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把陶制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589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心把陶制茶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心把陶制茶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壶一般都有壶嘴、壶身、壶盖和壶把,壶把都是实心的,重量较大、重心后移,要想将重心置于其轴心线上很难做到。实心把壶的另一个缺点是在用开水冲泡茶饮时,十分烫手,不便把持,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饮茶时,茶汤较烫,人们有时候需要让茶汤快速冷却,及时饮用,如果茶壶的重心在其轴心线上,那么将整壶茶放到冷水上漂浮一会儿便能做到,但人们很少顾及这样的问题,做出来的茶壶重心总是较偏,多半只注重茶壶的外形和表面上的书画作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泡茶时不烫手,重心逼近轴心线,方便把持和快速冷却的空心把陶制茶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嘴、壶身和壶把构成,其特征在于壶把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与壶腔隔绝,沿壶嘴到壶把方向对称。空心把陶制茶壶还配有壶盖,壶盖也为对称体。壶身为圆台、方台或者几何组合形状。空心把陶制茶壶的陶质为白陶、紫陶或红陶。空心把陶制茶壶的重心在其轴心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把设计,不仅减轻了茶壶的整体重量,而且使得壶的质量分布变得更为合理,制造时更容易配重,使其重心落在其轴心线上或者逼近轴心线,在壶内盛满茶汤漂在水面上时,也能保持平整不偏斜,方便茶汤的快速冷却。空心把空腔与壶身围成的空腔隔绝,部分阻碍了热的传导,使得把持时不烫手,更方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俯视图。图3是左视图。图1-3中各部分的标号是1-壶嘴;2_壶盖;3_壶身;4_壶把;5_壶把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壶嘴1、壶身3,以及壶盖2的制作与传统的相同,都是用陶泥做成胚子。壶把4的外部形状也与传统的大致上同,只是心是空的,制作上可以用模具成形,也可以用掏空的方式完成。空心把的胚子做好后粘合到壶身上,并将壶的质量分布弄均匀,保证其重心落在轴心线上。或者逼近轴心线,同时还要保证整体造型的对称、工整。胚子做成后以传统方法入窑烧成,打磨即得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做胚子时在壶身上制作、绘制一些精美图画,将能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为产品增值。当然这种工作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壶身上有无书画作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样做出的空心把陶制茶壶,申请人在当地用紫陶和白陶做成十余种式样,均得到亲戚朋友的喜爱。据反馈的信息提示,试用者最喜欢的就是能漂在水面上还保持不偏不倒的状态,对于快速冷却起到了十分快捷的效果,同时手持壶把没有实心把茶壶的烫手也是受欢迎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嘴、壶身和壶把构成,其特征在于壶把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与壶腔隔绝,沿壶嘴到壶把方向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它配有壶盖,壶盖为对称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壶身为圆台、方台或者几何组合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其陶质为白陶、紫陶或红陶。 1-4之一所述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其重心在其轴心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嘴、壶身和壶把构成,壶把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与壶腔隔绝,沿壶嘴到壶把方向对称,空心把陶制茶壶还配有壶盖,壶盖也为对称体,壶身为圆台、方台或者几何组合形状,空心把陶制茶壶的陶质为白陶、紫陶或红陶,空心把陶制茶壶的重心在其轴心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把设计,不仅减轻了茶壶的整体重量,而且使得壶的质量分布变得更为合理,制造时更容易配重,使其重心落在其轴心线上或者逼近轴心线,在壶内盛有茶汤时漂在水面上也能保持平整不偏斜,方便茶汤的快速冷却,空心把空腔与壶身围成的空腔隔绝,部分阻碍了热传导,使得把持时不烫手,更方便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2820650SQ2012205067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何广彬 申请人:何广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