖把毛的盘体,使该上、下杆体呈定位以利于拖地使用,或该上、下杆体呈伸缩位移以利于该拖把毛的脱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中杆体,用以紧固连结该下杆体的上端及该螺旋筒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止挡部由一 U型槽及一止挡片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体的顶端还装设有一握把。
专利摘要一种单向驱转的驱动机构,包含相互套接的上杆体与下杆体,可相对呈伸缩位移;一卡合件,其内缘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朝下棘齿,套设于该上杆体的顶端开口内;一螺旋筒,呈长条状其内缘设有螺旋沟槽,设置于该上杆体内,且与该下杆体连接;一驱动杆,其朝上棘齿置于该卡合件的容置空间内,其导螺件置于该螺旋筒的螺旋沟槽内;据此,该上杆体向下位移时,该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相互啮合,驱动杆的导螺件将驱动该螺旋筒并带动该下杆体同步旋转;该上杆体带动该卡合件向上位移时,卡合件的朝下棘齿与该驱动杆的朝上棘齿脱离,使螺旋筒依惯性力持续带动该下杆体同步旋转,如此上杆体反复上下位移,即产生下杆体持续单向旋转的功能。
文档编号A47L13/50GK202875250SQ2012204616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李明潔 申请人:李明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