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现磨萃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72阅读:2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现磨萃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尤其指一种依次通过撷取定量茶叶、粉碎研磨、落粉、冲泡及压榨供出等一连贯自动化的设定程序,能快速取得茶汁萃取的现磨萃茶机,其主要包括机台、茶叶贮放盒、研磨装置、落粉装置及冲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台型冲泡机,通常都仅专供咖啡的冲泡使用,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69834 号、第 M434544 号、第 M430225 号、第 M425614 号、第 M417875 号、第 M417876 号或发·明专利第1370730号等,均是关于咖啡冲泡机的设计应用,但因咖啡与茶叶的属性不同,两者具有实质性差异,冲泡过程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将现有的咖啡冲泡机直接使用于茶叶冲泡,尤其咖啡冲泡是以粉末冲泡为主,茶叶则必须呈现叶片形态,不适合粉末化冲泡,否则口感会非常苦涩,无法提供甘醇香郁的茶汁。茶叶的传统泡茶方式,一般是取热水及适量茶叶置于茶壶,使茶叶在热水中获得舒展并短暂浸泡,才能使热水充份渗透茶叶,进而得到香醇茶汁,但传统冲泡方式,虽适宜居家怡情,享受泡茶乐趣,但费时费工,且浸泡时间的长短不易控制,因此并不适合套用至一般机台型冲泡机,也无法直接由现有的咖啡冲泡机来取代茶叶冲泡功能。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59518号虽提供了一种“高压冲茶装置”的设计,但其主要是利用粉末状茶叶通过加压,使热水与茶叶粉末在一简易容器内混合,以求在短时间内可萃取茶汁,完成冲茶工作,但上述高压冲茶装置,因其结构的限制,无法提供完全连贯的自动化冲泡程序,所以无法配置结合于一般机台型的自动化冲泡机,且以粉末状茶叶冲泡的茶汁口感仍嫌苦涩,因此难以推广应用,因此未见于市面。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现磨萃茶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包括一机台、一茶叶贮放盒、一研磨装置、一落粉装置及一冲泡装置,其中机台,为一适配于机台型自动化冲泡机的外壳体,并与茶叶贮放盒、研磨装置、落粉装置及冲泡装置形成配置组合;茶叶贮放盒,设于机台的顶面,该茶叶贮放盒设有一由内部程序设定自动撷取定量茶叶并连通研磨装置的接孔;研磨装置,设有一配合程序设定启动内部的研磨刀叶进行粉碎研磨,使茶叶通过研磨后形成碎片的茶叶容纳槽;落粉装置,设有一对口承接上述研磨装置容纳槽的接孔;冲泡装置,包括一座体、一活塞组及一连杆组,该座体设有一对口承接落粉装置而使碎片茶叶进入活塞组的挤压缸的入口孔,活塞组通过一供驱动活塞组呈现上升或下压行程的连杆组带动,活塞组顶端设有一连通热水供应的入水口,挤压缸末端开设一出水口,该出水口连通至机台的出水头。上述组成构件,利用内部程序设定,从茶叶贮放盒内撷取定量的茶叶进入研磨装置,先进行粉碎研磨,使粉碎状的茶叶通过落粉装置并进入冲泡装置的挤压缸,待注入热水及短暂浸泡后,由冲泡装置的活塞组施予压榨,以使萃取茶汁通过出水口送至供应端的出水头。 优选地,该机台在外壳体盖板设有多个冲泡选项的按钮,该外壳体盖板前端设有一出水头,在外壳体侧板装设一散热风扇。优选地,该茶叶贮放盒上端设有一活动的盖合板。优选地,该落粉装置内设有一挡片。优选地,该机台顶部开设一能结合筒装水的进水孔。优选地,该冲泡装置在活塞组的一侧设有一具有斜板的倒渣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可依次通过撷取定量茶叶、粉碎研磨、落粉、冲泡及压榨等连贯自动化的冲泡流程,快速取得现磨萃取的茶汁,尤其适合配置组成为一机台型自动化冲泡机,包括机台、茶叶贮放盒、研磨装置、落粉装置及冲泡装置等主要构件。利用内部程序设定以撷取定量的茶叶进入研磨装置进行粉碎研磨,使粉碎状的茶叶通过落粉装置并进入冲泡装置,待注入适量的热水及短暂浸泡后,由冲泡装置的活塞组施予压榨,再将萃取茶汁送至供应端,整体操作时,使用者只需按钮后,即能通过机台各项自动装置启动一连贯自动化的行程设定,而快速获得萃取茶汁,故不仅使用操作非常的简便迅速,且所萃取的茶汁经由连贯自动的流程,其茶汁的甘醇香郁均能维持特定不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组合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落粉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冲泡装置于活塞组呈上升状态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冲泡装置于活塞组呈下压状态的立体图。图7为图5的正视图。图8为图7的A-A剖面图。部件名称I机台;2茶叶贮放盒;3研磨装置;4落粉装置;5冲泡装置;11按钮;12出水头;13水杯;14散热风扇;15进水孔;16茶渣收纳筒;21盖合板;41接孔;42挡片;51座体;52活塞组;[0037]53连杆组;54入口孔;521挤压缸;522入水口 ;523 出水口 ;524 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主要包括一机台I、一茶叶贮放盒2、一研磨装置3、一落粉装置4及一冲泡装置5,其中机台1,是一适配于机台型自动化冲泡机的外壳体,可供茶叶贮放盒2、一研磨装 置3、一落粉装置4及一冲泡装置5形成配置组合,该外壳体盖板设有多个按钮11,用以选择不同的冲泡选项,其前端设有一出水头12,底下可容置一水杯13,而外壳体侧板可装设一散热风扇14 ;茶叶贮放盒2,设于机台I的顶面,上端设有一活动的盖合板21,该茶叶贮放盒2具有一能连通研磨装置3的接孔,并可通过内部程序的设定,自动撷取定量的茶叶落入研磨装置3 ;研磨装置3,为一研磨单元,具有一能承纳茶叶贮放盒2落入定量茶叶的容纳槽,其可配合程序设定而启动内部的研磨刀叶旋转,以进行粉碎研磨,使茶叶通过研磨后形成碎片形态;落粉装置4,设有一可对口承接上述研磨装置3所设容纳槽的接孔41,该落粉装置
4的接孔41内并可设有一挡片42 (如图4),用以承接并缓冲拨落碎片状的茶叶;冲泡装置5,如图5至图8所示,其包括一座体51、一活塞组52及一连杆组53,该座体51设有一可对口承接上述落粉装置4的入口孔54,使碎片茶叶可直接由该入口孔54进入活塞组52的挤压缸521,而活塞组52通过一连杆组53的带动,以供驱动活塞组52呈现上升(如图5)或下压(如图6)的运动,又如图7、图8,所述活塞组52的顶端结合设有一可连通热水供应的入水口 522,而在挤压缸521末端开设一出水口 523,该出水口 523连通至机台I的出水头12,冲泡装置5在活塞组52 —侧可设有一具有斜板的倒渣口 524(即挤压缸521的出口端,如图7所示)。利用上述主要构件所组成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利用内部程序设定,从茶叶贮放盒2内撷取定量的茶叶进入研磨装置3,先进行粉碎研磨,进而使粉碎状的茶叶通过落粉装置4进入冲泡装置5的挤压缸521,待注入适量的热水及经过短暂浸泡后(可通过内部程序设定其浸泡时间),再由冲泡装置5的活塞组52施予压榨,即可将萃取茶汁通过出水口 523快速送至供应端的出水头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萃茶机通过一连贯自动化的程序设定以迅速获得萃取茶汁,整体操作时,使用者只要按钮后(或也可结合投币装置以提供按钮启动),即能通过机台I自动启动连贯自动化的行程,快速获得萃取茶汁,因此使用操作非常简便迅速,且所萃取的茶汁经由连贯自动的流程,其茶汁的甘醇香郁均能维持相同不变,很适合配置实施机台型自动化冲泡机。上述热水供应,机台I内置装设结合一加热器,而在机台I顶部开设一进水孔15,以供现有筒装水倒插结合,使供水可流经加热器进行加热,再将热水注入活塞组52顶端的入水口 522,进行短暂浸泡,并在冲泡装置5的活塞组52压榨后,将挤压后的茶渣从活塞组 52 一侧的倒渣口脱离,对应落入一设于机台I内的茶渣收纳筒16,以便定时清除。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包括一机台、一茶叶贮放盒、一研磨装置、一落粉装置及一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机台,为一适配于机台型自动化冲泡机的外壳体,并与茶叶贮放盒、研磨装置、落粉装置及冲泡装置形成配置组合; 茶叶贮放盒,设于机台的顶面,该茶叶贮放盒设有一由内部程序设定自动撷取定量茶叶并连通研磨装置的接孔; 研磨装置,设有一配合程序设定启动内部的研磨刀叶进行粉碎研磨,使茶叶通过研磨后形成碎片的茶叶容纳槽; 落粉装置,设有一对口承接上述研磨装置容纳槽的接孔; 冲泡装置,包括一座体、一活塞组及一连杆组,该座体设有一对口承接落粉装置而使碎片茶叶进入活塞组的挤压缸的入口孔,活塞组通过一供驱动活塞组呈现上升或下压行程的连杆组带动,活塞组顶端设有一连通热水供应的入水口,挤压缸末端开设一出水口,该出水口连通至机台的出水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台在外壳体盖板设有多个冲泡选项的按钮,该外壳体盖板前端设有一出水头,在外壳体侧板装设一散热风扇。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特征在于,该茶叶贮放盒上端设有一活动的盖合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特征在于,该落粉装置内设有一挡片。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台顶部开设一能结合筒装水的进水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现磨萃茶机,其特征在于,该冲泡装置在活塞组的一侧设有一具有斜板的倒渣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现磨萃茶机,该全自动现磨萃茶机主要包括一机台、一茶叶贮放盒、一研磨装置、一落粉装置及一冲泡装置,利用内部程序设定以撷取定量的茶叶进入研磨装置进行粉碎研磨,使粉碎状的茶叶通过落粉装置并进入冲泡装置,待注入适量的热水及短暂浸泡后,再由冲泡装置的活塞组施予压榨,而将萃取茶汁送至供应端,该萃茶机通过一连贯自动化的行程设定获得萃取茶汁,不仅具有使用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且特别适于茶汁的萃取饮用。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2775882SQ2012204631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吴佳骏 申请人:尚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