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笋用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21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洗笋用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槽,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特别在洗笋时适用的水槽。
背景技术
在对笋产品消毒包装之前首先需要对笋进行清洁,以清除笋表面的淤泥等杂质。目前一般洗笋的做法是,在水槽中加入水,然后把笋放入水槽中进行清洗。这样做在洗笋过程中,水会变的越来越浑浊,若继续使用该水来清洁笋的话则会导致笋表面清洁不够干净,但是若更换槽中的水的话又十分的浪费,因为一般的洗笋用水槽容积都是很大的。基于上述原因,一般都是在水槽中的水比较浑浊了的情况下,才进行更换。这就导致了在后来洗的笋的表面必然会不是十分的干净。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洗笋用的水槽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槽,保证了笋表面清洁的干净。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洗笋用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在所述水槽本体上方设置有水管,在水管管壁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孔设置有三个,且从水管的下方来看,三个通孔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孔组间隔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需要对水槽中的水进行更换,从而保证了洗笋的水始终是干净的,保证了笋能够清洗的足够干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一种洗笋用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在所述水槽本体I上方通过支架10固定有水管2,所述具有一个用于接入水管的开口端20,使用时,把开口端20接入到水管中,以提供通过水管2的水流。在水管2管壁下方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通孔组3,相邻两组通孔组3的距离一般控制在两个洗笋工人能够在洗笋作业时相互不影响的距离范围内。所述通孔组3包括三个通孔30,且从水管2的下方来看,三个通孔30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保证水能够有较大的喷射范围。当然通孔30的数量不限制于三个,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其数量,但是若通孔设置的过少,会使水喷射的范围较小,从而使笋的清洗较为不便;若通孔的数量设置的过多,则会造成对水的浪费。使用时,水槽底部封口处于打开状态,在水管的开口端20通过水流,水流便会从通孔组3的通孔30中喷出,此时可以在水槽本体位于通孔30下方位置进行笋的清洁作业,并且清洗笋后的水流通过槽底的封口直接排出,不留在槽内,保证了清洗笋的水都是干净的,因此笋能够清洗的足够干净。
权利要求1.一种洗笋用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本体(I)上方设置有水管(2 ),在水管(2 )管壁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组(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笋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3)包括至少一个通孔(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笋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0)设置有三个,且从水管(2)的下方来看,三个通孔(30)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笋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组(3)间隔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笋用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在所述水槽本体上方设置有水管,在水管管壁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组。本实用新型在对笋的清洁时不需要对水槽中的水进行更换,从而保证了洗笋的水始终是干净的,保证了笋能够清洗的足够干净。
文档编号A47J43/24GK202891703SQ2012204953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杨文龙 申请人:宁波启盛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