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6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簸箕,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
背景技术
簸箕是一种重要的清扫用具,是保持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的好帮手。尽管其价格低廉,但却是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因此,众多研究者对簸箕的设计、生产不断提出改进方案,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中国专利CN2744298Y公开了一种带盖的簸箕,它在现有的簸箕的簸箕体的下部横向设一活动板,活动板的两端设有的支撑杆通过簸箕体底部孔铰接在上盖内侧固定耳上,上盖与簸箕体铰接;在活动板的中部固定一拉杆,该拉杆通过簸箕体底部孔及上盖的纵向缝隙后,其拉环位于把手上端处。将簸箕放到地上时,支撑杆推动上盖抬起;杂物扫到簸箕体后,将簸箕拿起,用手拉动拉环,拉杆带动活动板将簸箕体与上盖合起,上盖盖住簸箕体内的杂物,解决了现有的簸箕使用时杂物容易掉出的问题。中国专利CN2904938Y公开了一种新型簸箕,包括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包括一底板及竖立设置在该底板相邻的三个侧面的围护及设置在另一侧面的开口端构成,其开口端设有一层向外延伸的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软垫。由于采用了在簸箕本体开口端设有一层向外延伸的由软胶制成的软垫,且软垫的最外端上部设为向下倾斜的刃面的结构形式,当使用时软垫能紧贴地面使其与地面的连接间隙变小,从而可快速打扫干净一些细末状或细条状垃圾。中国专利CN2891956Y公开了一种收集散落物的方便簸箕,包括簸箕底和簸箕帮,所述的簸箕底上有孔洞,孔洞的外壁末端有横向突出边沿,孔洞的外壁上可以套袋子,用橡皮筋或绳子紧固,簸箕帮上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上有夹持板,可以把带柄的铲子夹持在簸箕的手柄上,作为簸箕的盖子。该簸箕不仅可以收集散落物,还可以使散落物立即落入袋子;簸箕手柄上夹持的铲子还可以作盖子用,防止散落物和气味逸出。中国专利CN2548546Y公开了一种多用簸箕,由带簸箕底的簸箕体、固定在簸箕体上部的手柄组成,其中簸箕底为两层,下层为与簸箕体一体的网板;上层为置放在簸箕体两侧面凹槽内的活动板。当使用上层时,可作为一般簸箕用;当使用下层时,网板可对沙石、粮食等颗粒进行分离,实现一物多用的目的。既可作为清洁用具,也可作为部分物料的分离用具。现有技术中的簸箕虽然各有优点,但均未能实现开口可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的簸箕的簸箕口大,容易将垃圾扫进去。但当倒垃圾的时,但在发现垃圾桶比簸箕口小很多时,就会出现将垃圾倒撒出垃圾桶外面的现象。如何能使得装垃圾时簸箕口较大,而倒垃圾时簸箕口较小,是本领域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9]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包括一簸箕主体,该簸箕主体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底板和后挡板,在所述簸箕主体上向上伸出一长杆形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为可转动结构,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各斜向上伸出一根刚性杆,所述刚性杆在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交叉并在交叉处铰接,所述刚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把手上,且在把手上形成一捏持件,所述捏持件上具有一将两个刚性杆保持在张开状态的压缩弹黃。优选的,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的前部具有斜边结构,在底部形成尖角。优选的,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与所述底板接触的位置具有铰链装置,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绕所述铰链装置向内旋转。优选的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与所述后挡板接触的位置具有铰链装置,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绕所述铰链装置向内旋转。优选的,所述簸箕主体由塑料板制成。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可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顶端具有横向突出的提手。优选的,所述刚性杆在交叉处与把手之间的距离,比在交叉处于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距离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能够在平时作为大口簸箕使用,而在倒垃圾时,可以捏动捏持件,利用剪刀杠杆效应使得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向内旋转,从而使得开口变小,避免垃圾倒出。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在平时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在开口变小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簸箕主体,2-把手,3-捏持件,4-垃圾桶,5-刚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进行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2所示,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包括一簸箕主体1,该簸箕主体I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底板和后挡板,在所述簸箕主体I上向上伸出一长杆形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为可转动结构,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各斜向上伸出一根刚性杆5,所述刚性杆5在靠近所述把手2的位置交叉并在交叉处铰接,所述刚性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把手2上,且在把手2上形成一捏持件3,所述捏持件3上具有一将两个刚性杆5保持在张开状态的压缩弹簧,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与所述后挡板接触的位置具有铰链装置,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绕所述铰链装置向内旋转,所述刚性杆在交叉处与把手之间的距离,比在交叉处于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距离短。
权利要求1.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包括一簸箕主体,该簸箕主体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 底板和后挡板,在所述簸箕主体上向上伸出一长杆形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为可转动结构,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各斜向上伸出一根刚性杆,所述刚性杆在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交叉并在交叉处铰接,所述刚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把手上,且在把手上形成一捏持件,所述捏持件上具有一将两个刚性杆保持在张开状态的压缩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的前部具有斜边结构,在底部形成尖 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与所述底板接触的位置具有铰链装置,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绕所述铰链装置向内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在与所述后挡板接触的位置具有铰链装置,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绕所述铰链装置向内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主体由塑料板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可伸缩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顶端具有横向突出的提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杆在交叉处与把手之间的距离,比在交叉处于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的距离短。
专利摘要一种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包括一簸箕主体,该簸箕主体包括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底板和后挡板,在所述簸箕主体上向上伸出一长杆形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为可转动结构,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各斜向上伸出一根刚性杆,所述刚性杆在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交叉并在交叉处铰接,所述刚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把手上,且在把手上形成一捏持件,所述捏持件上具有一将两个刚性杆保持在张开状态的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口大小可调节簸箕,能够在平时作为大口簸箕使用,而在倒垃圾时,可以捏动捏持件,利用剪刀杠杆效应使得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向内旋转,从而使得开口变小,避免垃圾倒出。
文档编号A47L13/52GK202875271SQ2012204991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润润 申请人: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