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从事炊事工作时,常在持刀切割各种蔬菜、水果和肉类时,因操作不熟练 或不留神而切伤手指,目前市场上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包括圆弧状的挡板和固定连 接在挡板的凹面上的套指环,使用时,将套指环戴在手指上,挡板的下端搁在待切割的食物 上,将刀具挡在挡板的凸面外进行切菜,以实现防切伤的功能。[0003]但是,现有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还存在一些缺陷第一,由于套指环与挡板的 接触面积小,连接不稳固,套指环容易从挡板上脱落;第二,套指环的直径大小固定,而每个 用户的手指粗细不同,通用性差,使用不灵活;第三现有的挡板的下端的边缘呈线段状, 食物容易在挡板的下端左右滑动,不能有效固定食物,切割不便。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套指 环与挡板之间连接稳固,套指环通用性好,且能有效固定食物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包括圆弧状 的挡板和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凹面上的套指环,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靠近挡板的套指环的 的端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片,该连接片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远离挡板的套指环 上纵向设有一用于调整套指环大小的缺口 ;所述的挡板的下端面呈内凹的弧形。[0006]采用以上结构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连 接片增大了套指环与挡板的接触面积,使得两者固定连接后更加稳固;套指环上的纵向缺 口使得用户可以挤压套指环来调整缺口的大小,使得不同粗细的手指都可以戴上套指环, 通用性好;挡板下端面呈内凹的弧形,可以有效固定待切割的食物,切割方便。[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挡板的上部设有一个通孔。这一设置,使得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 套可以通过通孔挂在墙壁上,收纳、存放方便;手指的关节可以从通孔顶出,避免了在切割 食品时,手指弯曲的关节被挡板顶着不适。[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挡板和套指环均为不锈钢。这一设置,使得该厨用防切伤手指保 护套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更加卫生。[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套指环与挡板之间连接稳固,套指环通用性 好,能有效固定食物,使用时更加舒适,收纳、存放方便,寿命长,卫生。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所示1、挡板,11、下端面,2、套指环,21、连接片,22、缺口,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包括圆弧状的挡板I和焊接在挡 板I的凹面上的套指环2,所述的靠近挡板I的套指环2的端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 片21,该连接片21与挡板I焊接;所述的远离挡板I的套指环2上纵向设有一用于调整套 指环大小的缺口 22 ;所述的挡板I的下端面11呈内凹的弧形。[0016]所述的挡板I的上部设有一个通孔3。[0017]所述的挡板I和套指环2均为不锈钢。[0018]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包括圆弧状的挡板(I)和固定连接在挡板(I)的凹面上的套指环(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近挡板(I)的套指环(2 )的端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片(21),该连接片(21)与挡板(I)固定连接;所述的远离挡板(I)的套指环(2)上纵向设有一用于调整套指环大小的缺口(22);所述的挡板(I)的下端面(11)呈内凹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I)的上部设有一个通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I)和套指环(2)均为不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为克服现有厨用防切伤手指保护套的结构连接不稳固、通用性差、不能有效固定食物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圆弧状的挡板和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凹面上的套指环,所述的靠近挡板的套指环的端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片,该连接片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远离挡板的套指环上纵向设有一用于调整套指环大小的缺口;所述的挡板的下端面呈内凹的弧形。其优点是套指环与挡板固定连接后更加稳固;使得不同粗细的手指都可以戴上套指环,通用性好;可以有效固定待切割的食物,切割方便。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2821018SQ2012205429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永品 申请人:李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