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饮水机的加热装置产生的蒸气是排放到分水池,蒸气不能在分水池中充分液化且会从分水池的通气孔中排出,容易引起烫伤,且不美观。而排水结构则设置在饮水机的背后,当需要排水时,需要挪动饮水机,且还需要单独准备一个接水的容器,费时费力,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排水方便或排气方便等优点的饮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所述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壳和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加热水箱,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排放口 ;第一排放管,所述第一排放管的进口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且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和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位于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当所述第一排放口是排水口且所述第一排放管是排水管时,所述饮水机通过将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从而可以在需要对所述饮水机的所述加热水箱进行排水时,将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直接排放到所述接水盒内,这样在排放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时即不需要搬动所述饮水机,也不需要拉出所述第一排放管,从而可以方便地、容易地将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排出。当所述第一排放口是排气口且所述第一排放管是排气管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通过将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从而可以大大地延长所述第一排放管的长度以便使所述第一排放管内的蒸汽充分地液化,蒸汽液化得到的液体直接排放到所述接水盒内。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具有排水方便或排气方便等优点。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机壳上还设有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位于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所述饮水机还包括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的进口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且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通过将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从而可以在需要对所述饮水机的所述加热水箱进行排水时,将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直接排放到所述接水盒内,这样在排放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时即不需要搬动所述饮水机,也不需要拉出所述第一排放管,因此所述饮水机可以方便地、容易地将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排出。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通过将与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相连的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从而可以大大地延长所述第二排放管的长度以便使所述第二排放管内的蒸汽充分地液化,蒸汽液化得到的液体直接排放到所述接水盒内。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具有排水方便和排气方便等优点。所述接水盒包括接水盒本体和与所述接水盒本体相连的凸出部,所述机壳的前表面上设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上设有凹槽,其中所述接水盒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凸出部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设在所述凹槽的顶壁上且与所述凸出部相对。这样可以使所述饮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和排水盖,所述排水盖设在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上且封堵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通过设置所述排水接头,可以使所述第一排放管更加容易地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通过设置所述排水盖,可以在不需要对所述加热水箱进行排水时避免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从所述第一排放管泄漏。所述排水接头包括排水接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排水接头本体上的第一止挡部,其中所述排水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水盖设在所述排水接头本体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配合。通过在所述排水接头本体上设置与所述凹槽的所述顶壁配合的所述第一止挡部,可以对所述排水接头本体进行止挡以便避免所述排水接头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包括排气接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排气接头本体上的第二止挡部,其中所述排气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气接头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配合或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注塑为一体。通过设置所述排气接头,可以使所述第二排放管更加容易地与所述第二排放口相连。通过在所述排气接头本体上设置与所述凹槽的所述顶壁配合的所述第二止挡部,可以对所述排气接头本体进行止挡以便避免所述排气接头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将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注塑为一体,可以使所述排气接头更加方便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进而可以使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更加容易地与所述排气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排放管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一部分接触。这样所述第二排放管内的蒸汽可以与所述第一排放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第二排放管内的蒸汽的冷凝速度。所述第一排放管和所述第二排放管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排放管和所述第二排放管中的另一个内。这样所述第二排放管内的蒸汽可以与所述第一排放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第二排放管内的蒸汽的冷凝速度。所述第二排放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机体的水位线上方。这样可以防止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排放管泄漏。所述饮水机还包括缓冲水囊,所述缓冲水囊设在所述第二排放管上且位于所述机体的水位线上方。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排放管泄漏,尤其可以防止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水在虹吸作用下泄漏。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的装配示意图;和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照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包括机体10、第一排放管30和接水盒20。机体10包括机壳11和设在机壳11内的加热水箱12,机壳11上设有第一排放口。第一排放管30的进口 31与加热水箱12相连,且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接水盒20可拆卸地安装在机壳11上,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位于接水盒20上方(上下方向如图1-图5和图8中箭头A所示),且所述第一排放口与接水盒20相对。所述第一排放口可以是排水口且第一排放管30可以是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放口还可以是排气口且第一排放管30还可以是排气管。当所述第一排放口是排水口且第一排放管30是排水管时,饮水机I通过将与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接水盒20上方且与接水盒20相对,从而可以在需要对饮水机I的加热水箱12进行排水时,将加热水箱12内的水直接排放到接水盒20内,这样在排放加热水箱12内的水时即不需要搬动饮水机1,也不需要拉出第一排放管30,从而可以方便地、容易地将加热水箱12内的水排出。当所述第一排放口是排气口且第一排放管30是排气管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通过将与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接水盒20上方且与接水盒20相对,从而可以大大地延长第一排放管30的长度以便使第一排放管30内的蒸汽充分地液化,蒸汽液化得到的液体直接排放到接水盒20内。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I具有排水方便或排气方便等优点。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1上还可以设有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位于接水盒20上方,且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与接水盒20相对,饮水机I还可以包括第二排放管40,第二排放管40的进口 41可以与加热水箱12相连,且第二排放管40的出口 42可以与所述第二排放口相连。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放口可以是排水口且第一排放管30可以是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是排气口且第二排放管40可以是排气管。换言之,机壳11上可以同时设有排水口和排气口,饮水机I可以同时包括排水管和排气管。排水管的进口和排气管的进口都可以与加热水箱12相连,排水管的出口可以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排气管的出口可以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通过将与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相连的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接水盒20上方且与接水盒20相对,从而可以在需要对饮水机I的加热水箱12进行排水时,将加热水箱12内的水直接排放到接水盒20内,这样在排放加热水箱12内的水时即不需要搬动饮水机1,也不需要拉出第一排放管30,因此饮水机I可以方便地、容易地将加热水箱12内的水排出。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通过将与第二排放管40的出口 42相连的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接水盒20上方且与接水盒20相对,从而可以大大地延长第二排放管40的长度以便使第二排放管40内的蒸汽充分地液化,蒸汽液化得到的液体直接排放到接水盒20内。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I具有排水方便和排气方便等优点。下面以所述第一排放口为排水口且第一排放管30为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放口为排气口且第二排放管40为排气管为例,继续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I。有利地,第一排放管30的进口 31可以与加热水箱12的底部相连以便可以将加热水箱12内的水全部排出,第二排放管40的进口 41可以与加热水箱12的顶部相连以便有利于加热水箱12内的蒸汽排出。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20可以包括接水盒本体21和与接水盒本体21相连的凸出部22,机壳11的前表面111上可以设有容纳槽112,且容纳槽112的底壁113 (容纳槽112的底壁113是指容纳槽112的与容纳槽112的开口相对的壁)上可以设有凹槽114,其中接水盒本体21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纳槽112内,且凸出部22可以设在凹槽114内,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设在凹槽114的顶壁115上,且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可以与凸出部22相对。换言之,接水盒20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凸字形。通过在容纳槽112的底壁113上设置凹槽114且将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设在凹槽114的顶壁115上,从而可以使饮水机I的结构更加紧凑、夕卜形更加美观。具体地,接水盒本体21内可以具有第一容纳腔,凸出部22可以具有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可以连通。有利地,接水盒本体21和凸出部22可以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接水盒2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简化接水盒20的制造工艺,降低接水盒20的制造成本。具体地,接水盒本体21和凸出部22可以一体注塑形成。可选地,接水盒20还可以包括扩展接水盒23且扩展接水盒23内具有扩展容纳腔,扩展接水盒23可以与接水盒本体21相连且扩展容纳腔可以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扩展接水盒23,可以大大地增加接水盒20的储水空间,这样在排放加热水箱12内的水时可以避免用户频繁地取下接水盒20。有利地,扩展接水盒23和接水盒本体21可以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接水盒2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简化接水盒20的制造工艺,降低接水盒20的制造成本。具体地,扩展接水盒23和接水盒本体21可以一体注塑形成。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饮水机I还可以包括排水接头50和排水盖60,排水接头50的第一端51可以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排水接头50的第一端51可以与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相连,排水接头50的第二端52可以位于凸出部22上方,且排水接头50的第二端52可以与凸出部22相对,排水盖60可以设在排水接头50的第二端52上,且排水盖60可以封堵排水接头50的第二端52。通过设置排水接头50,可以使第一排放管30更加容易地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通过设置排水盖60,可以在不需要对加热水箱12进行排水时避免加热水箱12内的水从第一排放管30泄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排水接头50可以包括排水接头本体53和设在排水接头本体53上的第一止挡部54,其中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一端531可以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一端531可以与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相连,排水盖60可以设在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二端532上,第一止挡部54可以与凹槽114的顶壁115配合。通过在排水接头本体53上设置与凹槽114的顶壁115配合的第一止挡部54,可以对排水接头本体53进行止挡以便避免排水接头本体5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有利地,排水盖60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内螺纹,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二端532上可以外螺纹,排水盖60和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二端532可以螺纹配合。这样在需要对加热水箱12进行排水时,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排水盖60打开进行排水。具体地,排水接头本体53可以是圆柱状且排水接头本体53内可以具有沿轴向贯通排水接头本体53的通水孔。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可以套设在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一端531上,排水接头本体53的第一端531也可以套设在第一排放管30的出口 32上。可选地,第一止挡部54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圆环形,第一止挡部54的内沿可以与排水接头本体53的外周面相连。有利地,排水接头本体53和第一止挡部54可以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排水接头5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简化排水接头50的制造工艺,降低排水接头50的制造成本。具体地,排水接头本体53和第一止挡部54可以一体注塑形成。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饮水机I还可以包括排气接头70,排气接头70可以包括排气接头本体71和设在排气接头本体71上的第二止挡部72,其中排气接头本体71的第一端711可以穿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且排气接头本体71的第一端711可以与第二排放管40的出口 42相连,排气接头本体71的第二端712可以位于凸出部22上方,且排气接头本体71的第二端712可以与凸出部22相对,第二止挡部72可以与凹槽114的顶壁115配合,或者第二止挡部72可以与凹槽114的顶壁115注塑为一体。通过设置排气接头70,可以使第二排放管40更加容易地与所述第二排放口相连。通过在排气接头本体71上设置与凹槽114的顶壁115配合的第二止挡部72,可以对排气接头本体71进行止挡以便避免排气接头本体7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将第二止挡部72与凹槽114的顶壁115注塑为一体,可以使排气接头70更加方便地安装在机壳11上,进而可以使第二排放管40的出口 42更加容易地与排气接头本体71的第一端711相连。可选地,第二止挡部72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圆环形,第二止挡部72的内沿可以与排气接头本体71的外周面相连。有利地,排气接头本体71和第二止挡部72可以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排气接头70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简化排气接头70的制造工艺,降低排气接头70的制造成本。具体地,排气接头本体71和第二止挡部72可以一体注塑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放管40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排放管30的一部分接触。这样第二排放管40内的蒸汽可以与第一排放管3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第二排放管40内的蒸汽的冷凝速度。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放管30和第二排放管40中的一个的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一排放管30和第二排放管40中的另一个内。换言之,第二排放管40的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一排放管30内,或者第一排放管30的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二排放管40内。这样第二排放管40内的蒸汽可以与第一排放管3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第二排放管40内的蒸汽的冷凝速度。具体地,第二排放管40可以设在第一排放管30内,且第二排放管40的进口 41和第二排放管40的出口 42可以伸出第一排放管30。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放管4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机体10的水位线13上方。其中,机体10的水位线13是指机体10内的储水容器14的水位线。通过将第二排放管40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机体10的水位线13上方,可以防止加热水箱12内的水通过第二排放管40泄漏。有利地,饮水机I还可以包括缓冲水囊80,缓冲水囊80可以设在第二排放管40上,且缓冲水囊80可以位于机体10的水位线13上方。通过设置缓冲水囊80,可以进一步防止加热水箱12内的水通过第二排放管40泄漏,尤其可以防止加热水箱12内的水在虹吸作用下泄漏。具体地,由于第二排放管40的所述一部分设在机体10的水位线13上方,因此,缓冲水囊80可以设在第二排放管40的所述一部分上。如图1-图3所示,饮水机I还可以包括接水盒盖90,接水盒盖90可以设在接水盒20上,且接水盒盖90上可以设有漏水孔91。通过在接水盒20上设置接水盒盖90,不仅可以防止物品落入接水盒20内,而且可以将接水盒盖90用作物品(例如水杯)的托架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I具有排水方便、排气方便等优点。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壳和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加热水箱,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排放n ; 第一排放管,所述第一排放管的进口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且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和 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位于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还设有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位于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所述饮水机还包括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的进口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且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排放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包括接水盒本体和与所述接水盒本体相连的凸出部,所述机壳的前表面上设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上设有凹槽,其中所述接水盒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凸出部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排放口和所述第二排放口设在所述凹槽的顶壁上且与所述凸出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 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和 排水盖,所述排水盖设在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上且封堵所述排水接头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头包括排水接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排水接头本体上的第一止挡部,其中所述排水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水盖设在所述排水接头本体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包括排气接头本体和设在所述排气接头本体上的第二止挡部,其中所述排气接头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排放口且与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气接头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配合或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凹槽的顶壁注塑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放管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排放管的一部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管和所述第二排放管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排放管和所述第二排放管中的另一个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放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机体的水位线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缓冲水囊,所述缓冲水囊设在所述第二排放管上且位于所述机体的水位线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所述可方便地排水排气的饮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壳和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加热水箱,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排放口;第一排放管,所述第一排放管的进口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且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排放口相连;和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位于所述接水盒上方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具有排水方便或排气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2919927SQ20122057277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仕荣, 马龙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